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二憨(2 / 2)

巴克圖很明顯吃了科爾沁不少虧,聽到大明皇帝陛下問到科爾沁部,他立即抹一把眼淚,咬牙切齒用生硬的大明語說道:

“回稟天可汗大皇帝陛下,那科爾沁的牧場非常大,雖然他們的大部分主力在幫建奴作戰。

但科爾沁牧場仍然留守著一萬多騎兵,烏珠穆沁部不少族人都被他們殺死……”

說巴克圖是個二憨子吧,他有時還會突然冒出一句妙語。

突然又把大明皇帝陛下,直接變成天可汗大皇帝陛下。

天可汗,最早是西北各族君長對唐太宗的尊稱。

突厥是活躍於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的統稱。

也是中國西北與北方草原地區繼匈奴、鮮卑、柔然之後又一個重要的遊牧民族。

可汗,是遊牧民族對其首領的稱呼。

因隋朝的分化離間,突厥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他們之間的分界是阿爾泰山。

要說世界曆史上東西跨度最長的帝國,或許古羅馬帝國和突厥汗國不分上下。

唐朝建立後,不久重新統一全國。

突厥統治者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樣,從各個割據者手中勒索財物。

因此趁此時唐朝國力還不十分強大,連年進擾內地,掠奪人口和財富。

所以唐太宗時期,也是唐朝拓邊最猛烈的時期,也是獲勝最大的時期。

貞觀年間,唐朝依次發起了對東突厥和西突厥的征戰。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剛剛即位之時,東突厥伺機入侵,攻至距首都長安僅40裡的涇陽。

此時唐朝政局不穩,唐太宗李世民被迫設疑兵之計。

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6騎在渭水隔河與頡利可汗對話。

又贈予金帛財物,並與之結盟,突厥兵於是退去。

這就是渭水之盟,唐朝對突厥的戰事跌至穀底,此事也堅定了李世民反擊突厥的決心。

渭水之盟之後,太宗進一步加緊備戰。他親自垂範練兵。

漸漸的國力開始強盛,反擊突厥的時機終於成熟了。

於是,貞觀三年冬,李靖的六路大軍,拉開了唐代與突厥30餘年戰爭的序幕。

此後不久,東突厥內部出現分裂。反對頡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落對其變革國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滿,另立薛延陀為可汗。

突利可汗也暗中與唐聯絡,並與頡利可汗決裂。

同時東突厥又遇到大雪氣候,牲畜大多被凍死餓死,突厥勢力漸弱。

而此時的唐朝政局穩定,經濟得以恢複。

貞觀三年,唐太宗派遣李靖、李世績、柴紹、李道宗、衛孝節、薛萬徹等統領的10餘萬兵馬。

在李靖的總節度下,兵分6路進擊突厥,唐滅東突厥之戰開始了.。

貞觀四年正月,李靖出奇製勝,在定襄大敗突厥,頡利逃竄,李靖在白道截擊,降其部眾五萬餘人。

兩將又督兵疾進,大破敵軍,頡利西逃吐穀渾,途中被俘。時值當年三月,東突厥滅亡。

東突厥滅亡,對東突厥的降眾,唐太宗采取了開明的政策。

在不改變原有的部落組織、風俗的情況下,設都督府管轄,仍以突厥貴族為都督、將軍。

一些入朝的突厥首領,唐政府皆給予官職。

對頡利可汗,也歸還家屬,賜給良田美宅。

唐太宗在朝廷裡,大量任用突厥貴族為官。

突厥各部首領凡來到長安的,都拜為將軍、中郎將等官。

他任用少數民族人做官,對其首領優禮相待。

所以當時贏得了少數民族的擁戴,這對北方各族產生了巨大影響,同時也埋下禍根。

他們紛紛入朝,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也就是天下共主的意思。

對巴克圖突然冒出這個天可汗的稱呼,朱慈烺並不感冒。

再說,他現在還沒有統一蒙古,被稱為天可汗名不符實。

朱慈烺臉皮沒有那麼厚,至少這個天可汗,他目前還沒有資格當。

朱慈烺擺擺手道:

“不要叫朕為天可汗,還是以大明皇帝陛下稱呼吧,下麵我們談談正事!”

可巴克圖這個二憨卻不那麼認為,在再次強硬的說道:

“為何不可?皇太極就是蒙古的天可汗,大明皇帝陛下把皇太極給滅了,當然更有資格當天可汗……”

朱慈烺被這個二憨搞的有些哭笑不得,崇禎和下麵眾將都捂嘴偷笑。

他們不是笑神武皇帝不能稱呼為天可汗,而是笑巴克圖好玩。

在明軍和江北百姓心中,神武皇帝就神一般存在,天可汗就是侮辱神武皇帝。

朱慈烺見這個憨子死腦筋,他突然一拍龍書案說道:

“朕不稀罕當天可汗,你如果繼續這樣稱呼,馬上帶著你的部族混蛋……”

朱慈烺這句話差點把二憨魂嚇飛,他千裡迢迢來投降,哪能被一個稱呼搞砸,急忙說道:

“小臣有罪,請大皇帝陛下恕罪,以後再也不敢了……”

朱慈烺這才微笑問道:

“想為你的族人報仇嗎?”

巴克圖點點頭又搖搖頭:

“想是想,可是我們部族騎兵有限,根本打不過科爾沁,冒冒失失去打科爾沁,可能會被他們滅族……”

一毛錢難倒英雄漢,這巴克服實在是耿直,朱慈烺都有些喜歡他了。

“哈哈哈!無妨,你們現在有靠山,還怕什麼?你不是也有嗎?”

巴克圖頓時一愣:

“大皇帝陛下,我們哪有靠山?”

不等朱慈烺提醒,他突然想到什麼,急忙再次磕頭:

“小臣多謝大皇帝陛下收留,烏珠穆沁部以後就是您最忠實的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