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沈雲英(2 / 2)

說話間,酒樓下傳來一陣人喊馬嘶,顯然有大隊人馬到來。

坤興公主她們隻是淡淡看著順天府尹,可沈雲銀卻急了,他再次對李國柱拱手道:

“大人,都是草民一人之錯,請大人不要傷及無辜……”

可這個新任順天府尹根本不理睬他,今日一定要把酒樓中鬨事的人全部抓走,特彆是那個美女掌櫃。

這時一個千總模樣的軍官,率領一隊官兵進入酒樓,急忙對李國柱躬身說道:

“大人,酒樓已經被團團包圍,卑職奉命前來擒賊!”

李國柱得意的點點頭:

“全部帶走審問,裡麵肯定有不少人是白蓮教逆賊!”

千總得令,對麾下一揮手:

“來人,全部抓起來……”

李雲見這些人不由分說就要抓人,急忙對一旁幾個廠衛點點頭,那幾人立即掏出錦衣衛腰牌高聲叫道:

“誰敢,我們乃是便衣錦衣衛,都退下……”

李國柱等人都是一愣,連那個千總也不敢動手了,現在錦衣衛如日中天,誰敢主動招惹。

見李大人和千總都不敢動手,書生中有人大聲說道:

“不可能,都是假冒的,如果是錦衣衛,他們早就動手了,不會等到現在才亮出身份,千萬不要放走他們……”

聽到沈至緒和沈雲英的名字出現後,朱慈烺迅速和係統交流,得知沈至緒根本沒有兒子,隻有一個女兒叫沈雲英,乃是一個女英雄。

眼前少年讓坤興公主她們去找沈至緒,他又叫沈雲銀,肯定是沈雲英的化名。

沈雲英原籍浙江蕭山。

她的父親沈至緒在北京做官把她帶在身邊,因此是在北方長大的。

由於父親是武將,沈雲英從小就喜歡騎馬射箭,她不但練就了一身好武藝,而且文武雙全,喜愛讀書,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沈雲英雖然滿腹經綸,武藝高強,但她是女流之輩,又是漢族,又不想造反,本來是無法如前麵所述的那幾位女將一樣青史留名的。

但是沈雲英生活的年代是中國曆史上最動蕩的年代之一,因此就有了脫穎而出的機遇。

崇禎十六年時,全國已經陷於混亂,外有建奴的不斷入塞掠奪,內有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各路起義軍。

崇禎唯一的應對方法就是不斷責令各地圍剿,可是這時戰略形勢已經逆轉,麵對起義軍的強大攻勢,各地的明軍隻能自保而已。

就這亂世中,沈雲英的父親沈至緒被派到湖廣省道州任守備,當時張獻忠已經奪取了湖北的大部,正向湖南進軍。

此時明朝的各地守軍碰上起義軍,往往一觸即潰。

崇禎十四年,張獻忠率軍攻克重鎮襄陽時隻用了一千人馬,幾乎兵不血刃。

道州並非什麼戰略要地,張獻忠的主力集中在荊州方向,所以隻派了一支偏師進攻。

沈至緒率軍迎敵,在麻灘驛與大西軍遭遇,沈至緒倒是很會打仗,一戰將大西軍擊潰,陣斬敵軍的首領。

但是沈至緒在追擊敵軍時負傷墜馬,遂被殺,屍體也被敵軍奪去。

沈雲英正在城中留守,聽到噩耗,立刻束胸把頭發紮成男式披掛上陣,(以免被敵人發現自己是女子,萬一失手,不至於遭到侮辱。)

她隻率十幾騎直闖敵人的營寨,連殺三十幾人,奪回父親的屍體,比吳三桂救父還要牛逼。

回到城中,她登上高處召集軍民:

“父親守城而死,雖然我是個小女子,我也要決一死戰完成父親的遺誌,希望大家一起保衛家鄉。”

大家深受感動,眾誌成城同心協力,很快擊退了大西軍,取得了勝利。

巡撫將這件事上報朝廷,崇禎皇帝下旨追封沈至緒為昭武將軍,沈雲英則被封為遊擊將軍,帶領她父親的舊部,繼續守衛道州。

禍不單行,就在沈至緒戰死後的不久,荊州被張獻忠攻克,她雖然是女中豪傑,但是畢竟隻有十九歲而已,人馬數量又遠不及張獻忠。

沈雲英悲痛欲絕之下,那裡還有心思管朝廷封了她什麼官,於是提出辭呈。

在這一點上,沈雲英與我們前麵提到的任何女將都不同,換了任何一名其他女將,在父親被敵人殺死的情況下,首先想到的恐怕是如何領兵複仇。

但是沈雲英是個熟讀《春秋》的女人,她首先想到的守三年之喪。

接到辭呈,崇禎皇帝倒也不為己甚,下詔讓沈雲英扶柩還鄉,於是沈雲英就脫下戎裝,回蕭山去了。

我們不知道沈雲英在守滿三年之喪後,是否有重回戰場,為國效力的計劃。

即使她有,也沒有機會實現了,第二年北京城就被李自成攻克,崇禎上吊,接著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天下遂落入建奴之手。

當聽到清軍渡過錢塘江,消滅南明政權的消息時,沈雲英投水自殺殉國。

明朝是個理學盛行的時代,可是到了明朝滅亡時,那些精通理學,滿口仁義道德的士大夫們卻紛紛投降。

反而是如沈雲英這樣的女子更有殉國的勇氣,不過,沈雲英這次並沒有死成。

她的母親力救之乃免,估計其死意甚絕,投了不止一次水,最後用母親還需要她奉養之類的說詞,才讓她打消死念。

既然死不了,就要想辦法活下去,可是沈至緒並非貪官,死後也沒有留下任何遺產。

沈雲英的家窮困到了極點,幸虧沈雲英除了武藝高強還是精通《春秋胡氏傳》飽學才女。

於是她在宗族祠堂邊上開起了私塾,教育族人的子女,族人都把子女送來拜她為師,以一個年輕女子而戰將而塾師,沈雲英也算是空前絕後了。

在當了十幾年老師後,沈雲英去世了,她去世的情形是很值得研究一番的。

史書上的記載是“順治十七年秋,沐浴臥而卒,年三十七。”

也就是說她是在洗澡的時候暴卒的,洗個澡能夠洗出人命來,實在有點駭人聽聞。

後世曾經看到過由於室內溫度過高,而在澡堂裡昏倒的報道,不過這種情形要麼發生在有大浴池的公共浴室,要麼發生在高溫的蒸汽浴室。

不過在沈雲英生活的年代,她的村子是不會有這些設施的,她要沐浴無非是在自己家中的老式浴桶裡泡一泡而已。

三十七歲,雖然已經不是青春少女,但是作為有武功的女子,中風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其死於非命的可能性很大。

沈雲英歸根到底是一員武將,未必沒有仇家,她以前在戰場上殺了那麼多人的親屬都有可能來找她報仇。

另一種更大的可能性則是為清廷所暗殺,沈雲英一直忠於明朝,教授學生的過程中未必沒有反對清廷的言論,可能暗中還有反清複明的行動。

她在當地的名聲很大,武功又高強,建奴又抓不住她的把柄,公然殺了她的話恐怕會引起更大反抗。

她洗澡時浸在浴桶裡,再有天大的武功也難以發揮,這種情況下行刺成功的機會當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