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嫂子好(2 / 2)

曆史上張獻忠在明末也算一個大人物,曾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乃是僅次於李自成的流寇首領。

後來李自成兵敗一片石,導致建奴入關,張獻忠雖然是流寇出生,但他深知民族大義,不但未與建奴同流合汙,反而扛起抗擊建奴大旗,最終戰死。

可如今大明曆史,已經因為朱慈烺的穿越而改變,李自成早早被殺,張獻忠更不可能建立大西政權。

因為此時四川總督乃是曆史上大明鼎鼎的巾幗英雄忠貞侯秦良玉,在秦良玉率領的白杆兵麵前,張獻忠連四川都無法進入。

他隻能在神武皇帝不作為的情況下盤踞在江西,可誰又能想到赫赫威名的八大王張獻忠,竟然會死在李自成遺孀的床榻之上。

說來張獻忠也是一個悲劇人物,因為明史清修,那些江南漢奸把張獻忠黑的一塌糊塗。

他們不但汙蔑張獻忠屠儘四川,還汙蔑他經常吃人,特彆是美人。

甚至後世發現張獻忠沉銀時,一些公知又跳出來黑張獻忠,張獻忠難道在死後把銀子都給建奴才對嗎?戰略都不懂,完全是胡說八道!

張獻忠肯定殺過百姓,這一點誰都無法否認,特彆在進攻成都和穩定政權之時,抵抗者肯定被殺,但最多幾萬人。

可明史說張獻忠屠儘四川六萬萬人實在太扯,整個華夏那時也沒有六萬萬!

他把四川人都殺光還建立大西政權有何意義,那麼將士誰來種地養活他們?

用“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這句話來形容四川地區的曆史動蕩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四川因為其境內地貌的特殊性,成就了其易守難攻的優越軍事地位,曆朝曆代隻要涉及到四川的藩王分封,就一定慎之又慎。

會儘量選擇忠誠可靠而又平庸的宗室去鎮守,原因就是四川此地真的是極為適合割據政權存在。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等等詩句正是對四川天塹坎坷再合適不過的形容了。

所以隻要天下開始動蕩,四川地區一定不會太平。

明末清初的農民軍起義正是如此,當時正值明王朝內憂外患之際,四川地區就已經產生出流民暴動。

進而和其他地區的流民彙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戰鬥力非凡的民間武裝力量,其中名聲最勝的就是李自成和張獻忠。

李自成的曆史非議比較少,因為其是非功過皆已蓋棺定論,但是有關張獻忠的事情則是非議頗多。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張獻忠“屠戮”四川,造成四川人口大銳減,甚至存在著十戶空九戶的慘景。

當然了這都是清史上麵的記載,但是儘信書不如無書,清朝又是極為擅長曲筆改史的朝代,所以真相絕非如此。

當前對於造成“四川大屠殺”的主要元凶有三種說法,一是張獻忠屠戮說,二是清朝入關屠戮說。

一、張獻忠屠戮說

這種說法的主要依據就是清朝官方典籍,當時的記載是張獻忠入蜀建立大西。

因為其是農民起義軍出身,害怕蜀地居民仍舊忠於大明,所以為了防止抵抗情況發生,張獻忠下令將成都地區男子屠戮殆儘,這是第一次屠殺蜀地。

張獻忠而後兵敗向蜀地內部退居的時候,又將蜀地其他地方屠戮殆儘,這是第二次屠殺。

兵敗的主要原因是遭受了陝西和四川官兵的夾擊,因此遷怒於軍中的四川籍士兵,將士兵以及其家眷全部斬殺,這是第三次屠殺。

以上三次屠殺的總數史料記載達到了“六萬萬”之多,直接導致四川內部人口銳減,使得後續建奴無奈之下,下令“湖北填四川,江西填湖北”,這也是現今四川人有時會稱呼湖北和江西人為“老表”的原因。

以上的記載認為張獻忠是屠蜀的罪魁禍首之說看著有理有據,實際上則是漏洞百出。

首先記載的張獻忠三次屠殺就極為蹊蹺,第一次張獻忠入蜀建立大西。

凡是割據政權建立,必定首先要有稅收以及經濟來源,張獻忠占據的四川就是其大本營和經濟源頭,更何況成都是四川的首府,經濟發達,人才眾多。

如果張獻忠想一統天下或者長時間對抗清朝的話,善待四川內部才是最好的出路。

而且四川地區是率先動亂的,主要原因就是明朝末年官員腐敗空談,東林黨屍位素餐,導致四川地區民不聊生,怎麼可能會想著推翻農民起義軍政權?

至於第二次和第三次屠殺則更為無稽之談,敗退內部屠殺百姓的舉動真的是有多蠢的人才能做出來。

打不過清軍就屠殺自己轄區的百姓,這種情況還發生在讀過詩書的張獻忠身上,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成都真的被屠滅的話,不等清軍逼近,大西政權自然就會在短時間內灰飛煙滅。

至於說屠殺自己軍隊內部的四川籍士兵,這個依據來源就是當時張獻忠遭遇陝西以及四川官軍的合擊,致使大敗,因此將敗因歸咎於軍中四川籍士兵。

殊不知,當時的流民起義軍率先就是從陝西綏德、安塞以及米脂等地起義,逐步擴散至四川區域。

因此流民的來源大多是陝西以及四川等地百姓,如果斬殺四川籍士兵,大西政權直接就會減少四分之一的兵力。

最後就是清朝統計的“六萬萬”數據,六萬萬就是六億,而整個明末清初時期的人口還不到一個億。

乾隆時期的人口才兩億多,這個“六萬萬”究竟是從哪個國家拉過來殺的?

其實建奴才是屠戮四川的主要元凶。其主要依據來源是清朝初期和南明文獻以及清朝末期史學典籍。

這些典籍上指出自張獻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後,建奴將攻占重心由陝西轉移至四川。

並且在多次交戰後以豪格射殺張獻忠為終結點滅亡大西,四川多有百姓慘遭清軍屠殺,之後四川多有反叛,均被清軍血腥鎮壓,導致人口銳減。

此上之說所依據的典籍根據各方所考基本屬實,建奴確實是在四川地區進行了血腥鎮壓以及屠戮無辜。

但是整個四川地域廣闊,物資豐富,建奴如果想要徹底掌握所有地盤,於是展開血腥鎮壓。

在張獻忠死後,四川人抵抗建奴的戰鬥又堅持近二十年。

如果張獻忠把四川人屠殺殆儘,那麼這近二十年是誰在抵抗建奴,難道是張獻忠的鬼魂在和建奴作戰嗎?

孫可望死後,李定國已經變成張獻忠最得意義子,軍事上基本都是李定國說了算。

今日李定國帶著劉文秀艾能奇等人,來到劉芳亮高一功所在軍營,準備商量一下下一步行動。

對李定國來說,吉安太小了,必須再拿下兩座城,到時可以相互呼應。

以前他們兵力不足,現在劉芳亮他們加入,讓獻營有了這個資本。

剛坐下閒聊一會,還未開始正題,一個張獻忠的親王慌慌張張跑進來:

“少將軍大事不好,八大王和高夫人發生了意外,你們快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