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無煙火藥(2 / 2)

隻是橡膠問題暫時未解決,隻能用鐵軲轆包厚牛皮。

行路時一層或者兩層車廂,遇到戰爭時上麵隨時可以加裝作指揮台,這輛馬車上有沙發和書案,還加裝四門虎蹲炮,主要用於防禦。

並不是隨便哪個人都可以使用,乃是朱慈烺專用的戰車和指揮平台。

四輪馬車在我國出現很晚,並不是沒有技術製造,而是我國能用起四輪馬車的人都喜歡坐轎。

馬車並不需要試驗,這次試驗主要內容還是火器。

根據朱慈烺提供的工藝製作圖紙,在幾位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無煙火藥已經被研製出來。

無煙火藥是一個裡程碑,研製成功後,下一個目標肯定是後裝槍!

無煙火藥,指爆炸時產生較少固體殘留物的火藥,如硝化甘油、含氮量較高的硝化纖維等。

曆史上無煙火藥的出現還有一個小故事。

瑞士一個小鎮發生兩名歹徒與警察持槍對峙事件,暴徒扣押了人質。

為了儘快製服暴徒,他們找來兩名神槍手,拿著大口徑的黑火藥槍,準備將兩名歹徒擊斃。

談判破裂後,現場指揮組決定,立即擊斃暴徒。神槍手迅速尋找有利地形,可找了一會都不合適,隻有一個天窗口有利於射擊,二人隻好同時擠在

那裡開始瞄準,一人瞄準一個。可就在扣動扳機時,兩人沒有達到同步,一名神槍手先開槍擊名斃了一名暴徒。

另一名神槍手本想開槍,可由於先前擊發的黑火藥槍產生了黑煙,阻擋了他的視線,他隻好等了幾秒,想著黑煙散儘後再射擊。

可就是這幾秒鐘,另一個暴徒開槍打死了正在談判的警察,雖然此後神槍手立刻開槍打死了歹徒,可再也無法挽回那位警察的生命。

舍恩拜是一位化學家,當他得知黑火藥槍的黑煙擋住神槍手的視線而無法連續擊發,導致警察的死亡的事情後。

他便開始思考,能不能製造出一種不發煙的火藥呢?這個發明,開始在他的心裡萌芽,便開始正式研究無煙火藥。

可他的研究並不順利,他翻閱了無數資料,配對了無數化學物質。

但在燃燒後都沒有達到無煙的效果,而且發生了很多危險,無煙火藥的研究艱難地向前推進著。

1845年的一天,舍恩拜做試驗時不小心把盛滿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瓶碰倒了。

溶液流在桌上,一時未找到抹布,他趕緊出去拿來了妻子的一條棉布圍裙來抹桌子。

圍裙浸了溶液,濕淋淋的,怕妻子看見後責怪,就到廚房去把圍裙烘乾。

沒料到靠近火爐時,隻聽得“撲“的一聲,圍裙被燒得乾乾淨淨,沒有一點煙,也沒有一點灰。

他大吃一驚,他仔細回憶了經過,頓時萬分高興,他意識到自己已經合成了可以用來做炸藥的新的化合物。

為此,他多次重複了實驗,肯定了結果無誤,遂將其命名為“火棉“,後人稱之為硝化纖維。

硝化纖維,生成的火藥很不穩定,多次發生火藥庫爆炸事故。

後來將硝化纖維溶解在乙醚和乙醇裡,在其中加入適量的穩定劑,成為膠狀物,通過壓成片狀、切條、乾燥硬化,製成了世界上第一種無煙火藥。

無煙火藥燃燒後沒有殘渣,不發生煙霧或隻發生少量煙霧。

使用無煙火藥可以增加彈丸的射程,提高彈道平直性和射擊精度,無煙火藥的誕生為彈藥的開發鋪平了道路。

在朱慈烺係統的幫助下,此時大明火槍已經率先進入迷尼彈時代。

相信很快會造出後裝槍,這可是領先世界兩百年左右的火器。

試驗場上幾位大明科學家都在等待皇太子的到來。

朱慈烺並未讓他們等待太久,從良鄉回來直奔皇家科學院,在門衛處亮出腰牌很快來到試驗場上。

“殿下駕到!”

隨著胡寶一聲尖細叫聲,眾人急忙上前躬身施禮:

“參見殿下!”

朱慈烺微笑抬手:

“諸卿,免禮!”

“謝千歲,在您的幫助下,大明皇家科學院瞬間研製出無煙火藥,卿殿下檢驗!”

朱慈烺滿意點點頭:

“很好,開始你們的表演!”

“喏”

孫和鼎率先出場,隻見他手中拿著一把左輪手槍,快速在彈巢裝入六顆子彈,對著四十五米的槍靶就扣動扳機:

“砰砰砰……”

連續六聲槍響,大夥都看到六個銅殼掉落在地。

一個士兵快步跑向槍靶觀看,隨後興奮大叫:

“命中了,木耙被輕鬆擊穿……”

孫和鼎不是神槍手,隻要子彈命中槍靶即可。

要知道這種轉輪手槍以前射擊距離隻有二十步左右,無煙火藥不但解決了黑煙問題,也加大手槍射程。

朱慈烺也很意外,他沒有想到孫和鼎三兄弟在幾個月內,竟然把子彈和底火問題一並解決。

朱慈烺伸手要過一顆子彈觀看,隻見彈頭依然是錐形鉛彈,類似迷尼彈前端。

當朱慈烺看到彈殼時,頓覺眼前一亮,銅製並且已經有底火,這個就是顛覆性的了!

朱慈烺給過他們幾十顆子彈,他以為至少要幾年時間才能研製出來,因為有些東西都是工業化後才出現的……

朱慈烺舉起子彈問孫和鼎:

“子彈是你研製的?”

孫和鼎點點頭,可馬上又搖搖頭:

“回稟殿下,不是臣單獨完成研製,這顆子彈凝聚了皇家科學院所有專家的智慧和心血,畢老,宋老。趙師傅和兩個弟弟都參與其中!”

畢懋康等人都搖頭笑道:

“他們兩兄弟動手,我們隻是動動嘴而已,沒有幫上多少忙!”

朱慈烺這才恍然大悟:

“臥槽,舉國之力,怪不得……”

為什麼說舉國之力呢?因為大明有名的火器專家,目前都在皇家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