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暗衛出手(2 / 2)

“召!”

“遵旨!”

把總領旨退出大殿,很快帶著三個女人和三歲左右的孩子進入崇武殿。

兩個所謂的小太監並未進入崇武殿,神武軍把總隻是把三個女人和一個孩子帶進來。

來的不是彆人,正是建奴皇後哲哲和莊妃布木布泰,另外一個是宮女,此時她懷裡還抱著小福臨。

沒有破盛京之前,朱慈烺就很期待見到莊妃布木布泰,畢竟是後世清宮劇裡那個著名的大玉兒!

知道進來的是大玉兒,他目光在哲哲臉上一掃而過,隨後在和莊妃布木布泰臉上停留片刻,才又看看那個宮女。

說實話,哲哲長相一般,莊妃布木布泰長相確實不錯,隻能說不錯而已,不過氣質很好。

畢竟是草原上長大的女子,可能在建奴和草原算是頂級美女,若和江南水鄉的那些頂級美女相比,她真的就有些失色了。

至少她沒有給朱慈烺那種眼前一亮的感覺,不要以為朱慈烺年紀小不懂,他靈魂乃是二十多歲的大學士!

小宮女抱著福臨雙腿都在發抖,剛到朝堂上就跪倒在地,哲哲也是雙腿發軟,她猶豫一下才跪倒。

莊妃的表現明顯好於哲哲,雖然臉色慘白,但走路依然端莊,來到朝堂上緩緩拜倒……

無論以前她們身份多麼尊貴,現在卻是大明的俘虜,想要活命或者想要保住小福臨的性命,跪拜大明皇帝已經成了必然。

哲哲和莊妃隻是靜靜跪倒在大殿上,她們一直低著頭並未說話,主要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大明皇帝。

她們不說話,朱慈烺當然假裝不知道她們是誰,淡淡道:

“抬起頭!”

自從朱慈烺監國後,對建奴百戰百勝,把阿濟格和嶽托揚古利等建奴親王和額駙永遠留在關內,皇太極提到明國小皇帝時就無語。

儘管莊妃和哲哲心裡很好奇明國小皇帝到底長成什麼樣子,但懾於大明帝王威嚴,上殿到現在她們都不敢抬眼看一眼如雷貫耳的神武皇帝,擔心皇帝一怒把小福臨淩遲……

聽到大明皇帝讓他們抬頭,哲哲和布木布泰才緩緩抬起頭,但目光並不敢和朱慈烺對視。

“你們是何人?”

莊妃和哲哲想說你不是明知故問嗎?可她們隻能想想而已,嘴上哪裡敢說半個字。

……

她們剛鑽地道逃跑不久,地道門又打開了,兩個小太監手持兩把尖刀快步追殺上來。

開始她們還以為是明軍追上來,當看到追上來隻有兩個小太監時,二人緊張心情才微微放鬆。

明軍她們肯定搞不定,但隻有兩個小太監,莊妃有把握能夠擺平兩個小太監。

莊妃讓哲哲和宮女帶著福臨先走,她停下來攔住兩個小太監,等兩個小太監追到她麵前,莊妃破天荒對兩個小太監微微躬身一個萬福。

“二位公公,哀家乃是莊妃,如果二位能放過哀家和小福臨,哀家絕對不會虧待二位,這是千兩黃金,請你們收下。

小福臨乃是大清唯一希望,希望兩位公公放我們一馬,隻要讓我們母子逃出去,你們兩位就是大清的救星……”

可以說莊妃為了能夠逃出生天,她徹底放下娘娘的身價,低聲下氣哀求兩個小太監,並把一千兩黃金給了他們。

正常情況下,兩個小太監肯定會拿著黃金走人,畢竟他們曾經也是建奴皇宮中一員,肯定不希望建奴絕種。

可這次莊妃卻看錯了人,兩個小太監完全沒有把她的話聽進去。

無論莊妃說什麼,兩個小太監都是一臉冷漠的看著她,他們臉上看不出任何變化,當莊妃把黃金推給他們時,其中一個小太監冷冷說道:

