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春耕(1 / 2)

崇禎十年四月十日,朱慈烺走上京師街頭,此時的京師街頭已經煥然一新,

經過楊廷麟數月的整治,馬路上再沒有人隨地大小便,馬糞也會被隨時清理掉。

相隔三裡左右都會有公共茅房,馬路茅房都有專人打掃監督。

以前隨處可見的流民也消失的無影無蹤,城裡粥棚更是全部取締。

取締粥棚,並不是拒絕給流民施粥,而是因為流民全部轉移出城外。

他們已經分了土地,都在忙著春耕呢!

因為分地問題,小麥已經來不及播種,紅薯苗暫時還未長大。

但土豆和玉米卻可以種植,整個京畿地區農田裡都是種植土豆農民和流民。

不對,應該說都是農民,流民分到土地後,他們已經變成農民。

建奴入寇對京畿地區造成的人口流失和嚴重破壞,因為流民被安置下來,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觀。

各縣官員也紛紛響應皇太子號召,主動下鄉幫助農民種植,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歡歌笑語。

今年種植紅薯等農作物的並不止京畿地區,河南和陝西在李岩和孫傳庭的帶領下,此時也在種植,很快朱大典所在的山西也會開始。

相比河南與陝西兩個省的土地改革,朱大典所在的山西土改要順利的多。

因為山西大部分土地控製在晉商手中,朱慈烺清除八大皇商時,順便把山西的利益集團一網打儘。

所以,朱大典道山西後,立即得到宣大總督盧象升的鼎力相助,土地改革幾乎沒有遇到太大困難。

土改成功的地方百姓老開心了,可是被分掉兼並土地的士紳地主大戶心都在滴血,百姓種的農田以前都屬於他們家。

雖然心裡難過,他們被殺怕了,一點反抗的心思都不敢有,不然全族儘滅……

為了應對嚴重的旱災,朱慈烺準備土改地區,今年大麵積種植紅薯土豆和玉米,試試能否讓大明北方災民吃飽飯。

不要說紅薯吃多了有脹氣等等,先解決吃飯問題再說,總比吃樹皮和觀音土或者餓死好百倍,反正這兩年又不收稅。

朱慈烺這次整治土地兼,並可以說是曆史上最徹底一次,當然後世紅色革命除外。

數十萬流浪到京師的流民,朱慈烺都給他們分土地。

不願意要土地的流民,朱慈烺同樣不會讓他們再做流民,有農場在等著他們去工作。

實在太懶不想乾活的流民,將被毫不留情轟出京城。

他們活該餓死,這樣懶惰的人,朱慈烺根本不會慣著他們。

自古以來,無論任何朝代,土地兼並都是王朝的重大危機。

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起義,從而導致改朝換代或者重創統治階層。

明朝在建立之後,便推行了以戶籍製度、土地製度、賦役製度為結合的製。

雖然提高了行政效率,但土地兼並和沉重賦役,也使得明朝中後期各地暴亂不斷。

而作為明政府的改變,張居正提出了一條鞭法。

正式的實現了以戶丁收稅,向以田畝收取賦稅的轉變。

無疑減輕了自耕農的負擔,而也促進了工商業和商品生產的發展。

而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也體現出了這種土地製度的優勢。

張居正變法讓“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至四百餘萬“可謂功績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