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崇禎真的變了(2 / 2)

“遵旨!”

很快兩個錦衣衛就在附近樹林裡抱來一些木頭。

朱慈烺在母後和皇伯母下風處,把木頭堆放在一起,然後抓些乾草點燃。

兩位美女皇後都奇怪的看著朱慈烺,不曉得他在做什麼,張嫣笑問道:

“孩子,你在做什麼?”

朱慈烺微微一笑道:

“嘿嘿,請兩位大美女吃烤紅薯……”

周皇後嬌嗔的瞪兒子一眼笑罵道:

“這孩子,沒大沒小……”

懿安皇後張嫣也是嫣然一笑:

“好啊,今天兩大美女就看你玩什麼花樣……”

“等著……”

朱慈烺隻說兩個字,然後拿起鋤頭又刨出十幾個拳頭大小的紅薯,隨後拿著紅薯轉身回來。

周皇後和張嫣都以為朱慈烺讓她們嘗嘗紅薯味道,誰知朱慈烺卻把紅薯扔進柴火裡……

大約一刻鐘過去,一股從外聞過的香味從柴火裡飄出,朱慈烺馬上把紅薯全部從柴火裡扒拉出來。

然後拿起一個紅薯剝掉外皮遞給皇伯母笑道:

“這才是吃紅薯的最高境界,皇伯母您先嘗嘗,我來給母後再撥一個!”

“謝謝!”

聞著誘人的香味,張嫣含笑說聲謝謝,伸手小心翼翼接過烤紅薯,輕輕咬上一小口,頓時驚訝的瞪大美目:

“好吃,味道真的很美……”

周皇後聞著張嫣手中烤紅薯的香味,會心的笑了:

“皇兒了不起,真的讓母後很欣慰……”

“母後過獎,這個給您,小心不要燙到……”

“嗯嗯,謝皇兒……”

周皇後接過烤紅薯輕輕咬一下口慢慢咽下,隨後對朱慈烺說道:

“是真的好吃,快讓你父皇歇歇來吃紅薯……”

“嗯!”

朱慈烺答應一聲,對一個錦衣衛點點頭,錦衣衛立即會意快步走向崇禎皇帝走去。

不遠處坤興公主朱微娖和定王永王正在吃力的挖紅薯,小孩好動,雖然有些累可臉上都帶著笑容。

坤興公主看著自己親手挖出的五個紅薯,開心的問兩個弟弟:

“二弟四弟,你們挖幾個紅薯?看看皇姐已經挖五個……”

定王掘著屁股還在吃力東一下西一下開挖,聽到皇姐問話,她抬頭笑道:

“皇姐好厲害,我一個都沒有挖到……”

永王也一個沒有挖到,剛好坤興公主問話時,他挖出一個小紅薯馬上開心的叫道:

“皇姐,四弟剛挖出一個……”

定王朱慈烺羨慕的看看永王手中小紅薯,又在地裡開挖,他一定要挖一個出來。

看到兩個弟弟小臉上搞的臟兮兮的,坤興公主笑道:

“做什麼事情都要動腦子,來,皇姐教你們怎麼挖!”

坤興公主說著,用小腳在一塊凸起處點一下:

“紅薯在土裡漸漸長大,土壤肯定會拱起或者開裂,你們兩個一起挖這個地方試試!”

“好來!”

兩個小家夥很相信皇姐,立即拿起軍工鏟對著坤興公主腳下那塊土壤開挖,三兩下就挖出兩個紅薯,不過由於用力過猛,其中一個紅薯被軍工鏟挖斷成兩半,二人抬頭看看姐姐:

“皇姐,這……”

坤興開心笑笑:

“無妨,沒有關係,這個地方再來……”

“好來……”

很快,在坤興公主的指導下,兩個孩子挖出十幾個大大小小的紅薯,三個孩子抱在一起開心的蹦跳起來。

突然三個孩子鼻子動了動,他們幾乎同時聞到一股香味,肚子馬上咕咕叫起來。

最小的永王朱慈炤說道:

“什麼味道好香,我餓了……”

定王朱慈烺急忙四下看看,發現發現母後皇伯母在吃什麼什麼東西,他立即拉著皇姐道:

“母後那裡有吃的,快去看看……”

“好,彆跑,不能失禮……”

坤興公主點點頭,左手拉著永王,右手拉著定王,三個孩子快步走向母後。

三個孩子來到周皇後身旁時,崇禎剛剛到來,看到三個孩子灰頭土臉模樣,他既心疼又想笑。

不過最終還是裝作沒有看到,繼續低頭吃烤紅薯:

“嗯嗯,真香……”

三個孩子眼巴巴看著父皇和母後不敢說話,隨後把求救的目光看向正在剝紅薯皮的大皇兄朱慈烺。

朱慈烺看到弟弟妹妹模樣,一時忍不住笑出聲:

“開心嗎?”

坤興公主想說好開心,可是看看父皇和母後她最終還是忍住沒有出聲,隻是對大皇兄點點頭。

周皇後順著朱慈烺目光回頭一看,頓時俏臉一沉:

“看看你們三個,成何體統,下次不要出宮了,不然你父皇肯定說母後沒有教育好你們……”

其實周皇後這話是說給崇禎聽的,以前崇禎看到孩子成小泥人肯定會生氣。

崇禎聞言緩緩轉身道:

“高祖皇帝和成祖皇帝曾在農忙時親自帶孩子去耕地,真的非常英明,朕早該帶你們下鄉,以後多學學你們大皇兄……”

今天崇禎皇帝再次顛覆了周皇後對他的印象,聞言驚訝的看向夫君,崇禎卻假裝沒有看到悄悄移開目光。

懿安皇後嫣然一笑:

“對對,皇帝所言極是,朕羨慕你們有個好太子……”

朱慈烺調皮的對皇伯母眨眨眼睛,隨後把手中剛剝好的紅薯遞給坤興公主:

“皇妹吃吧,小心燙嘴……”

“謝大皇兄……”

坤興公主急忙道謝,然後伸手接過臟兮兮小手,崇禎看到坤興小手不禁皺一下眉頭,不過很快又舒展開來。

朱慈烺又給定王和永王各剝一個紅薯,自己才開始剝烤紅薯吃。

見朱慈烺如此懂事,又看到一家人開開心心吃烤紅薯,崇禎突然感覺眼圈發酸瞬間淚目。

他想起皇太子沒有監國之前,自己一家老少過的那段苦逼日子……

密雲

一位身材高大的老人站在田邊,看著一個個紅薯和土豆被百姓從土壤裡翻出,又聽到百姓開心的笑聲,他眼中有淚水流出。

突然他對著京師方向拜倒:

“殿下英明,老臣錯怪您了,土地改革才是救國之道……”

此人正是原內閣閣臣王應熊,因為反對土改支持彈劾皇太子被抓。

朱慈烺念在他曆史上為抗擊建奴而戰死,當時並未殺他,而是讓他到密雲做縣令親眼看看民間變化。

王應熊也成為曆史上第一個從閣臣到縣令的官員。

到密雲後,他深切體會到民間疾苦,看到百姓分到田地後開心的高呼皇太子,他一度懷疑過自己做法。

突然降臨的蝗災,再次讓王應熊認為皇太子動搖大明根基,遭到老天的報複。

可今天才知道,蝗災並未影響百姓收成,這說明什麼?說明老天都沒有鬥過皇太子,他錯的很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