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軒轅廟古棗園(2 / 2)

看到皇太子出現,站在路邊相送的百姓立即跪倒高呼:

“皇太子千歲千千歲!”

“明軍威武,威武威武……”

曹變蛟常年剿匪,他們以前所到之處百姓都是唯恐避之不及。

沿途州府擔心軍隊擾民甚至不讓大軍入城,有時沒有補給將士們都要餓肚子打仗……

他何曾見過如此熱情的百姓,眼前情景似乎讓他感覺仿如隔世!

“老天,這就是民心所向嗎?若大明百姓都是如此,何來流寇作亂?

皇太子鐵腕進行土地改革和全力救災,雖然讓他背負不少罵名,可同時已經讓他深入民心,看來皇太子是正確的,大明中興可期……”

曹變蛟低聲喃喃自語同時,突然又想起京師那位九五之尊崇禎皇帝!

如果崇禎皇帝看到洛陽百姓歡送皇太子的盛況,不知道他會有何種感想……

隨著隊伍漸行漸遠,百姓歡呼聲也越學越弱。

可出城三裡依然隱隱約約能聽到皇太子千歲的高呼聲!

不但朱慈烺內心澎湃,全體將士心中都深感自豪與驕傲,這是百姓對他們和皇太子的擁護……

大軍都是騎兵和四輪馬車,朱慈烺並未選擇近路走後世平頂山入南陽,因為都是山路不利於行軍。

而是選擇走鄭州入許昌,漯河,周口,駐馬店進入信陽。

這一路幾乎都是平原,也是河南糧倉,剛好看看田地莊稼長勢。

大軍一路浩浩蕩蕩過偃師和鞏縣進入鄭州境內,下午就離開鄭州,天黑前進入新鄭黃帝故裡附近。

朱慈烺傳令,隊伍在軒轅廟前皇帝古棗園附近安營紮寨。

讓滿義負責安營紮寨之事,朱慈烺準備去祭拜一下老祖宗。

作為華夏子孫大明皇太子,朱慈烺路過黃帝故裡豈能無視老祖宗存在!

他在胡寶嶽洋曹變蛟等一百多東宮親衛保護下步入傳說中的皇帝古棗園!

蒼蒼古棗繁,人道自軒轅。

苗裔傳根脈,枝柯遍宇寰。

金秋多赤子,鐵乾有龍顏。

風送鈞天樂,欣然草木間。

黃帝古棗園位於河南新鄭西南方,麵積約680多畝。

相傳為軒轅黃帝帶領群臣栽植棗樹的地方。

棗園內到處都是粗大參天古棗樹,很多古棗樹齡都在數百年以上。

進入古棗林不久,朱慈烺他們走進一個亭子,此亭名為二仙亭!

穿過二仙亭,一行人來到皇帝觀棗台,再往前走不遠就到軒轅廟!

黃帝觀棗台位於古棗園西南部茂密的棗林中,是一個碉堡式的建築。

從裡麵拾階而上,登上十餘米高的台頂,放眼望去,到處是一望無際的棗林。

還有綠的世界,紅的精靈,滿眼綠波無限,十裡紅果飄香。

朱慈烺站在黃帝觀棗台上四下觀看一圈,對麾下說道:

“你們知道本宮為何來到此地嗎?”

胡寶搖搖頭,曹變蛟腦袋更是搖的像撥浪鼓似的。

大夥無人認識此地,當然更不知道皇太子為何鑽進大片棗林!

朱慈烺微微一笑道:

“本宮給你們講個故事:

相傳,遠古時期,這裡就是茂密的棗林。

黃帝的一個叫明秀的公主,無意之間聽說了這處美景。

於是就帶著丫鬟,私自出宮,直奔棗園而來。

明秀公主不僅飽嘗了棗園美景,景不醉人人自醉,像著迷了一樣,說什麼也不願再離開了。

再加上她在這裡,遇到了一個和宮中完全不同的人物。

一個天真活波聰明能乾、善解人意的棗童。

兩人一見如故,感到有說不完的話,訴不完的情。

於是,兩人就天作媒,地作證,紅棗作聘禮,棗林為賓客,私定終身,共浴愛河。

黃帝聽說後,非常生氣,就帶著他的一班大臣前來興師問罪。

然而,當他來到這片棗園時,也被這裡的美景驚呆了,感到此景隻應天上有,人間哪有幾回聞。

又看到棗童也確實不同凡響,聰慧過人。於是就順坡下驢,做了個順水人情。

為明秀公主和棗童在棗園中舉行了一個既隆重又特彆的婚禮。

並且在每年秋天,都會帶著一班臣子來這裡觀嘗美景栽種棗樹!

所以,人們就把這個高台叫做黃帝觀棗台。”

朱慈烺說完,回頭看看曹變蛟等人,發現眾將都眼巴巴看著他。

個個都是意猶未儘的模樣,很明顯他們都沉浸在皇太子所講故事裡……

見眾人都是一副未見過世麵的模樣,朱慈烺嘿嘿一笑:

“故事結束了,此地乃是黃帝故裡,前麵有軒轅廟,本宮為祭拜人文始祖而來,都明白了嗎?”

胡寶嶽洋曹變蛟等人才恍然大悟:

“殿下英明,末將隻是聽說過黃帝蚩尤的傳說,並不知道此地乃是黃帝故裡,必須要拜拜祖先……”

朱慈烺點點頭道:

“此地乃是黃帝故裡,據說而黃帝陵在陝西黃陵縣,走吧,去看看軒轅黃帝!”

大量的曆史記載和文物佐證,黃帝統一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後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

河南新鄭古為有熊氏之國,軒轅黃帝降於軒轅之丘,定都於有熊,漢代在新鄭北關軒轅丘前建有軒轅故裡祠。

自漢代建軒轅故裡祠以來,曆史有毀有修,明代隆慶四年修葺,於祠前建軒轅橋!

黃帝故裡曆經了千年風雨滄桑,見證了曆代王朝沉浮。

而黃帝故裡的變遷曆程恰恰是社會大變革、大發展、大繁榮的一個縮影。

軒轅故裡祠前區,由南向北依次為漢代石闕、日晷、指南車、四柱石坊、軒轅橋與姬水河、“軒轅黃帝之碑”。

漢代石闕為蜂腰型子母闕,母闕為重樓,上樓為重樓,高16米,闕兩樓間距18米。

軒轅故裡祠是整個黃帝故裡最古老的建築,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漢代建祠,明代修繕!

正殿五間,中央供奉軒轅黃帝中年金身塑像,上麵人文初祖的扁額。

殿內四周的壁畫生動形象的展現了皇帝一生的豐功偉績。

東西配殿各三間,東配殿塑黃帝元妃嫘祖——“先蠶娘”像;西配殿塑黃帝次妃嫫姆——“先織娘”像。

軒轅丘高19米,長100米,丘內建有中華第一宮——軒轅宮,為地穴覆土式建築,寓意黃帝出生地。

我們後世看電視劇封神演義時,其中有段薑子牙把九尾妖狐家族差點一網打儘的地方,就在這個軒轅丘旁邊墓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