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流寇和藩王(2 / 2)

他想以血緣關係作紐帶,派自己的兒子們去鎮守全國各地,指望這些得到分封的藩王在危難時刻拱衛京師安危。

但精明果斷的朱元璋,做夢也沒想到,他奠基的這個封藩製度,卻幾乎成為大明朝提前走向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臨死留下遺囑,讓其長孫朱允炆接班成為建文帝,

朱允炆上位伊始,就聽從謀臣建議,為鞏固皇權而大力削藩。

結果削藩不順,惹得其四叔燕王朱棣接竿造反,發動了所謂“靖難之役”,建文帝也因此丟了皇帝寶座。

朱棣當上皇帝後,先是為了穩定局勢而安撫各地藩王,隨後竟下旨削去了所有藩王的兵權,讓他的藩王兄弟們變成老老實實享受富貴的“地主”。

他用意很明顯:藩王可以有錢,不能有兵有勢,想要學他那樣造反“靖難”,絕不可以。

明代的藩王分兩個係列,朱元璋分封的兒子們算一個係列,朱棣及其後代皇帝分封的是另一個係列。

但總的來說都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子孫後代。

朱元璋一共分封了25位藩王,其餘都是朱棣及其他的後代皇帝分封的藩王。

除去絕嗣、撤藩和被迎入宮中為帝的,大明王朝曆代皇帝共冊封藩王68位,追封20位。

這其中有5位承繼大統,即燕王朱棣、郕王朱祁鈺、沂王朱見深、裕王朱載垕、信王朱由檢。

被追尊為皇帝的1位是興王朱佑杬,因惹事非被廢掉或無子而除封的計有29位。

截止至崇禎十七年,共有33位藩王。

朱元璋設立藩王製度的初衷,是想讓藩王們拱衛邊疆和京都。

朱棣從侄子手中奪位後,為防止彆人效仿他,完全將藩王兵權剝奪,不再用他們拱衛京都。

雖然藩王沒有了兵權,但“世受皇恩”的優寵國策始終都在,朝廷一直用俸祿養著他們。

“明朝諸藩,列爵不臨民,食祿不治事,宗室不能參與政治,也不能參與士農工商四民之業,但每年都能得到大量的俸祿。”

