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朝鮮省(2 / 2)

“朝鮮王,知道你投降建奴助紂為虐害死多少人嗎?帶走聽候發落!”

李宗無言以對,低著頭任憑自己被帶走……

盧象升率領三萬天雄軍浩浩蕩蕩進入漢城,打掃戰場的事情自然交給朝鮮軍去處理……

天雄軍進入漢城,沈器遠立即傳令,在將軍府設宴被明軍慶功,一些被免職的親明官員都被請來,當然都是盧象升的授意。

酒宴結束,盧象升在將軍府召開大會,朝鮮官員詳細介紹了建奴占領朝鮮情況。

可以說對朝鮮百姓的傷害極大,不但搶光他們的糧食,還強行從朝鮮征兵,稍有不從就被斬殺。

從建奴占領朝鮮至今,至少有十幾萬朝鮮人被殺,連很多親明的官員都無法躲過厄運,不是免職坐牢就是家族被滅。

眾人在痛斥建奴殘暴之時,對朝鮮王李宗的表現極度失望,作為朝鮮王,無論建奴做什麼,李宗都不敢對建奴,並積極配合。

聽完眾人介紹,盧象升端起酒杯喝一小口,隨後輕輕放下酒杯道:

“朝鮮王李宗膽小如鼠,死心塌地投靠建奴,傷害的不僅僅是朝鮮,對大明同樣有極大傷害和威脅,他已經不配做朝鮮王。

神武皇帝封殺建奴和蒙古韃子,讓他們無法從大明獲得任何資源和棉衣,但朝鮮卻滿足了他們,並派兵支持建奴對大明的征戰。

作為大明藩國,砸以往朝鮮遇到困難之時,大明每次都會派兵支援,不但極大消耗大明國庫,更讓明軍疲於奔波。

建奴正是趁此機會崛起的,建奴能夠崛起和朝鮮有很大的關係,而李宗不思回報便罷,可他竟然死心塌地助紂為孽,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不瞞諸位,神武皇帝乃紫微帝星下凡,不但滅了困擾大明多年的流寇李自成,還兩次把寇邊建奴儘滅。

建奴額駙揚古利,建奴親王阿濟格,建奴鑲紅旗旗主成親王嶽托皆被滅,如今大明北方非常安定,百姓已經可以做到安居樂業。

如今朝鮮百姓生活已經無法和大明子民相提並論,特彆被建奴占領這一年裡,朝鮮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為了朝鮮百姓,也為了拒建奴於國外,神武皇帝準備把朝鮮並入大明,讓朝鮮百姓和大明子民享受同等待遇。

諸位放心,神武皇帝不會虧待你們這些忠於大明的官員,朝鮮並入大明後,朝鮮官員也就變成大明的地方官,可隨意出入大明。

本官認為,沈器遠完全能做朝鮮省的第一任布政使,崔英一乃是都指揮的不二人選,林慶業足可勝任朝鮮水師大都督……”

盧象升提出將朝鮮並入大明的想法,讓在座眾人個個變色,這不是直接吞並嗎?

他們立即向提出反對意見,但很快就冷靜下來,大明想做什麼不需要他們同意,若沒有大明朝鮮早就已經亡了。

朝鮮本來就是大明附屬國,和之前相比僅僅少個朝鮮王而已,而他們卻成了大明管理朝鮮的人選。

相比之前,朝鮮王宮裡一個小太監,都可以對大將軍沈器遠吆五喝六,這種情況以後不會存在了。

當然,幾乎所有朝鮮人都深受建奴之害,並入大明後,他們不會遭受到建奴摧殘。

最關鍵是大明已經把他們幾位官職定下來,沈器遠會成為布政使,林慶業也成了朝鮮真正的水軍都督,並不是現在的幾艘破船。崔英一成為都指揮……”

沈器遠等人立即起身躬身施禮:

“朝鮮本是大明藩國,隻要能讓朝鮮百姓過上好日子,我等願意聽從神武皇帝的安排……”

