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高桂英(2 / 2)

八九年的軍中生活和她的特殊地位,已經養成她舉止老練大方明辨是非,遇事果決而又心細如發。

在封建時代,一個三十歲的農村少婦能夠具備這樣的德行,應該說是曆史上都很少見。

正如她自己常說的:

“要不是走投無路,隻好跟著男人造反,還不是一輩子圍著鍋台磨台轉?”

她是赫赫有名的已故流寇領袖高迎祥的侄女,高迎祥和李自成兩個家族雖然不是同縣,卻是世親。

李自成的堂伯母就是高迎祥的姐姐,依照所謂侄女隨姑的古老風俗,高迎祥的侄女嫁給了自成。

高桂英既是高迎祥的侄女,又是李自成的夫人,所以在高迎祥和李自成所統率的這一支流寇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她自己也很重視維護高迎祥的光榮傳統,有時遇到部下做事不對,她就說當年高闖王如何如何。

倘若是她的弟弟高一功或其他高姓的將校們犯了錯誤,她就傷心地告誡他們,說:

“如果五叔活著,他可不允許你們這樣!”

李雙喜請醫生治了創傷,回到老營走進上房,高桂英立即叫他脫掉鐵甲,坐在旁邊。

她看過了雙喜的箭傷,又詢問之前伏擊賀人龍追兵的戰鬥情形,同時也在等候闖王到來。

她有一個女兒名叫蘭芝,今年才十歲,連天鞍馬不歇十分困倦,一住下來就在裡間床上睡著了。

兩個短衣箭袖腰束綢帶身背寶劍的姑娘,一個蹲在火邊用砂鍋燒開水,一個站在蠟燭旁邊替雙喜縫鐵甲上的綻線。

這個替雙喜收拾鐵甲的姑娘名叫慧英,今年十八歲,那個蹲在火邊的叫慧梅才十七歲。

高桂英身邊像這樣的女親兵原有一百多個,幾個月來陸續戰鬥,目前隻剩下十幾個人,其餘的親兵都是男的。

這時張鼐領來一個陌生的農夫,讓農夫站立在門檻外邊,他自己進去對夫人小聲說:

“夫人,前營送來了一個莊稼人,說他是從河南來的,有密書帶過來。”

夫人驚訝的站起來,急忙小聲問:

“從河南來的?張獻忠派來的麼?”

張鼎搖搖頭:

“他說隻能親自告訴闖王,萬一見不到闖王,對夫人和田見秀說也行,帶來的書信也同樣如此。”

“好吧,讓他進來見我,你再派人飛馬去稟知闖王,請他速回。”

“是!”

來人被帶進屋來。

夫人上下打量一眼,見他完全是一個逃荒人的打扮,約摸有四十歲上下,右腿似乎略微有點兒瘸。

高桂英冷冷問道:

“你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來人微微一笑,同時向站在屋裡的張鼐和男女親兵們掃了一眼。

夫人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揮手示意大家出去。

但李雙喜卻握緊劍柄,留在門後以防萬一。

夫人為使來人完全放心,她下巴輕輕一擺,讓雙喜也到院裡,然後她走到方桌旁邊,同來人隔著桌子道:

“快說吧,你到底是乾什麼的?”

“俺是張帥派來的下書人。”

“張帥在哪裡?”

“張帥潛來到崤山,離潼關不到二百裡,準備迎接闖王殺往河南。”

“他帶了多少人馬?”

夫人明知道張獻忠率領的是一支聯合軍,其中包括曹操等人麾下大軍,應該有十幾萬人。

所以聽了這句回答之後,心中暗暗高興。

但是她立刻用嚴峻極不信任的眼神逼視對方:

“八大王怎會有這麼多的人馬?”

來人被她的盤問弄得有些惱火,冷笑一下道:

“八大王自己隻有五萬多人馬,可是曹爺等多股義軍都聚在他的大旗之下,八大王為了攻潼關迎接闖王,這次帶來全部人馬。”

但高桂英依然步步緊逼:

“都有那些首領隨著八大王前來?”

來人很不爽,不過還是說出了李定國,惠登相和王光恩等十來個重要首領的名字。

但高桂英根本不在乎來人的不賴煩,又問道:

“沿路官軍盤查很嚴,你怎麼過來的?”

“不斷有成群的河南災民往陝西逃,我跟著災民一道混了過來。”

“怎麼這樣巧,我們今晚才來到這裡,你就找到了?”

“我來到這裡已經三天。”

“住在什麼地方?”

“距離這裡二十五裡陳家莊是我的姐姐家,我就住在那裡。”

“你是靈寶人,你妹子怎麼會嫁到這裡?”

“天啟年間靈寶一帶鬨旱災,我們一家人逃荒來陝西,把姐姐賣到這裡。”

高桂英擔心此人是刺客,正要繼續盤問,此人卻拱手道:

“夫人,久聞你的大名,既然這樣不放心,我就不用見闖王了,書信原封帶回,告辭。”

說罷,他轉身要走,卻不禁猛地瘸了一下,疼得眉頭一皺。

“你的腿怎麼了?”

“前三四天,給三四個鄉勇從背後追趕,叫我站住搜查,我偏不站住,中了他龜孫們一箭。”

“中了箭你怎麼逃脫了?”

夫人又問,依然用不相信的眼光打量他。

“我從山坡上滾了下去,草很深,又是黃昏,龜孫們尋找不到我。”

此人解開紮著右腿的破布條,拉起破棉褲,在小腿肚上揭開膏藥讓高桂英查看:

“幸而沒傷著骨頭,足有兩寸深!”

看到果然是箭傷,而且看樣子傷口不淺,高桂英露出了笑容淡淡道:

“不要見怪,誰都不認識你,目前情形你是知道的。就算闖王派一個生人到你們八大王那裡,他也是要盤問的,書信呢?”

來人立刻把破棉褲撕開一個小口子,掏出來像棗子大小的一個東西,遞給了高高桂英。

桂英雖然過去沒有見過這種東西,但知道這就是常聽說的蠟丸書。

她掐開蠟丸,取出一個紙團,展開後上邊密密地寫著幾行小字。

內容是張獻忠已經率領十五萬人馬來到崤山,打算在七月二十日進攻潼關,希望李自成的人馬乘機從潼關南原衝出,到潼關以東會合。

雖然信中有一兩個字寫得潦草,她認不清楚,但全部意思她是明白的,頓時一陣喜悅和興奮的情緒湧上心頭。

“闖王一會就來,你先去休息吃飯。”

高桂英立即吩咐李雙喜,讓他把客人帶到廂房裡去休息,在弄一點熱熱乎乎的東西給他充饑。

當李雙喜把這個人帶走以後,高桂英又把書信拿起來看了看,心中又開始狐疑。

不得不說李自成這個夫人真的很不錯,在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後,她帶著李自成殘部一直堅持抗擊建奴,直到戰死。

看著張獻忠書信,高桂英秀眉緊皺,剛要派人再去催李自成,外麵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隨即看見李自成急匆匆地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