這幫藩王爺太們被限製自由,未經皇帝允許不能擅離藩地,於是便瘋狂繁衍人口,大肆兼並土地,就地斂財致富。

明王朝曆經二百多年傳承,後期的王爺貴族達到數萬人,而朱家有血緣的後代則繁衍到二十萬左右。

到了明朝末年,這些以藩王為首的宗室,已經成了國家巨大的財政包袱。

萬曆初年,全國財政支出為1850餘萬兩白銀,而其中宗藩俸祿開支就高達550多萬兩,比例接近百分之三十。

另一方麵,這些皇族宗室不但吃國家俸祿,而且還享有不納稅特權,因此都大肆吞並土地,致使國家收入銳減。

此時,藩王們已經成了啃食王朝大廈的大嘴蛀蟲,他們坐吃國家,毀掉基礎,讓朱元璋預想的千秋大業,尚不足三百年就蹦出了“截止符”。

其實到明末崇禎朝時,藩王們的俸祿早就停了,崇禎國庫都能餓死老鼠,哪裡還有銀子給藩王。

儘管如此,藩王們依靠自家田地和商鋪等,依然活的很瀟灑,隻是苦了一些封地偏遠的宗親,由於他們不能經商入軍做官等等,很多宗親被餓死……

朝廷的腐敗、藩王們的貪婪剝削,促燃了明末的農民起義的烈火,起義軍刀鋒所指,自然是蛻變為剝削階級的朱家皇族。

處於明末亂世的一些宗室,也是左右為難。

他們一不能養兵掌握軍隊,二不能隨意離開藩地,隻能坐以待斃。還有的是坐看朝廷笑話,不願出一點財力支援軍隊鎮壓民變。

崇禎五年,在河南南陽府襲封唐王的朱聿鍵,看到農民大起義陸續爆發後,向朝廷要求借兵3000前去參與鎮壓,崇禎帝怕其他藩王趁機叛亂而予拒絕。

朱聿鍵一時興起,便自行在南陽招兵數千,親自尋找農民軍作戰,結果被打得大敗。

朝廷因他違反祖製國法而降罪,把他廢為庶人,囚居於鳳陽老家。

明末宗室中著名的福王和蜀王,在藩王中是數一數二的富貴。

但當得知朝中有人要求他們把錢拿出來犒賞軍隊來抵禦農民軍時,這兩位王爺立即變成了“鐵公雞”,乾脆一毛不拔。

雖然對付朝廷和地方官吏可以“耍賴”、“使橫”。但在李自成和張獻忠的義軍麵前,藩王們就一文不值了,都落得人財兩空。

封地西安府的末代秦王名叫朱存樞,李自成攻破西安後,朱存樞當了俘虜並被處死。

封地太原府的名為晉王,李自成攻陷山西後,末代晉王朱求桂也是被俘虜後處死。

封地開封府的為周王還行。在崇禎十四年冬,李自成率兵圍攻開封時,朱恭枵貼出告示,宣稱“殺賊一人者,賞黃金50兩”。

這一招起了作用,使得李自成久攻開封不克,隻好暫時撤兵。

轉年四月,李自成發兵再圍開封,決河水灌城,淹死數萬人,城終被攻破。

而朱恭枵及其家眷幸運被明軍救出,但不久憂憤死去,其孫南走,也死於廣州。

朱恭枵是藩王中比較有血性的一位,屬於間接死於李自成之手。

封地在大同府的代王,其始封祖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桂。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兵馬攻入大同,末代代王朱傳?以及他的全宗都被誅殺。

肅王,封地在蘭州府,始封的祖輩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楧。崇禎十六年冬,李自成兵馬進攻蘭州府,末代肅王朱識鋐毫無防範。

他走投無路之下,他選擇屈膝投降,但李自成毫不憐憫,下令將朱識鋐及全宗室全部誅殺。

封地在甘肅平涼府的韓王,始封祖先是朱元璋兒子朱鬆。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攻陷平涼,末代韓王朱亶塉王府上下儘被屠滅。

分封在彰德府的趙王,祖輩是明成祖朱棣的兒子朱高燧。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克彰德,末代趙王朱常?被俘虜後斬殺。

崇王封地在汝寧府,這一支係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後代。崇禎十五年,李自成攻下汝寧,俘虜末代崇王朱由樻,封他做襄陽伯。因朱由樻不從命而被殺死。

沈王朱迥洪,封地在潞州府。潞州被李自成攻破後,沈王府即被屠滅。年紀尚小的朱迥洪被擄走,從此下落不明,恐是凶多吉少。

慶王朱倬紘的藩地在寧夏,李自成起義軍席卷寧夏時,銀川府被攻破,朱倬紘被殺死。

有關明末福王朱常洵的結局下場流傳很廣。

福王朱常洵封地在洛陽,他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兒子。

據傳明神宗很喜歡此子,當時還打算把他被立為太子。隻因群臣反對才作罷。

明末之際,朱常洵作為崇禎帝的叔叔,曾顯貴一時。

這位從小嬌生慣養的朱常洵,坐在福王位上,終日陶醉酒席,對明末農民戰爭的威脅毫不在意。

當時洛陽守城軍民怒言:

“洛陽王府富於皇宮,神宗耗天下之財以肥福王,卻讓我們空肚子去打仗,命死賊手,何其不公!”

這期間,有人勸朱常洵開府庫賑濟饑民,但視財如命的他,根本不理睬。

崇禎十四年,李自成攻克洛陽府。福王朱常洵慌忙與女眷躲入郊外迎恩寺避難,但很快就被義軍尋跡抓到。

朱常洵實際是酒囊飯袋、軟蛋一個。他見了李自成立刻跪地叩頭求饒。

傳說李自成看著這個哭喊饒命的肥王爺,冷笑一聲,令手下把他綁起來,脫光衣服裡外洗淨。

然後弄來幾頭梅花鹿宰殺,與福王一同彙在一口大鍋裡共煮,名為“福祿宴”,供將士們享用。

當然,這個隻是傳說,是否真實,也許隻有李自成他們那幫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