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仁川登陸(2 / 2)

沈器遠進入殿中之後,具仁垕麵無表情的手一揮,宮中衛士立刻就將沈器遠圍住。

“王上在哪裡?我要見王上……”

沈器遠悲憤大叫。

具仁垕依舊麵無表情,冷冷說道:

“奉王上令,緝拿沈器遠,並革除其一切職務。”

“王上!王上~~~”

沈器遠卻仿佛聽不到他所說,而是扯開嗓子,大聲呼喊了起來。

他知道朝鮮王李宗一定躲在附近偷聽。

行宮並沒有多大,他聲音洪亮,周圍殿宇都可聞,足可以讓李倧聽的清清楚楚。

衛士雖然上前,但因為顧忌沈器遠的地位和威嚴,卻不敢威逼太甚。

見沈器遠大喊,具仁垕臉色一沉,喝道:

“拿下!”

“王上,建奴糧草不及,兵馬不足,雖然他們可以搶掠民間,但畢竟數量有限,遏必隆已經是進退兩難。”

“隻要我朝鮮上下一心,堅定信心,不需要大明王師,我朝鮮就可以將其擊退。”

“王上,大明援兵已經出海,最多兩日就會來到朝鮮,勝利就在眼前。”

“請王上不要聽信奸人讒言三心二意,要誓與王師同進退呀!”

“三百年血誠,受恩深重,朝鮮已經負過大明,不可一負再負啊~~”

“懸崖勒馬,猶為晚之,一旦再向建虜屈膝,王上你將成千秋萬世之恥辱,為後世所恥笑!”

“王上,臣死不足惜,但王上豎起義旗,洗我朝鮮之恥,不可半途而廢啊!”

“王上,求你三思啊~~~”

沈器遠跪在地上,吼到最後,已經是泣不成聲……

後殿中

一個人正聽的瑟瑟發抖,臉色蒼白,沈器遠所說的每一個字,都像是利箭一樣的射中了他。

他忽然覺得沈器遠說的有理啊,自己不應該反複。

如果大明援兵已經出發,馬上到朝鮮,那他隻要咬牙堅持一段時間,就能挺過去。

隻要挺過去,他就能堂堂正正,光明正大,揚眉吐氣的繼續為朝鮮國王,不再受建虜的鳥氣。

想到此,他猛的站起來,就想到衝到前殿。

身穿著紅袍的金自點快步上前跪在他麵前,再一次的叩首道:

“王上,沈器遠胡言亂語。如今明國流寇肆虐建奴寇邊,自身難保,援兵如何能來?

沈器遠隻為一時之義氣,為了個人名聲,就將王上和朝鮮推入危險之中,其心可誅,其言更是不可信啊!”

李倧激動的表情,慢慢沉寂了下來,隨即長歎一聲,軟倒在椅子裡,耷拉下腦袋,再沒有起身,他還是沒有膽子對抗建奴!

在沈器遠大聲喊叫的時候,具仁垕並沒有阻止,他隻是側耳仔細傾聽後殿裡的動靜。

當後殿死一般的安靜,沒有王上的腳步聲,也沒有王上的命令傳出之後,他知道,事情已經是不可挽回,於是大喝道:

“愣著乾什麼?還不快將沈器遠拿下?”

這次和剛才的喝令不同,殿中的衛士都已經聽出,扈衛大將這一次是真的怒氣,沈器遠也非是拿下不可。

於是再不留情,一擁而上,將沈器遠捆綁了起來。

“王上,王上啊~~”

沈器遠跪在地上大哭,並不反抗。

雖然建奴要沈器遠的人頭,李倧這次並沒有親手殺沈器遠。

而是將他和另外的兩個尊明派大臣,金尚憲和柳林一齊捆綁了。

準備交給建虜遏必隆處置,三人都是悲憤,但沒有人反抗。

隨後漢城調整防禦將領,沈器遠一些親信部下連同那些沒有被建虜點名的尊明派的官員,都被罷黜囚禁。

但沈器長和崔英一等幾百人悄悄溜出城,並未被抓。

一夜之間,朝局忽然翻轉了過來,隱藏許久的親明官員紛紛被罷免抓捕。

這天,漢城一片混亂,哭聲四起,刀兵不斷,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王上鐵了心投靠建奴。

有不願意跟隨的軍士發生嘩變,攻擊李倧的行宮,試圖救出沈器遠。

但被具仁垕彈壓,幸存的一些軍士從城頭縋下,趁亂逃走。

沈器遠的弟弟沈器長一邊哭一邊跑,發誓要迎來大明王師,救出哥哥!

仁川港

大明船艦排成長隊,陸續在仁川登陸。

駐守在仁川海岸邊的朝鮮兵,見到大明旗幟和大明船艦,都感到很震驚,有人立即投降,有些人嚇的落荒而逃。

身為當地的地主和朝鮮水師指揮使,林慶業開始指揮收攏岸邊的朝鮮兵,清理港口!

同時派出多路快馬向漢城起義軍急報。

他們要把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在最快時間裡,告知他們所有朝鮮軍民。

雖然現在剛是中午,但冬季日短,天黑之前,所有的人員和物資都必須運送上岸。

天雄軍龍營率先登陸,龍營主將盧象桐奉大哥盧象升命令,立即率領麾下大軍殺向漢城。

而後麵登陸的朝鮮兵則直接灑向朝鮮各地,他們主要負責招攬各路起義軍。

隨後天雄軍虎營和獅營完成登陸,在盧象升的率領下殺向漢城。

盧象桐率領的龍營將士在距離漢城三十多裡的地方遇到幾百朝鮮兵,為首之人正是沈器長和崔英一。

看到前方高高飄揚的大明龍旗,崔英一和沈器長急忙翻身下馬率領麾下上前拜見:

“朝鮮崔英一沈器長,拜見王師將軍!”

盧象桐知道二人是朝鮮內應,微微一笑道:

“諸位平身,你們不在漢城,為何會出現在此?”

“將軍,漢城出事了……”

二人立即把漢城發生的變故告訴盧象桐,盧象桐並未驚慌,他問清楚城內人馬,頓時一陣哈哈大笑:

“無妨,區區兩千建奴有何懼!”

二人急忙提醒:

“將軍,還有五萬朝鮮兵,不得不防啊!”

五萬朝鮮兵對天雄軍來說就是烏合之眾,戰鬥力連國內的流寇都不如。

盧象桐麾下一萬龍營,後麵還有大哥率領的兩個營,盧象桐不認為拿不下漢城。

神武皇帝看重沈器遠等人,主要想利用他們治理朝鮮,根本沒有想過用他們衝鋒陷陣。

朝鮮王宮

建奴內大臣遏必隆坐在朝鮮王位上,真正的朝鮮王李宗,卻隻能低眉順首的坐在他的旁邊。

其他朝鮮大臣都站在下麵,為首之人正是朝鮮丞相金自點。

另外一邊站著一些親建奴的朝鮮大將,以接替沈器遠的鄭衡和近衛軍統領具仁垕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