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匪患再起(2 / 2)

而張獻忠和這兩位又不同,雖然他哥哥死在張獻忠手上。

他卻是靠著打張獻忠升官發財的,可以說如果沒有張獻忠,可能就沒有左良玉的今天。

而這個闖塔天劉國能算什麼東東,他根本不在乎,估計能一戰滅之。

儘管他知道李萬慶此時已經和劉國能部合並,人馬更是達到五萬之多。

但左良玉依然沒有把他們放在心裡,認為隻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

可是左夢庚在九江剛擺開陣勢,劉國能率領三萬大軍就衝殺上來。

左夢庚剛和劉國能交上手就發現不對,劉國能部戰鬥力非常強悍,哪裡是什麼烏合之眾。

雙方大戰一個時辰,左軍就出現敗像,很多士兵已經不敢往上衝。

而劉國能麾下卻越戰越勇,各種兵器拚命往左軍身上招呼。

左夢庚見勢不妙,剛準備命令隊伍後撤,後方突然想起喊殺聲。

李萬慶率領兩萬人從他們後方殺上來,對他們開啟前後夾擊模式。

在前後夾擊下,左軍苦苦苦堅持兩個時辰就開始潰敗。

左夢庚在逃命人群中,居然還被流箭射傷後背……

回去統計人馬,他們三萬人隻逃回來一萬兩千多人,竟然一戰損失大半。

不知道是生氣還是害怕,左良玉當天晚上就病倒了。

左軍從此開始,一直龜縮在武昌不再隨意出城。

擊敗左夢庚後,劉國能部順勢攻破九江府,大軍還在九江府駐紮下來。

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立即各路調兵,想收複九江府。

但兵力最強的左良玉部,卻以兵力損耗嚴重需要補充為由拒絕出兵。

張國維隻能又調劉良佐田雄等人,共六萬人馬攻打九江,卻被劉國能他們再次擊敗……

九江竟然被流寇占領,城中地主士紳基本都被清洗。

九江失陷士紳地主被殺,對南京官員和江南士紳打擊很大,紛紛上書要求朝廷派兵支援江南!

……

張獻忠逃到江西,在山裡躲了好長時間不敢出山。

羅汝才身邊女人多,反而過的很滋潤,白天和張獻忠飲酒作樂,晚上夜夜笙歌。

對羅汝才來說,隻要有女人陪他,在城裡山裡沒有什麼區彆!

張獻忠和羅汝才不同,他不喜歡山裡生活,進山後一直開心不起來。

他總想著出山去占領座縣城玩玩,城裡比山裡好玩的多,有吃有喝還有女人。

“義父,糧食不多了,最多十天肯定斷糧……”

就在他愁眉不展時,他義子張定國走進來。

張定國就是曆史上那個民族英雄李定國,為了方便寫作,以後都稱李定國吧!

張獻忠知道糧草有限,聽到李定國的話後,他並未感到吃驚。

“外麵什麼情況?有李闖王他們的消息嗎?”

“義父,劉國能擊敗左良玉,自己攻破九江,南京兵部派出六萬大軍攻打九江,再次被劉國能部擊潰……”

張獻忠聞言大吃一驚,有些不可置信看著李定國,他一時無語了!

同為流寇,張獻忠一直與劉國能不和,當時劉國能部並不強,實力連革左五營都遠遠不如,現在為何如此強大?

半響,張獻忠才叫道:

“麻麻的毛,到底是官軍無能還是劉國能真的強大,老子不服啊……”

李定國沉思片刻道:

“義父,去年劉國能聯合賀錦破洛陽殺福王,賀錦貪戀福王財富被皇太子率軍圍殺。

而劉國能卻搶掠一番早早出城逃過一劫,看來劉國能身邊有高人指點,不然施禮絕對不會壯大如此之快。

江南百姓不比陝西和河南,他們有飯吃不願造反,我們兵力損失後很難補充。

兒子認為我們不能再對百姓動手,不然百姓會更加仇視我們,沒有百姓報信和帶路,我們生存空降會大大提升。

劉國能他們很早就開始放棄搶掠百姓,隻對士紳地主動手,這也是他們隊伍越來越強的主要原因

我們當初造反不就是為了吃飽飯,不受士紳官員壓迫嗎?

所以兒子請義父傳令麾下不得騷擾百姓,違反紀律者殺無赦……”

李定國早就看不慣獻營和羅汝才他們的行為,隻是一直不敢勸說。

現在孫可望被官兵所殺,他成為張獻忠的儀仗,李定國才敢開口。

不然以張獻忠的脾氣和孫可望落井下石,以前他敢說這些話,肯定被張獻忠處罰!

張獻忠狠狠瞪李定國一眼,剛想發脾氣很快又忍住了。

“孩子,你看看曹操,隻要按你說的做,他馬上會帶著麾下離開,那時我們的實力將大損。

還有,我們被官兵追著到處跑,甚至天天在鑽山溝,兄弟們的辛苦你應該很清楚。

若對百姓秋毫無犯,就會讓自己兄弟餓死,以後誰還會跟著咱們混,現實點吧!”

“義父……”

李定國還想勸,張獻忠卻不耐煩擺擺手:

“不要說了,明天帶著你三弟四弟去永豐看看,如果有機會一舉攻破永豐,咱們也要占領一座縣城……”

“是”

李定國知道勸不動張獻忠,隻能領令離去。

第二天,李定國命令三百麾下裝扮成難民混進永豐縣城,夜裡突然對永豐發動攻擊。

很快裡應外合攻破永豐,在山裡憋了幾個月的流寇們開始搶掠。

但李定國麾下六千人卻做到對百姓秋毫無犯,他們的目標乃是大地主和士紳官員……

九江還被劉國能占領,江西又有一座縣城被獻營攻破,江南士紳地主徹底慌神了。

於是彈劾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和湖廣巡撫以及江西巡撫的奏書如雪花般飛向京師。

朱慈烺這段時間一直在秘密調兵,對這些彈劾奏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現在調兵是兵部的事情,用兵乃是大明軍機處的職責,內閣五部主要治理國家。

文武已經分治,目前內閣和朝中官員基本還不知道新皇秘密調兵之事。

就算有一些官員得到少許傳聞,他們都以為新皇調兵支援江南。

他們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新皇故意讓流寇在江南肆虐。

兵部尚書盧象升好久都沒有參加朝會,群臣心憂江南匪患,卻找不到他的影子。

群臣上書,朱慈烺假裝看不到,在朝會上提出來,朱慈烺直接傳旨南京兵部尚書調兵剿匪。

無論是九邊大軍,還是護國軍,沒有一支軍隊被派往江南,很多大臣都認為新皇繼位就飄了……

當初黃得功和孫應元去江南剿匪時,江南官員居然相互推諉拒絕補給。

他們自己做的孽必須自己承擔,至於江南米糧和稅收,朱慈烺根本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