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計劃有變(2 / 2)

甚至明軍做出兵力調整,或者對建奴用兵,他們都會利用關係網提前通知建奴早做準備。

因為他們的利益和建奴已經聯係很密切,一旦建奴被滅他們也要跟著完蛋。

黃得功孫應元等人在承運殿沒有等太久,朱慈烺就在胡寶陪同下到來。

看到皇太子到來,眾將急忙起身敬軍禮:

“殿下!”

朱慈烺對他們做手勢:

“坐下,本宮有事和你們商量!”

“喏!”

眾將立即落座,他們感覺又有立功的機會了,黃得功頓時感覺手心開始發癢。

朱慈烺看看自己麾下五位得力乾將說道:

“諸位,經過本宮多日計劃,這幾天準備做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將八大晉商抄家滅族,所有財產和資產充公。

第二件事,從宣大出關搶掠蒙古,誰說隻能任由韃子建奴入關劫掠,難道我煌明不能去打劫他們嗎?

到時搶到戰馬歸虎豹騎和護國軍騎兵,所搶到的牛羊運回關內。

耕牛直接分給京畿地區農民,開春後恢複生產沒有耕牛肯定不行。”

朱慈烺這番話,頓時讓在座的五位將軍眉開眼笑,果然沒有猜錯,他們有事做的了。

黃得功,孫應元,周遇吉,張世澤,盧象坤,等人立即起身請旨:

“殿下,請傳令吧!末將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宣府之外就是蒙古土默特步,這個部落沒少禍害大明,該讓他們還一些吧!

蒙古右翼三部與明朝之間長期的戰爭和邊防開支,使明朝財政不堪重負。

明世宗去世後,出現了雙方議和的機會。

明穆宗隆慶四年,俺答汗孫把漢那吉因與俺答汗產生矛盾,率少數隨從逃入明朝境內。

明宣大總督王崇古、大同巡撫方逢時認為這是一個“與之為市“的好機會。

可以通過放回把漢那吉換取俺答汗手下危害明朝利益的漢人頭目。

既消除了隱患,又使明廷議和時有台階可下。

他們向朝廷奏報之後,得到內閣大臣高拱、張居正的全力支持。

經談判雙方達成了協議∶明朝送還把漢那吉,交換趙全等板升漢人頭目。

明朝與右翼蒙古各部之間互不侵犯,通貢貿易。

明廷封俺答汗為“順義王“,其弟把都兒、侄子吉能等人以下台吉60多人被封為都督、指揮、千戶、百戶等明朝官職,按職給賞。

俺答汗等人每年向明朝貢馬,右翼蒙古終於與明朝建立了通貢互市關係。

明朝規定互市地點;大同鎮在得勝堡、新平堡,山西鎮在水泉營。

宣府鎮在張家口堡、延綏鎮在紅山邊牆暗門外,寧夏鎮在清水營舊廠。

明朝與右翼蒙古協商訂立了一些規定。

如蒙古不犯邊,明人不趕馬、搗巢;雙方從此不再收留新來逃人。

對蒙漢人越境犯罪或搶劫偷盜進行處罰等等。

這樣,明朝自宣府至甘肅一帶的北部邊鎮與右翼蒙古建立了和平貿易關係,定期互市,互通有無。

俺答汗率右翼諸部求貢時,左翼諸部因為居地較遠沒有直接參與右翼的求貢活動。

但是左翼各部也開始南移,與右翼瓜分三衛。

庚戌之變後,左翼蒙古在明朝薊鎮、遼東鎮求貢,給明朝施加壓力。

明廷則采用分化政策,堅決拒絕左翼諸部及北元大汗通貢貿易的要求。

因此,左翼諸部也仿效俺答汗用武力挾貢,不斷侵掠明邊。

使明朝薊鎮和遼東鎮邊境進人多事之秋,戰火連綿。

最近建奴征服蒙古後,已經多次繞道蒙古入侵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