“不要費儘心機拉攏我們,我們並不是宮中太監,而是大明的暗衛,不要妄圖逃走,隨我們一起回去,不然休怪刀下無情……”

話音未落,另外那個暗衛身形一動,瞬間來到宮女身旁,明晃晃的鋼刀已經架在福臨脖子上……

聽到兩個小太監是大明暗衛時,莊妃就知道完了,雖然不懂大明暗衛具體做什麼的,可她卻想到建奴的血滴子……

鋼刀架在福臨脖子上,哲哲和莊妃都放棄了抵抗,再說她們也沒有能力反抗,身邊連個護衛都沒有帶,主要為了方便以後隱居。

彆看建奴不把漢人當做人對待,可為了小福臨的性命,讓她們做什麼都行,連一句抗拒的話都不敢說,隻能乖乖跟著兩個大明暗衛往回走……

暗衛隻為大明神武皇帝朱慈烺服務,平時都不以真麵目示人,更不會輕易露麵,把莊妃她們交給神武軍,兩個暗衛馬上消失無影無蹤……

聽到大明神武皇帝問她們何人,雖然二人心裡在腹誹,嘴裡還是很老實回答。

“稟告皇帝陛下,小女子乃是大清皇後哲哲和莊妃布木布泰,大清已經亡了,小女子不敢奢求活命,希望皇帝陛下能給小福臨一條生路,他沒有做過任何一件對不起大明的事情……”

放福臨一條生路?朱慈烺怎麼可能,福臨可是建奴入駐中原的第一位皇帝,就算現在不斬草除根,福臨也要為他曆史上對漢人做出的傷害負責。

朱慈烺沒有對莊妃和哲哲再說什麼,對嶽洋微微點點頭:

“嶽洋,把他們帶下去,等凱旋之後再做處置!”

“遵旨!”

說個小插曲,浪費大大們幾分錢。

曆史上皇太極死後,多爾袞沒能繼位皇帝,隻好同意擁立大玉兒的兒子福臨為皇帝,自己是攝政王,沒有皇帝實名,卻大權在握。

福臨繼位後,多爾袞繼續征戰沙場,同一年攻占北京,自此建奴遷都北京。

可是多爾袞在感情上,心裡卻一直有一位白月光,白月光也是科爾沁的姑娘,卻不是大玉兒。

當時皇太極為了拉攏蒙古,可謂滿蒙一家親,科爾沁就想親上加親的籠絡多爾袞這個軍事天才,所以在政治為前提的情況下,多爾袞娶了科爾沁部的姑娘。

這位姑娘叫做巴特瑪,有著非凡的身份,她是皇太極皇後哲哲的妹妹,姐妹倆個人屬於同母異父,巴特瑪是大玉兒和海蘭珠的姑姑,雖然年紀小,但是輩分大。

科爾沁為了和皇家結親,將三個女兒分彆嫁給了建奴的三位皇子。

哲哲嫁給了皇太極,後來成了皇後。

巴特瑪嫁給了多爾袞,成為了攝政王妃。

還有達哲嫁給了多爾袞的弟弟多鐸為正妃。

三個姐妹,同時嫁給了三個兄弟。

皇太極稱帝後,冊封了哲哲為皇後,大玉兒為莊妃,海蘭珠為宸妃,同時冊封了巴特瑪為多爾袞的正妃。

真是因為這樣的姻親關係,所以在皇太極駕崩後,多爾袞權衡利弊之後,才無奈會同意擁立莊妃的兒子福臨為皇帝。

按照親戚關係,福臨還要叫巴特瑪一句表姐,同時尊稱哲哲和莊妃為皇太後。

福臨登基後,更像是一個傀儡皇帝,而夾雜在這段關係裡的巴特瑪,在雙方不停的斡旋,最終年紀輕輕早逝。

當然,多爾袞是否和莊妃布木布泰有一腿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