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新型戰艦(2 / 2)

同時期,1650年左右,歐洲列強隻有英國擁有三層甲板的一級戰列艦,例如“海洋霸主”號與“皇家親王”號等。

但其船體尺度及排水量並不比大明現在戰艦大多少,由於三層甲板船體重心升高,在航行穩定性及操控靈活性上同大明戰艦還有一定差距。

在小火炮的布置上,大明戰艦采取了複式艉樓布置,在最下層甲板的重炮布置上,大明戰艦單側擁有14個射擊孔,比英國同等戰艦上的12射擊孔還要多一些。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大明戰艦上不需要裝備太多重型紅衣大炮,更不需要三層甲板的戰艦,因為現在大明已經開始生產開花彈。

相比西方戰艦上裝備的笨重的火炮,大明戰艦上的開花彈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唯一短板就是這些軍艦都未參加過實戰,前兩月才剛剛試水。

這也是大明在鄭和下西洋之後,剛開始建設真正的海軍,而西方大航海早就已經開始。

十六世紀,大體範圍等同於今日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地的區域,仍被泛稱為“低地”國家。

指許多公爵封地、主教領地、郡、縣等等構成的,大部分都在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家族的統一治理之下。

1556年,帝國皇帝查理五世退位,他將奧地利等以及哈布斯堡王朝正統分給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將西班牙北方省分給他的兒子——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二世。

這些低地的北方省,其實就是受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海外領地。

因西班牙國王的中央集權政策、高稅收、宗教教派迫害等原因,以北方省為代表的“低地”地區爆發了反抗西班牙統治的戰爭。

1579年,北方省中的七省成立了烏得勒支聯盟,這被認為是現代荷蘭的雛形。

1588年,“七省”進一步宣布成立“荷蘭聯省共和國,直到1648年,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四世簽訂了《明斯特條約》,才算正式承認低地尼德蘭七省聯合共和國的獨立。

《明斯特條約》隻不過是一種形式、一個曆史的時間印記。早在十六世紀末期,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全球商業霸權就已經牢固地建立起來了。

1602年便已經正式成立的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此時已經擁有從加勒比海到遠東的約多個分支機構。

資料顯示,荷蘭貿易額占到彼時全世界貿易總額的幾乎一半,遊弋在世界五大洋之上的約2萬艘商船。

其中懸掛著聯省共和國三色旗的也幾乎占了一半,比英,法,德諸國船隻的總數還多。

荷蘭人以“海上馬車夫”的名號,經營著在全球的商業帝國,彈丸之地的國運和命脈,也愈發地依賴於海上貿易。

在爭取獨立的過程中,擁有著七省這七顆“龍珠”的“海上馬車夫”,許下的心願就是:

“讓掛著荷蘭聯省共和國三色旗的商船,出現在地球上的每一個港口。”

十七世紀荷蘭聯省共和國最耀眼的風帆戰艦——七省號橫空出世。

因為以貿易、金融、海運立國、並一度傲視歐洲群雄的彈丸“小國”荷蘭,離不開一支強大的海上艦隊,“七省號”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艘以聯邦“七省”命名的戰艦,以當時的眼光與標準來說,是一艘融合了那個時代各種先進技術裝備的一級戰列艦。

在“七省號”出生之前的近一個世紀裡,同為新教國家的英國人與荷蘭人“並肩戰鬥”。

為了共同挑戰強大的天主教西班牙帝國,英國不光自己在英西戰爭期間對抗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同時還投入大量的金錢以及部隊支援荷蘭人對抗西班牙的鬥爭,英荷一度算是一個戰壕裡的親密戰友。

然而,隨著曆史的發展,當大英帝國逐步追趕並超越西班牙的海上霸權時,突然發現,依靠商業立國的荷蘭人,已然成長為阻止自己稱霸海洋的另一個強勁對手。

“七省號”的服役,開始於第二次“英荷戰爭”,它的開篇即是高潮!

第二次英荷戰爭總體上可以視為荷蘭人取得了勝利,在兩國間規模巨大的數次海戰中,“七省號”參與的幾場重要海戰,也是第二次英荷戰爭中荷蘭海軍的高光時刻。

“七省號”在第二次英荷戰爭開打的一年之後才下水,它參與的第一次海戰,就是作為荷蘭海軍司令德·魯伊特的旗艦,在“四日海戰”中大敗英國海軍。

第二次英荷戰爭的初始階段,德·魯伊特率領荷蘭艦隊遊弋於英吉利海峽、泰晤士河口外。

他們有效的保護著荷蘭的戰時交通線,保護荷蘭的海外貿易就是有效的保存了荷蘭的國力,

“七省號”在海戰中的表現可圈可點,他的火力在對抗英國大型三層甲板戰艦、都取得了壓製性的優勢。

持續了4天的海戰,損失慘重的英軍利用夜幕與大霧掩護撤退、荷蘭海軍也是打的彈儘糧絕、斷桅殘櫓無力追擊而結束。

此戰荷蘭海軍隻有4艘小型艦船被擊沉、近2800人傷亡,英軍則損失了包括三層甲板戰艦在內的17艘主力戰艦,約5000人傷亡,另有近1800人被俘。

這場戰役荷蘭海軍創造了兩個海戰曆史:俘虜了英國海軍上將愛司句,這是在風帆年代,唯一一位在戰爭中被俘虜的海軍上將。

俘獲並焚毀了愛司句的“坐騎”——“皇家親王號”,這是建於1610年的、世界上公認的第一艘三層甲板風帆戰艦。

也一度是英國詹姆斯一世國王最尊貴奢華的戰艦,荷蘭人的這兩個“第一”對於英國人的自尊與自信都是個沉重的打擊。

大明現在打造出來的這十四艘戰艦,幾乎和荷蘭戰無不勝的“七省號”雷同,因為圖紙都是沈千萬高價從巴達維亞造船廠買來的。

現在戰艦上還會列裝發射開花彈的火炮,錐形彈頭的開花彈對木製戰艦的傷害可想而知,一旦命中吃水線以下,兩發炮彈絕對重創西方戰艦。

朱慈烺知道英國艦隊這次來到廣東幾個月後才退走。

於是傳旨命令鄭芝龍,一旦英國艦隊進入珠江等內河。

他要不惜一切代價堵死英國艦隊退路,等待鄭森率領艦隊支援。

鄭芝龍麾下主力戰艦,因為支援滅建奴之戰,現在有些分散。

朱慈烺命令鄭森前往大沽造船廠,接收船廠八艘大型戰艦,施琅前往劉公島接收六艘戰艦。

兩支艦隊接收新型戰艦後,立即前往廣東痛擊英國艦隊,如果跑掉英國人一艘戰艦,鄭芝龍父子和施琅提頭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