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能者多勞(1 / 2)

我們通常所說的三層甲板戰艦實際上就是指擁有三層全炮甲板的三桅大帆船。

在此定義下,事實上建造伊始的“皇家親王”號並不符合這個要求。

它所配備的56門艦炮儘管分裝在三層甲板上,但是最上層甲板並不是全炮層甲板。

而且在設計上它采用十六世紀老式帆船的四桅布局。

進入十七世紀已明顯落後的蓋倫船所具備的最顯著的特征之一。

因此將其認為是一艘“過渡型戰列艦”也不為之過。

不過這一切在1641年該艦重建後得到了改變。

重建後的“皇家親王”號艦炮裝載數量增加到90門。

並且去掉了已沒有存在必要的尾桅,從而真正步入了“三層甲板戰艦”的行列。

與此同時,世界上首艘配備超過100門艦炮的“海上君王”號也建成服役。

它與“皇家親王”號一起被稱為英國皇家海軍的象征。

十七世紀中葉英荷戰爭爆發之際,英國首次對風帆戰艦的等級進行了全麵係統的劃分。

其中前三級被稱作戰列艦,包括:

一級艦——三層炮甲板,火炮90門以上,排水量1200噸以上。

二級艦——三層炮甲板,火炮80-90門,排水量1000-1200噸。

三級艦——兩層炮甲板,火炮50-80門,排水量600-1000噸。

其中一級艦和二級艦在當時屬於三層甲板戰艦。

不過在實際製造過程中,由於更偏向於90門炮和100門炮級彆的主力艦。

英國的二級艦並不太多,倒是它的對手荷蘭製造了一批80門炮級彆的優秀三層甲板戰艦。

其中最有名的要數荷蘭海軍名將德-魯伊特的旗艦“七省”號。

聽到墨夏等人在有圖紙的情況下可以造出一級戰列艦,朱慈烺頓時一陣狂喜。

造船大師有了,接下來就是船廠選址,這個很重要,必須放在已經控製區內。

朱慈烺不可能把關係著大明未來的船廠,放在沒有實際控製的江南。

唯有在京畿附近尋找船廠,渤海附近不可能沒有造船廠。

不過他確實不知道北方船廠位置在哪,隻能回頭問高文采:

“高卿,北方是否有造船廠?”

高文采急忙躬身回稟:

“殿下,大沽有造船廠,不過都是打造貨船。”

大沽確實有船塢,所處的位置在海河南岸,正對著於家堡半島。

大沽以東便是海河入海口——大沽口。

在近現代政治軍事史上地位獨特,是保衛京師的重要屏障。

明代的大沽已經十分繁華,東西綿延數裡,擠滿了漁村。

有造船廠就行,打造貨船的船廠應該屬於工部。

朱慈烺馬上讓人傳工部尚書孟兆祥,準備問一下大沽船廠的情況。

半個時辰左右,孟兆祥來到信王府,剛要躬身行禮。

朱慈烺立即笑嘻嘻上前將他扶坐在旁椅子上:

“孟大人免禮,快坐下本宮有事問你!”

皇太子今天如此客氣,把工部尚書孟兆祥搞的有些蒙圈。

他是大明第一個入閣的工部尚書,也是是皇太子忠實支持者。

朱慈烺時代的工部尚書不會簡單,因為後麵還有諸多新發明需要工部去做。

“殿下,有事儘管吩咐,您如此客氣讓老臣消受不起!”

朱慈烺微微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