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另尋出路(1 / 2)

李定國是明末最傑出的民族英雄,也是主要抗清將領之一。

作為農民義軍領袖,他在民族危難之際,毅然捐棄前嫌,與南明朝廷合作,並且矢誌不渝。

麵對同一陣營中孫可望的多方挑釁,他顧全大局,多方避讓。

他曾經,兩蹶名王,天下震動,令建奴一度準備放棄西南七省,若非叛徒泄密,更幾已令吳三桂全軍覆滅。

李定國的一生應該充分予以肯定,封建史籍的作者一般也給以讚許之詞,但他們所讚許的是李定國後半生的‘改邪歸正’。

實際上李定國是抗擊滿洲貴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統治的傑出統帥。

如果不以成敗論英雄,在明清之際各方麵的人物當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顆巨星,其他任何人都無從望其項背。

……

高文采走後,大堂上立即議論紛紛,李定國一句話不說,他在聽麾下意見。

如果大多數首領都拒絕歸順朝廷,即便李定國有意歸順,他也對此無能為力。

他不會為了個人榮華富貴,而扔下絕大多數出生入死的兄弟去投靠朝廷,畢竟現在建奴沒有入關。

如果大多數人都同意歸順,隻有個彆首領拒絕投靠朝廷,李定國會遵從多數人的意見,勸說少數人一起歸順。

“咱不同意歸順朝廷,小皇帝殺伐果斷,誰能保證他不會秋後算賬。”

“對,俺也不同意投降朝廷,畢竟當初攻破鳳陽燒毀了皇帝祖墳,如果彆人掘了你們家祖墳,你們會忍氣吞聲嗎?”

“不能投降,俺們殺了那麼多官員和士紳地主,朝廷那幫隻會內鬥的文人不敢動小皇帝,他們肯定會為難俺們這些小人物,隻要他們想懲罰俺們,隨便都能找到理由,俺擔心到時把俺們一鍋端了……”

“不投降又能如何,小皇帝把建奴和韃子都滅了,李自成二三十萬大軍,最後照樣被滅掉,剩下一萬多人也隻能投降,你們認為咱們能擋住護國軍?”

“少將軍又不想做皇帝,明知道打不過明軍,咱們沒有必要和明軍死拚,乾脆出海找個島嶼自力更生終老得了……”

……

……

李定國聽了半天,居然沒有聽到有人建議投降,幾乎一邊倒拒絕歸順朝廷。

其實李定國和大多數人想法不同,他們最初造反的目的就是為了吃飽飯,現在大明皇帝已經做的很好了。

為了讓百姓吃飽飯,他甘願和天下士紳地主作對,強行推進土地改革,給百姓分田地,曆史罕見!

對於一個平民來說,想要在朝廷謀個一官半職何其困難,他們現在隻要投降,至少能混個六品武官。

按照高文采的說法,他李定國會加封為副將,這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現在建奴已經滅亡,韃子平定,各地義軍紛紛被鎮壓,大明已經一片祥和,他們投降朝廷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麾下首領都不願意歸順,李定國對此毫無辦法,他不可能強製命令麾下投降吧,到時肯定會大分裂。

搞不好,小皇帝還會讓投降的他們,去剿滅昔日麾下兄弟,這是李定國最不願麵對的問題。

既然都不願意投降,在護國軍南下後又沒有能力自保,放在他們眼前隻有一條路,那就是出海尋找一塊土地避難。

剛才有個兄弟說的很有道理,找一個無人小島自力更生,離開大明領土,護國軍總不會繼續追殺他們吧!

“安靜!”

李定國權衡半天,終於下定決心,他敲敲桌子示意大夥安靜。

聽到少將軍要說話,大堂瞬間安靜下來,大夥都把目光聚焦在李定國身上,他們很期待少將軍的決定。

李定國站起身,目光在眾首領臉上一一掃過,片刻後說道:

“兄弟們,以現在咱們的軍事實力,肯定無法和護國軍抗衡,隻要神武皇帝想剿滅咱們,大明雖然廣闊,絕對沒有咱們的容身之地。

咱們當初造反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能吃飽飯不再受地主的氣,既然義父讓我做你們的首領,我李定國肯定不能辜負義父的期望。

大夥都不願意投降,又無法和護國軍抗衡,咱們必須要有條退路,總不能整天帶著大夥鑽山溝逃避官兵追殺。

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想必大夥都不願繼續,現在咱們基本上都有家庭,誰也不願意妻兒老小跟著受苦。

現在我們投票表決,少數服從多數,你們認為如何?同意投降的寫一,不同意投降的寫二,現在開始……”

李定國說罷,立即讓人拿來筆墨紙硯,讓在座的首領投票表決,最後看看到底有多少人願意歸順朝廷。

他本來想讓麾下舉手表決,可想想又放棄這種做法,因為這種做法會影響大夥團結,舉手表示歸順朝廷的兄弟,必然會遭到另外一方的孤立和嘲諷。

投票最安全,每個人都可以表達真實想法,其他人也不會知道結果,雖然大夥基本上都是文盲,可一二還是會寫的。

在場的諸位都是各自隊伍的首領,他們能代表麾下決定,隻要他們願意,其麾下士兵肯定不會反對。

眾人沒有猶豫,立即開始背身寫數字,寫好之後揉成一團,然後放在一個臉盆裡……

半柱香時間,眾人先後把自己寫好的紙條揉成團放進臉盆之中,李定國端起臉盆來回搖晃幾下,打亂順序。

隨後他把劉文秀和艾能奇白文選三人叫過來,讓他們幫忙一起打開紙條,李定國親自計數。

大堂裡一共二十五人,最終結果是拒絕投降的十五票,同意投降的十票,結果出人意料,投降和拒絕投降的人數很接近。

剛才議論紛紛時,很難聽到有投降的聲音出現,現在結果顯示小半數人不想繼續和朝廷作對。

這個結果讓那些堅決拒絕投降的人很惱火,原來投降派竟然這麼多,都是口是心非啊!

不過李定國卻感覺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一年多的安穩生活,已經讓部分人喪失鬥誌。

其中有他們已經組建家庭,想安穩生活的原因,也有大明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他們認為不適合繼續造反的原因。

當然,那些拒絕歸順朝廷的首領,基本上在軍中地位較高,像艾能奇和劉文秀白文選等。

他們現在地位很高,在控製區和軍中很有權威,除了李定國外,他們基本上說一不二。

一旦投降朝廷,管他們的人太多,他們會失去自由,哪有現在爽。

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李定國隻能說他們很短視,一旦神武皇帝想剿滅他們,這些人絕對是死路一條。

失去部分自由和好好活著完全是兩碼事,因為拒絕極有可能意味著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