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雖是薛蟠的通房身份, 但年齡還小, 才十五歲多未滿十六歲,好在還沒有被薛蟠收房,仍是黃花大閨女, 封氏知道後高興不已,她真是擔心香菱被薛蟠糟蹋了, 不好離開薛家,就算離開了,也對將來的親事不利。
晚上, 薛蟠回來時,得知香菱的事兒大鬨一場,隻覺得自己的東西被彆人搶走了, 還是薛姨媽和寶釵好好的勸了勸他,又給他分析利弊,他才好些, 也就沒有再鬨了。他了解了香菱的身世後, 還是有些可憐她的, 不過這些對他這樣的人也不過是三分鐘熱情, 等這熱乎勁一過他也就什麼都忘了。
香菱母女的事兒解決後,榮侯府就這樣安穩的過著日子,鳳姐安心的照顧兒子,偶爾管理家事兒,姑娘仍舊如往年那樣上學玩耍。黛玉除了上學外,還一直關注著南邊的戰事, 好在幾次從南邊傳來的消息都是朝廷大捷。
在五月底時,邊關將士給親人送信時,黛玉也收到了一封從南邊來的信,信上字不多,隻寫道:安好,勿念,等我幾字。即便如此,黛玉如同吃了蜜糖般幸福,或許黛玉真的長大的。
-------------------我是時間分割線-----------------------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一晃就到八月十五中秋佳節了,每年這個季節都是蝦蟹肥美的時候,榮侯府也不例外。去年中秋後時,段雪就讓賈璉在城外賈家莊子裡的水池內都養上蟹苗蝦苗,好讓他們在秋季時好好的吃幾頓螃蟹宴,這樣也不用再去外麵買蟹了。
賈家的主子下人們可都愛吃螃蟹,每年光花在買螃蟹上的銀子就快要上千兩,段雪的想法也讓賈家省了一筆花費。並且賈家的莊子多,每個莊子內開出十幾畝地做水塘,裡麵養些魚和蝦蟹,光這些就足夠榮侯府吃用了,多的也可增加些收入。蟹這吃食不僅是賈家人喜歡吃,京中有錢人家都好這口,所以賈家養得多也可以拿些來送禮做人情也是不錯的。
中秋節剛過,段雪就和姑娘們商量要在園子裡舉辦螃蟹宴,正好菊花開得好,姑娘們可以吃酒賞菊。姑娘們越說越起勁,又說道去年冬天因為迎春定親而舉辦的詩社。就這樣,大觀第二屆詩社誕生了。
這一次段雪和黛玉起頭,二人各出了二十兩銀子用於詩社一應花費,因為黛玉起頭所以直接為社長,並取詩名“海堂詩社”,與姑娘們商量後,這一社以菊花作詩。
正好中秋節前兩日史湘雲又來到賈家,所以這第二屆詩社的人數和人員均與第一屆相同。
說到這史湘雲再次來賈家,用段雪的話說的就是扔不掉的狗皮膏藥,本來年初時史家人回京後段雪就主動送史湘雲回去了,可沒想到才過去半年多,這史家老二忠靖伯就外放了,史湘雲又不想跟著忠靖伯一家去外地上任,在史家三房和榮侯府兩邊的選擇上她再次選擇要來賈家和姑娘們一起上學。
史家直接將湘雲送來,段雪做為史家的出嫁姑奶奶怎麼可能拒絕,還要做出一副願意的樣子,而且史家還半分錢不出,主要是以前每次史湘雲來都是原身派人去接的。等段雪穿越後前兩次都是主動送史湘去回史家,史家的二太太還以為段雪這姑奶奶越來越懂規矩,所以史家人對現在的段雪印象可比以前的賈母印象好多了,她們史家反而願意讓史湘雲和賈家多來往。
就這樣史湘雲再次在賈家住下了,並且這次住的時間定然是不短的,史家二房可是去上任,估計一年半載是不會回來的了,這下好了,榮侯府常住外姓姑娘再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