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大淩河之戰(四)(2 / 2)

“快……快開炮,不對,快跑……”

“轟隆隆……”

話音未落,十幾顆炮彈轟擊在建奴炮兵陣地上,有兩個葡萄牙炮手直接被炮彈砸死,其中一顆炮彈落在地上彈跳一下,重重撞在愛德華的腿上。

“哢嚓……”

“啊……上帝……”

愛德華的一條腿瞬間被撞斷,他人也被撞飛一米多遠,愛德華慘叫一聲差點疼暈,不過他反應還是很快,馬上用雙手在地上向前拚命爬行,一邊爬一邊還在叫著上帝……

可上帝並未保佑愛德華,隨著身旁一顆開花彈的爆炸,愛德華的身體瞬間被掀飛,落地上下半身已經不見蹤影……

“轟隆隆……”

幾乎同時,十幾顆開花彈有八顆發生爆炸,一百多個建奴炮手頓時傷亡近百。

另外,還有十幾個炮手和葡萄牙軍官被爆炸掀飛的炮管直接砸死,建奴炮兵幾乎瞬間被團滅……

衝鋒的清兵在明軍火炮連續不斷炮擊中傷亡很大,開始密集的衝鋒人群開始變的稀疏很多,至少有三千多人在炮擊上傷亡。

在明軍開花彈的轟擊下,清兵盾車已經完全失去作用,時不時還有被掀飛的盾車砸進清兵人群,對清兵造成二次傷害。

拜音圖和英俄爾代急忙大叫,讓隊形散開:

“放棄盾車,散開散開,快散開衝鋒……”

“轟隆隆……”

前方衝鋒的剛剛開始散開,明軍火炮就開始對著清兵後陣的蒙漢軍和兩黃旗建奴開炮:

“轟隆隆……”

一百多顆開花彈激射到漢軍和蒙軍陣中,頓時炸的他們血肉橫飛,不停有戰馬嘶鳴著倒下……

雖然傷亡很大,可清兵已經知道無路可逃,唯有奪取明軍陣後浮橋才有一線生機,他們在建奴督戰隊的監督下,瘋狂衝向神武軍軍陣。

火炮不像火槍陣,在古代無論火炮如何凶猛,也不可能像火槍陣般橫掃一空,總會有不少漏網之魚。

在明軍炮轟蒙軍騎兵和建奴騎兵時,距離神武軍軍陣最近的清兵已經在兩百步左右,戚廣安手中令旗一揮:

“霰彈,開炮……”

一聲令下,兩百門野戰炮對著衝進兩百步的清兵開始發射霰彈:

“轟隆隆……”

霰彈可不是開花彈和實心彈,在近距離霰彈齊射,對大規模軍隊殺傷遠比實心彈和開花彈效果好。

見明軍炮擊停止,建奴還以為明軍火炮過熱在冷卻炮管,他們根本想不到明軍火炮可以打五十炮再散熱不遲。

“殺明狗,奪浮橋……”

清兵各級軍官想利用明軍冷卻火炮期間,快速殺到軍陣前,急忙指揮炮灰們快速突進。

轟隆隆……“

突然又是一陣火炮齊銘,無數霰彈迎麵激射向兩百步左右的清兵,能明顯看到衝在前麵清兵身上突然飛濺起一團團血霧……

“噗噗噗……”

數萬霰彈在清兵前麵形成一道彈幕,所有衝進彈幕的清兵一片片慘叫著倒下……

兩輪霰彈齊射,把衝進兩百步左右的五百多清兵一掃而光,不得不說霰彈對近距離的殺傷極為恐怖……

“明軍火炮太凶猛,快跑……”

不知道是誰先大叫一聲,讓本來已經失去士氣的清兵立即發生敗退……

“衝上去,敢退後者,殺無赦!”

現在兩黃旗滿洲兵和蒙軍都已經在炮灰後麵衝鋒,看到炮灰要潰敗,他們立即大叫著催馬殺上來,對著敗退的包衣和旗丁一陣猛砍。

在連續砍殺近百人後,敗退的清兵最終沒有扛過建奴戰刀,他們隻能再次轉身衝向神武軍軍陣。

可此時他們僅剩下兩千多人,如果不是建奴兩黃旗在後麵頂著,他們早就開始四散而逃了……

“噠噠噠……”

“衝啊,殺明狗……”

這時漢軍蒙軍開始發力衝鋒,建奴滿洲兵一直在後緊緊跟隨,在被火炮連續轟殺數百人後,他們衝到軍陣前兩百步。

這個距離對騎兵來說瞬間即到,可他們騎兵前麵都是炮灰,想要快速衝過去談何容易。

“轟隆隆……”

又是一輪霰彈狂噴而出,清兵陣前瞬間倒下一大片,可此時漢軍和蒙軍已經接近兩百步。

朱慈烺手中令旗一揮,高聲喝道:

“放棄火炮,三排齊射,列陣!”

“喏!”

神武軍火槍兵早就做好準備,他們手中線膛槍和步槍全部都已經裝上彈藥,神武皇帝一聲令下,戚廣安的炮營停止開炮。

兩個方陣的火槍兵立即開始歸位,在他們歸位的同時,五百步槍手和一百把ak47已經做好射擊準備。

一旦有建奴在神武軍布陣時殺過來,五百步槍和一百ak47絕對能瞬間把他們秒掉。

火槍兵本來就站在炮兵陣地兩翼,接到命令立即熟練找到自己應該站立的位置,一分鐘左右完成布陣。

……

“漢軍火銃兵上!”

看到明軍停止開炮,並恢複方陣,兩黃旗旗主拜音圖和英俄爾代,立即對麾下漢軍發出排隊槍斃的命令。

“喳!”

這下漢軍鑲黃旗固山額真石廷柱和正黃旗漢軍固山額真劉之源二人知道不能再躲了,若他們敢抗令,會被立即斬殺。

他們兩個伸手抽出腰間長劍,高高在空中一揮道:

“兄弟們,現在為主子效忠的時候到了,立即列陣向前,八十步距離和明軍火銃兵對射……”

亂七八糟衝鋒的漢軍立即開始停下列陣,大約用了三分鐘時間,兩個火銃陣完成,八百人一排,同樣是三排齊射。

不過他們因為火神槍要點火,為了不誤傷同伴,所以隊形很稀鬆。

神武軍卻不同,他們火銃都是燧發點火,更不需要引信,火銃手站的很近,幾乎人挨人。

“前進!”

石廷柱和劉之源一聲令下,兩隊漢軍火銃兵開始向前挺進,而兩黃旗建奴滿洲兵和蒙軍騎兵則跟在火銃兵後麵。

一旦火銃兵打散神武軍火槍陣,兩萬多騎兵會立即向明軍發起致命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