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皇帝太難了(2 / 2)

李振心裡很疑惑,對麵吏部官員看似很年幼,不知為何能做到吏部官員,難道是個神童,可從未聽到朝廷有個神童,莫非?

想到那個神童後,李振都被自己的想法嚇一大跳,他馬上否決了這個想法,那位神童絕對不會跑到磁州來。

朱慈烺看到李振表情變化不定,他就已經猜出李振懷疑自己的身份,不過朱慈烺並不在意,於是笑道:

“李大人,你對自己的三年承諾有幾分把握?”

李振拱手道:

“八分把握,其中兩分來自特大天災,磁州境內有條磁河水源充足,隻是本縣從未興修過水利才導致絕收。

隻要興修水利引水救災,就算三年內磁河斷流,仍然可以打井救災,不至於絕收,更不應該餓死如此多百姓。

但如果出現連續特大乾旱,結果導致河水斷流井水乾枯,李振對此卻無能為力,磁州百姓的生存隻有靠朝廷救濟。”

朱慈烺點點頭,李振想的很周全,他並未說大話,於是又問道:

“李大人心直口快不懼強權,不知你對當前大明局勢有何看法,比如流寇問題,遼東問題,還有大明缺銀問題!”

朱慈烺這幾個問題很嚴肅,一般官員絕對不敢講,李振頓時被朱慈烺問的有些懵逼,他看看朱慈烺有看看崇禎,最後看看嶽洋。

“這……這……”

見李振有些為難,朱慈烺淡淡一笑道:

“此處並無外人,但講無妨!”

李振整理一下自己語言,片刻後才拱手說道:

“下官才疏學淺,所說一切僅代表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到和冒昧之處,請三位大人見諒!

最近十數年天災不斷,加上朝廷征收遼響和練響,讓百姓生活開始變得很艱難,可各地官員的腐敗和不作為導致百姓生存雪上加霜,這才出現大量的流氓。

隨著天災的延續和流民不能得到妥善安排,這就導致流寇的出現,下官認為想要解決流寇問題,首先要解決流民和百姓生存,不然流寇隻會越來越多。

大明稅收減少,應該歸結於土地兼並問題,有錢人家不交稅甚至少繳稅,而失去土地的百姓卻要承擔大部分的稅賦,如何有銀子進入國庫。

但土地兼並問題是個死結,這個問題非常棘手,士紳官員勳貴宗親,任何一個帝王都難以有決心治理,搞不好有王朝顛覆的可能,下官認為幾乎無解!

至於遼東問題,下官乃是一介文人,不知兵不敢妄言,但下官認為國土不能丟失,華夏能人輩出,定會出現有誌之士平遼華夏一統!”

李振說完,對三人深深一禮:

“恕下官妄言!”

“這是一個七品縣令能說出的話嗎?”

崇禎看著李振滔滔不絕,他一時有些目瞪口呆。

如果在朱慈烺沒有橫空出世之前,有官員敢對崇禎說這些話,崇禎絕對會大發雷霆之怒,李振的下場會很悲慘。

可現在崇禎心態已經有很大改變,加上朱慈烺時常在他麵前吹風,崇禎已經意識到大明的頑疾在何處,隻是他對此有心無力。

朱慈烺可以肆無忌憚大開殺戒,但崇禎做不到,他可以殺幾個官員立威,絕不會對整個士紳階層和勳貴宗親動手。

特彆這次出巡,看到大明更多頑疾,讓崇禎徹底感覺到力不從心,他不知從何做起,也不知道如何去做。

土地兼並,天災人禍,遍地流民,流寇四起,建奴侵吞國土,軍隊吃空餉,官員腐敗,還有稅收等等,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