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霍霍孔家(2 / 2)

南方士紳豪強現在希望護國軍南下平亂,但不希望神武皇帝南巡,他們擔心神武皇帝在南方大開殺戒,說不定會讓神武皇帝意外落水……

……

朱慈烺計劃裡,土地改革之後,大明開放海禁和收商稅,科舉改革,教育改革,緊隨其後。

收回所有失地,推翻大部分現有體製,推進一係列改革,這是朱慈烺中興大明的前提。

朱慈烺心裡清楚,肯定又會遭到眾多反對。

讓他們覺得,自己和那些賤民成為了一樣的種群,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

儘管朱慈烺的這些改革,完全在挽救大廈將傾的明王朝。

但兩百年來已經被慣壞了的這群既得利益者們,他們絕對無法接受。

朱慈烺不是崇禎,他絕對是一言九鼎,不接受也得接受。

士紳們坐享其成的好日子到頭了,也該讓這些人為這個國家付出這代價了。

山東土地改革,孔家這個巨型標靶果然被人毫不猶豫的給推了出來。

朱慈烺認為,讀書人口中所謂的至聖先師,也並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一切要看錦衣衛在這次的行動中能收獲多少了。

隻要是證據足夠,萬古明燈也可以被棄若敝履。

派錦衣衛去,朱慈烺知道江南士紳集團牽扯其中。

但並不清楚到底是誰、有多少人會被牽連進去。

對此一無所知的孔家人,並不知道,神武皇帝輕輕鬆鬆的訂下了事關孔府興衰的策略。

曲阜縣衙二堂內,一身商賈裝扮的錦衣衛李元芳,以知縣故交的身份來到曲阜,與剛上任的知縣張家玉商議如何霍霍孔家之事。

……

第二天張家玉換上青衣小帽,帶著仆從或是街市閒逛,或是出城去往鄉間,與種地的農夫閒談,或者是帶上食物帳篷登高望遠,儼然一副不理俗事的模樣。

他的這番舉動被有心人看在眼中,最後得出了一個一致的結論:

“新來縣尊看來是讀書讀壞了腦子,放著孔家這顆遮天大樹不抱,硬是跟遠在天邊的朝廷站在一處,結果現在看到奪權無望,乾脆破罐子破摔了。”

看這情形,這位是準備熬到任期後拍屁股走人,對於是否大權在握已經無欲無求了。

照此下去,吏部的考評肯定是拙劣,將來的前程也是堪憂,千辛萬苦中試後弄到如此結局,實在是令人慨歎不已。

可張家玉確信,不管出於什麼目的,皇帝肯定會對孔家下手,之所以現在沒有動手,最大可能就是欠缺理由和時機罷了。

不過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對付這個屹立了一千多年的豪門大戶,唯有動用廠衛這種帶有毀滅性力量的機構才能完成。

自己需要的是立功,能讓皇帝高看一眼,至於和誰合作,並不重要。

他心裡早就清楚,彆看孔家高高在上,千百年來就連曆朝皇帝也不敢或者不能撼動它,並且也幾乎沒有帝王想去動它,但今上的作為卻和曆朝曆代的君王截然不同。

張家玉知道,孔家不過是曆朝曆代帝王利用的工具和傀儡而已,他們需要孔家這尊神像的存在,然後會在背後通過孔家向世人傳遞自己的意誌,以此來達到統治人心、江山永固的目的。

不過,神武皇帝像是要打破這個慣例,但不知道想用何種方式來取代孔家的影響。

不管了,隻要能達成最初讀書時的目標:位列朝堂,大權在握,安黎庶、掃不平,那便一定要站在能夠幫助自己完成心願的那一方。

想要迫其就範,不必太過繁瑣,單刀直入最為省力,其效亦為最佳!

就在張家玉和李元芳密會數日之後,做足了充分準備的李元芳帶著一隊校尉,穿過寬敞街道上數道莊嚴肅穆的牌坊來到了孔府門前。

街上的商賈行人都用詫異的目光打量著這群不速之客,很多人已經開始對著錦衣校尉們指指點點,或是小聲表達著不滿,或是直接出聲開罵。

千百年來,曲阜人都以孔府為榮,曆朝曆代以來,不管多大的官來到孔府所在的街道上,那是文官下轎、武將下馬,以此來表達對至聖先師的尊敬之意。

但是,今天這夥人顯然是壞了這個由來已久的慣例。因為李元芳自始至便端坐馬上,清脆的馬蹄聲一下一下敲擊著鋪著石板的街道,如同敲在了曲阜人驕傲的心坎上。

“止步!下馬!”

“本人為衍聖公府外事管家孔興傑!爾乃何人,竟然如此猖狂!此乃禦賜衍聖公府!無論何人皆要下馬步行!

此般規矩已愈千載!是為天下人具要遵循之定!若是有人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那就莫怪我等衛道者不客氣!”

不等李元芳一行越過孔府一側最後一道牌坊,已經得到消息的孔府外府管事孔興傑麵色陰沉的攔住了李元芳一行。

數十名身材孔武有力的仆從手持棍棒成扇麵狀分散開來,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動手驅趕的樣子。

身為孔府外事管家孔行傑是孔家嫡係子弟,與意圖承繼爵位的孔興燮同父同母,本身也有舉人功名,手握孔家與外界打交道的大權,在孔府屬於少數地位尊崇的存在,孔府與外界的交通聯絡,大多都要由他之手完成。

在他執掌孔府外交大權的近十年間,也曾親自與無數的文人墨客、達官貴人打過交道,迎來送往間也是極受他人的尊敬,雖說並無官職在身,但他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士林中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

當然了,這是他自己這樣認為的,具體彆人心裡的真實想法就無從論證了。

在孔興傑的認知當中,在大明這塊土地上,還沒有任何人敢對孔府有不敬之意,就算那些曾經肆虐北地的流賊,聽到孔府的名頭也得乖乖避到一旁。

正是有了孔府這塊金字招牌,流賊才沒敢霍霍山東,這是孔家人的共同認知。

沒想到的是,今天竟然有人敢堂而皇之地一路騎馬來到孔府門前,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就算你是天家親軍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