蕭晨風道:“林縣君如此孝順,想來林侯爺和侯爺夫人的在天之靈也該是心慰的。”
黛玉聽了蕭晨風的話後便側身給他行謝禮,隨後蕭晨風再和賈赦及段雪說了幾句話就離開了。蕭晨風從開始到離開表現得大方得體又懂理事故,真是讓人挑不出一點錯處。
賈家人繼續往清虛觀內走去,賈赦和段雪邊走邊說道:“這蕭小爵爺真真是厲害,小小年紀就一身本事,家世又好長得又好,將來也不知道會便宜哪家的姑娘,不過以他的身份恐怕一般人家的姑娘定是看不上的,之前聽璉兒說他去山東還和蕭小爵爺同行了一程,後來回京後兩人還稱兄道弟的,璉兒能跟他相交我還真是沒想到,看他的年紀好像和迎春差不多大吧。”
黛玉在後麵聽著她大舅舅和外祖母說著蕭晨風,等聽到親事時黛玉臉更紅了,又聽到迎春時,黛玉不知為何,隻心裡一緊,手中捏緊了帕子。
又聽段雪說道:“蕭小爵爺的年紀似乎確實和迎春差不多大,不過你就彆想了,他雖然是嫡次子,可也常在皇帝身邊行走,迎春是不可能的,單性格就不合適,你彆小看他,人家能耐可大著呢。這人多,你也彆亂說,免得壞了迎春的名聲,不過?”
段雪說到這兒,回頭看了黛玉一眼,鄭嬤嬤也想著蕭晨風的事,轉頭看向黛玉,才發現她臉這樣的紅,連耳朵都紅了,難道是熱了,可才沒走幾步啊!剛好段雪也轉過看了黛玉一眼,也見她臉紅,段雪本來也是要問的,可隨即又想到了什麼了,隻笑了一下,便轉頭繼續和賈赦邊說著話邊往道觀內走。
段雪和鄭嬤嬤其實都想到一處去了,雖仍覺得有些不可能,但以黛玉的情況若將來的夫君是蕭晨風這樣的,那簡直是萬好不過了。但黛玉現在滿打滿算也才十二歲半,蕭晨風都十五歲了,又看起來比同齡人高大些,兩人若站在一起就像大人和小孩。可剛剛看見黛玉臉紅怕也是因為蕭晨風吧,不過黛玉難得見外麵的男子,不好意思也是正常的,就沒再想太多了。
賈家人到清虛觀內收拾好後緊著先把午飯吃了,當然午飯就是道觀裡的素齋,但也不是沒油的,道觀與寺廟不同,有些道觀的道士還要成婚呢!段雪幾人難得吃一頓素齋到也覺得彆有新意。隨後下人們便開始做準備明日的法事。
晚上,蕭晨風和友人打完獵後他並未隨友人一道回京城,而是留了下來帶著人又回到清虛觀內。清虛觀內挺大,經常會有客人在這借住,哪怕同時住幾撥人都是夠的,不過今天隻有兩撥人在這過夜,就是榮侯府的人和蕭晨風一行人。兩方的住處正好是一東一西,就是東廂和西廂。
這時正好黛玉在道觀內給父母念經,當然陪同黛玉的人不少,包括鄭嬤嬤也在內。黛玉念經的地方是道觀的中間地段,黛玉念完經後準備回東廂房休息。所以當她剛出門回東廂的時候蕭晨風正好從院門外進來,兩人就這樣又相遇了。
蕭晨風仍舊隻和鄭嬤嬤打了招呼,對於黛玉他隻是遠遠的行了一禮,黛玉也同樣回了一禮,之後兩人都回各自的廂房了。
其實兩人的心理並不如表麵上表現的那樣平靜。每一次的匆匆一眼,每一次的瞬間相望,這樣的偶遇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已有三四次了。從第一次皇宮門前那匆匆一眼,兩人對於對方都有些奇怪的感覺,直到後麵的幾次再遇這種感覺更強,黛玉雖隻比蕭晨風小三歲,可黛玉的身量還小,蕭晨風又比同齡人高大,所以不會讓人想到那一處去。即便他二人也是道不清想不明,也想不到感情上的事,隻是老會時不時的想到對方。若黛玉此時有十四歲或與蕭晨風同齡,恐怕他倆的想法就不僅僅如此了。
鄭嬤嬤陪黛玉一同回廂房時也想著黛玉今日臉紅的事,還有那天香夷軒開業時,黛玉也同今日那樣臉紅到耳根,那日她也看到了蕭晨風,想來那日黛玉臉紅隻怕不是熱這麼簡單吧。又想到黛玉似乎每一次見蕭晨風都臉紅,鄭嬤嬤笑了笑,她心想這丫頭該是害羞了,她到不覺得這樣不好,反而認為黛玉已十二歲,定親也就是過兩年就該考慮的事了,與其什麼都不懂還不如讓她知道些親事於一個女子的重要性和這其中的利害。
看來她是要和老太太商量商量才行,若黛玉心裡真對蕭晨風有些動心,她和老太太要做的不是反對,而是對黛玉講明白還要幫助她。因為蕭晨風確實是一個好人選,且那蕭晨風最多再過一兩年就要相親事,黛玉雖小但早點定親也沒什麼不好,當然這事不急,還要找人去探探蕭晨風的口風才是,不過不知道蕭晨風對黛玉有沒有印象,到底要不要讓蕭晨風和黛玉見一麵呢!她到沒有會壞黛玉名節的想法,隻是見一麵而已,況且她和老太太必定會在場,所以對兩人的名聲是無礙的。想到這鄭嬤嬤決定明日就去和老太太商量黛玉的事。
作者有話要說: 今日一萬多字奉上,下一更在明天晚上19點更新,作者現在要努力存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