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好好乾活就漲薪(2 / 2)

朱元璋對明朝官員的要求很高,一旦犯了錯,掉腦袋是很正常的事。

有些人擔心被殺,不敢入朝為官,寧願在家中辦一個私塾,以教書育人為樂。

朱元璋則認為,天下學士都是大明子民,都有為大明王朝服務的義務。

所以出現過朱元璋對不願入朝為官的學子進行處罰的案例。

說明朝官員工資低,當然是指有品級的官員,也就是一品到九品。

但不包含開國功臣,以及他們世襲爵位的子孫。

開國功臣們的級彆大都是高於一品,是享有特權的。

他們不僅薪酬極高,朱元璋還賞賜給封地,有封地就相當於有了固定的收入來源。

光靠封地得到的收入,都遠高於朝廷撥付給他們的年俸,他們不在討論之列。

明朝官員工資低,那到底低到什麼程度呢,我們用數字說話。

明代俸祿以品級製度為基礎,共分九品十八等。

朱元璋時期,明朝官員俸祿以米的形式計算。

其中正一品官員年俸900石,從一品750石……正七品140石……正九品米60石,從九品米50石。

到了明成祖時期,才出現“以米折銀”,而且俸祿有所增加,但相比唐宋依然極低。

用米的形式說明俸祿,其實還不夠直觀。

那我們以相同購買力的形式進行換算,直接換算成我們現在的人民幣。

明朝一石米經換算大約是90公斤,按照如今的米價5元/公斤換算。

正一品官員的年收入換算人民幣約為40餘萬,從一品30餘萬……正七品4、5萬元……正從九品2、3萬元。

這麼一看,是不是的確很低。

明朝很多官員生活拮據,比如明朝官員海瑞,他當時在淳安縣做知縣。

從品級上來說,是明朝正七品官員,也就是年俸140石。

換算成現在的收入水平大概是年薪4萬多,這根本不夠他們一家老小日常開支。

並且還有衙役和師爺等工資也在其中,不夠品級朝廷不發工資。

沒辦法的海瑞隻能自己種地、種菜,才能勉強維持一家老小生計問題。

據記載,海瑞家隻有過年時才舍得吃上一頓肉。

也許有人說,一年四五萬的收入,現在一般家庭也不至於生活如此清貧。

的確如此,不過這是在我們如今家庭人口少的情況下。

古時候家裡有個三妻四妾,加上召喚使用的下人,還上有老下有小。

一個知縣家中少說也有十幾口人,不算其他開銷,僅僅吃飽飯這一項,恐怕都難以維持。

要知道很多時候工資還是以部分實物方式發放,比如胡椒,布匹,瓷器,甚至海外運回來的木頭等等!

明朝官員俸祿低,導致一些官員鋌而走險。

但朱元璋最憎恨貪官汙吏,他製定的殘酷刑罰就派上了用場。

朱元璋的原則是寧錯不漏,所以出現了很多株連的案件。

這也是朱元璋留下不好名聲的重要原因。

其實說朱元璋不好的人,要麼是古代文人,要麼就是受滿清思想影響。

從老百姓的角度看,朱元璋的所作所為值得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