這幾位搞定後,其他人工不會反對。

就算那些之前親建奴的官員反對朝鮮並入大明,可他們的反對無效,甚至還會引來殺身之禍。

盧象升也沒有想到事情如此簡單,居然沒有一個人提出反對,他微微一笑道:

“既然無人反對,這件事就算定下來,朝鮮暫時管理權先交給你們幾位,滅掉建奴後,神武皇帝的任命肯定會下來。

朝鮮地方官員暫時有你們幾人商量決定,一定要用潔身自好之人,現在你們必須要做一件大事,嚴格清查土地,對朝鮮進行土地改革,每家百姓至少要分到二十畝土地。”

沈器遠等人急忙躬身施禮:

“大人放心,朝鮮百姓餓死戰死凍死數十萬,現在有很多無主之地,下官等絕對不會讓神武皇帝失望。”

盧象升點點頭:

“好,本官相信你們,過幾天本官將率兵離開,為了防止建奴再次來襲,會留下一支隊伍鎮守朝鮮,具體事項朝廷會安排,希望你們全力配合!”

沈器遠崔英一等人急忙躬身施禮:

“大人儘管放心……”

見沈器遠似乎有欲言又止的模樣,盧象升淡淡笑道:

“有話直說,隻要不違背原則,本官一定奏請聖上滿足你們!”

幾人對視一眼,幾乎同時跪倒在盧象升麵前:

“大人,作為朝鮮官員,下官想為王上求情,希望不要處死他們……”

“處死李宗?”

神武皇帝都沒有打算處死李宗和家族,盧象升當然不敢私自處決朝鮮皇族。

他扶起眾人道:

“不會處死他們,覺華島不是很好嗎?把他們全部送去覺華島即可。

記住要派人看好他們,此生不得離開覺華島,這是對李宗最大的寬恕!”

以李宗的罪行完全可以將其一舉滅掉,但考慮到朝鮮還有一些人忠於朝鮮王室。

覺華島是朱慈烺給朝鮮王室最好的去處,如果還想反抗,隻能把他們滅之!

……

第二天,朝鮮省正式成立,沈器遠等人開始清洗朝鮮親建奴的官員和武將。

金自點等一乾親清派官員,都遭到了嚴厲的清算。

金自點和他的兩個兒子被斬首,家產抄沒,他的黨羽或抄沒或被貶為平民。

朝鮮朝堂之上,半數的官員被清除一空,剩下的全是尊明派。

經過此亂,又親眼見到大明王師的戰力之後,被倭國和建奴輪番蹂躪的朝鮮上下,對並入大明,沒有任何異議和猶豫。

而對於大明王師的進駐和保護,更是歡欣鼓舞,求之不得,如此一來,他們不再擔心害怕建虜的報複和侵擾。

經過商量,盧象升把天雄軍獅營留在朝鮮,分彆駐紮平安道的平壤、平城。

也就是朝鮮原先的寧邊都督府一代和鹹鏡道的鹹興府一代,防止建奴戰敗後逃入朝鮮。

張岩不但負責朝鮮防禦,還要訓練朝鮮兵,為將來征戰倭國做準備。

朝鮮一共八道,在戰時所有兵力全部歸於天雄軍副將張岩調遣指揮。

雖然不能跟隨盧象升繼續征戰,張岩對神武皇帝的安排不會有任何異議。

此外,仁川港辟為大明水師專用軍港,在朝鮮鐵山一代開采鐵礦,修建鐵廠高爐,就地打造軍需甲胄。

朝鮮一切事物一應事務,都由內閣遙控指揮,袁繼賢被任命為朝鮮巡撫。

袁繼鹹是明末文天祥式的民族英雄。

他性格剛直,以敢於抨擊權宦而聞名朝野;它具有非凡的軍事才乾,是總督一方的封疆大吏。

尤其是他抗清而被俘,表現出忠貞愛國、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為後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