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熊包額駙(2 / 2)

明朝曆史上多次記載了吃人的事件,大太監劉瑾被淩遲處死的時候,也是京城中的百姓分肉來吃。

感覺明朝京城的人就是好這一口,一旦有人淩遲就去等著吃肉。

所以這件事情本身並不合理,很有可能是文人通過這種描述方式來表達他們是被迫投降建奴。

滿清入關以後編撰明史,很多曆史細節都經過更改,又經過幾次大規模的文字獄,讓明末清初的曆史變得十分模糊。

在史書中栽贓抹黑的事情並不罕見,袁崇煥不一定就是忠臣,他的肉被百姓分吃也並不一定就是史實。

曆史的真實很多都是被塵埃掩蓋的,所以我們看待曆史的時候需要謹慎分析,並不能一味的去選擇相信。

現在史學界對袁崇煥的行為也存在很多爭議。

比如妒殺毛文龍,私通後金買賣糧草軍械等等,我們根本無法還原當時的曆史情況。

本來皇太子抄家斬殺官員勳貴之事在京師傳的紛紛擾擾,很多官員也準備借機對皇太子此舉進行抹黑宣傳。

可是在公開淩遲高迎祥和建奴額駙揚古利後,受到極大心理打擊的那些人,為了自保暫時放棄繼續和皇太子對抗。

崇禎皇帝可以杖斃官員也會殺人,但讓他大規模斬殺官員絕對做不到,他真的沒有那個魄力。

在崇禎朝,他幾乎沒有斬殺過任何一個皇室宗親,也很少處置勳貴和一些擁兵自重的武將。

像劉澤清,祖大壽,左良玉,吳三桂等教兵悍將,他最多斥責一番。

一場淩遲演出,崇禎最終無法堅持到最後,中途匆匆回宮。

可是連續兩日用膳都感覺到惡心,崇禎暗暗發誓,以後再也不湊這種熱鬨,這種事最好讓太子去玩。

京畿的建奴最近雖然還在搶掠,但都是小規模行動。

可在大明將建奴額駙淩遲後,被朱慈烺擊敗的阿巴泰突然暴起,連續在京畿進行大規模燒殺搶掠,本來放棄的順義再次被他們占據。

崇禎接到軍報頓時如熱鍋上螞蟻,他淡定不下去了,立即傳旨兵部尚書張鳳翼率領勤王兵馬擊退建奴。

可軍情很快傳來,五萬勤王人馬竟然被阿巴泰一萬多殘兵敗將吊打,如今都龜縮在通州做烏龜,根本不敢在露頭。

崇禎氣的把軍報撕得粉碎,如今大明除了皇太子外,難道沒有一支軍隊敢喝建奴一戰嗎?

可皇太子麾下德勝門一戰損失不小,還要守護京師。

無奈之下,崇禎隻好傳旨讓剿匪的盧象升和洪承疇率兵勤王。

以前這種事都要和大臣扯皮幾天才能決定,可皇太子的崛起讓崇禎看清那些大臣醜惡嘴臉,他沒有和任何人商量直接決定了。

朱慈烺聽說後,知道皇帝老子又開始玩火,他立即趕往乾清宮準備勸阻。

看到皇太子到來,朱慈烺緊皺的眉頭才有所舒展:

“皇兒來的正好,建奴又開始肆虐京畿,勤王兵馬無能至極,父皇已經調剿匪的盧象升和洪承疇率兵勤王。”

曆史上正是建奴屢屢在關鍵之時寇邊分散明軍軍力,這才讓流寇得以生存最後滅亡大明,崇禎今天操作和曆史如出一轍。

朱慈烺真想狠狠踹父皇一腳,不過隻是心裡想想而已,他無奈搖搖頭道:

“父皇,您忘了嗎?兒臣現在是大明兵馬統帥,您應該和兒臣商量一番再做決定。

天雄軍和洪兵正在剿匪關鍵之時,父皇不可調他們勤王,過幾天兒臣親自率兵去斬殺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