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重建(2 / 2)

“已經休整三天了,接下來明軍又要開始新的征程,殲滅那些跟著建奴危害大明的蒙古部族。

這次出征草原,朕準備全部用騎兵,為了儘快擊潰蒙古各部族,除護國軍騎兵外,還要抽調在場總兵麾下騎兵。

你們今日下去後,統計一下戰馬數量,朕下要知道滅掉建奴後,大明軍隊獲得多少匹戰馬,這些戰馬絕大部分都會被騎兵征用。”

你們不用擔心光複遼東的獎賞,騎兵去草原滅韃子,步兵返回關內,到時朝廷會把對你們的獎賞發下去。

無論朕在不在京師,你們該拿賞錢一文不會少,該升官的依舊會升官,這次傷亡將士撫恤金翻倍。

而在光複遼東中戰死的將士們,如馬科和祖大壽等,朕會傳旨加封他們爵位,朕不會忘記每一個為大明而戰的英雄……”

朱慈烺在朝堂上把對蒙古作戰的計劃說一遍……

朱慈烺剛說完,曹變蛟就上前施禮:

“陛下,遼東之戰,建奴不堪一擊,虎豹騎根本沒有打過癮,臣堅決支持陛下……”

曹變蛟之後,黃德功孫應元等護國軍統領紛紛上前表態,他們都沒有打過癮,建奴實在弱爆了,能一舉擊潰蒙古部族當然最好不過了。

賀人龍楊國柱等總兵也舉雙手支持,他們都認為此時是一舉擊潰蒙古人的最好時機。

至於江南那些人,就讓流寇去折騰,他們不是想阻止護國軍南下嗎?那就成全他們……

當然也有官員不讚成此時攻打蒙古,幾個文官認為應該先解決掉江南流寇,讓大明百姓休養幾年再對蒙古動武。

他們心裡雖然有不同意見,看到神武皇帝和眾將都躍躍欲試,看樣子已經決定,他們很識趣,並未提出反對。

退朝後,各軍回去統計戰馬數量,朱慈烺留下盧象升和孫傳庭商量遼東治理問題。

“二位愛卿,你們認為遼東應該如何治理?都說說心裡想法,這次打完蒙古直接返回京師,走之前必須解決遼東戰後問題。”

孫傳庭拱手說道:

“上次陛下已經提過,遼東移民問題,臣認為此事勢在必行,不然到冬天,遼東大量土地全部都要荒廢。”

盧象升聞言點點頭道:

“遼東人口是個問題,在沒有解決移民之前,臣以為可以把駐軍利用起來,今年冬小麥必須種上。”

盧象升的建議,讓朱慈烺想起後世的建設兵團,在移民問題沒有解決解決之前,把駐軍利用起來是一個好主意。

因為此時遼東絕對安全,他們根本沒有仗可打,除了訓練外,將士們沒有任何事情可做。

經過一個上午商量之後,朱慈烺決定正式任命原遼東巡撫邱明仰為東三省巡撫,在大軍離開後,立即把建奴皇宮改建成巡撫衙門。

蔡懋德為遼寧省布政使,調楊文嶽為吉林省布政使,調陳琦瑜為黑龍江省布政使。

朱慈烺傳旨,命令山東巡撫洪承疇全力配合他們,從山東各地移民,儘快恢複遼東建設和生產。

這幾人曆史上都為大明而亡,特彆是陳琦瑜最為有名。

不過在朱慈烺監國後並未重用他們,這次朱慈烺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能的機會。

陳琦瑜

崇禎五年,任右僉都禦史巡撫延綏,鎮壓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甚力,名噪關陝。

七年,擢為總督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軍務,進馳均州,調集諸將圍擊各路起義軍。

李自成農民軍被迫退入興安,困於車箱峽,因明軍包圍嚴密,於是詐降,傳檄所過郡邑。

被圍義軍既出棧道,連破寶雞、鳳翔、麟遊,州縣告急。

各省巡撫、朝廷言官交章彈劾,被罷職流戍。後釋放歸鄉。

清朝順治五年正月27日,遭宣大總督申朝紀舉報,以不遵剃發令為由,遭到殺害。

蔡懋德

字維立,一字公虞,號雲怡,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人。

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曆官杭州推官、祠祭員外郎、江西提學副使,後遷右僉都禦史,巡撫山西,李自成破太原,自縊而絕,諡忠襄。

楊文嶽

崇禎十五年,李自成羅汝才兩支農民軍聯合在河南郟縣一帶擊敗了陝西三邊總督孫傳庭後,就想一鼓作氣進攻陝西。

但是考慮到河南還有一支明王朝的生力軍,保定總督楊文嶽部駐守在汝寧府,恐其在背後偷襲,就想先解決這個後顧之憂。

十一月十三日,李自成與前來投奔自己的革左五營一起,分道由上蔡、舞陽向汝寧府城浩浩蕩蕩奔去。

其實,早在農民軍來到的前幾天,楊文嶽就得到了李自成軍進軍汝寧的情報,明知自己手下這兩萬明軍不是農民軍的對手,但他仍決定固守。

他不能丟掉對明王朝的忠心而棄城逃命,何況這裡還有崇王,崇禎帝令其在此護衛,棄之不顧,縱然逃走撿回一條命,最後也難免會被朝廷治罪誅殺;

而後,楊文嶽分配了作戰任務,要求大家連夜加固城防。

城中的知府、縣令等官吏,以及縉紳等也分配給防守任務,發動所有人來守城,指望保住這座明王朝在河南剩下的唯一府城。

楊文嶽剛要去行動,他派出去偵探敵情的都司康世德,眼瞅著李自成軍來勢洶洶無法抵抗,為保命,他回城拉起隊伍出城投降了。

此事楊文嶽還沒來得及處置,一個更令他怒發衝冠的消息傳來,崇王朱由樻擔心為農民軍所擒,最後不得好死,決定派人去聯絡李自成洽談投降事宜,爭取寬大處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楊文嶽立刻前去勸阻崇王,並當眾拔劍擊柱,發誓道:“有誰再敢說投降,本官必親斬其首!”說完,頭也不回地拂袖而去。

崇王見此,嚇得渾身顫抖,與王妃、世子等抱頭痛哭起來。

李自成正欲收羅天下人才,破城後讓謀士牛金星等人對楊文嶽百般勸降。

但是,楊文嶽卻鐵了心要為那即將滅亡的明王朝殉葬,不為所動,導致農民軍勸降失敗。

不僅如此,楊文嶽還破口大罵,詛咒農民軍,李自成被徹底激怒,遂決定處死楊文嶽,孔貞會等人見此,投降了農民軍。

李自成命人將楊文嶽押到汝寧府城南的三裡鋪,用大炮炮口正對著楊文嶽開炮,明朝的這位封疆大吏被炮彈擊中,頃刻間粉身碎骨、灰飛煙滅。

李自成認為楊文嶽死忠明王朝,儘到了臣節,於是將其以禮斂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