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濠鏡澳(2 / 2)

當時明朝實行禁海令政策,拒絕了和葡萄牙進行通商貿易年的要求。

正德十二年,又來了一支葡萄牙艦隊,占領了廣州珠江口的一個島嶼,屯門島。

屯門島是珠江出海口的中心地段,是廣東連接南洋的必經之路,地位很重要。

葡萄牙人在島上建築永久性軍事工事,在廣東沿海一帶走私、販私、搶劫商隊、劫掠婦女、販賣奴隸。

還對進出珠江口的船隻,進行勒索錢財,強盜秉性完全顯露。

正德十六年,大明皇帝朱厚璁下聖旨,命令廣東海道副使汪鋐,將葡萄牙人徹底趕出大明領海。

當時的葡萄牙是海上霸主,葡萄牙火炮射程遠,不僅而且也很精準,根本不是朝朝火炮所能及的。

每一個葡萄牙士兵都裝備一支火銃,射程在百米之外,殺傷力極大。

葡萄牙戰船雙層木板構成,非常堅固,每艘戰艦裝備三十門火炮。

麵對強大的葡萄牙海軍艦隊,汪鋐請來民間的能工巧匠,仿造葡萄牙人的火炮,火力非常猛。

可是比起對葡萄牙的原裝貨,畢竟還是遜了一籌。

第一次屯門島海戰以中國海軍失敗告終。

麵對強敵,硬拚是不行的,汪鋐立刻改變戰略,嚴密封鎖海岸堅守陣地,以靜製動等待敵人進攻。

葡萄牙人的欺負大明火炮射程不夠,他們就在大明火炮射程之外的區進行挑戰。

大明守軍陣地,王宏命令堅守不出,同時悄悄訓練出一支擅長潛水的部隊。

一天,突然又來了兩艘葡萄牙戰艦挑戰,大明潛水部隊出擊鑿漏了這兩艘軍艦,隨後連人帶船全部沉入海底。

俘虜的葡萄牙士兵中,有個叫潘丁的自願投誠,汪鋐根據潘丁的建議對大明的火炮進行了改造。

大明火炮的射程命中率,因此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葡萄牙人發動的幾次大規模進攻,都被明軍海防炮火打退,雙方又進入了僵持階段。

經過一番苦思冥想,汪鋐終於想出個好主意。

經過一個月的準備,於九月的一晚,趁著南風起,將準備的載有引火物的一百多隻小船放出,實行火攻,將葡人擊敗。

葡萄牙殘餘葡船3艘,連夜逃離中國海域。

汪鋐趁機指揮明軍收複屯門島,將島上葡萄牙人修建的軍事基地摧毀。

可葡萄牙人並不甘心,嘉靖三十二年,他們再一次卷土重來,一支葡萄牙船隊來到了廣東沿海。

當時的廣東政府官員,早就識破了葡萄牙人的真實麵目,並且對他們嚴加防範。

後來,之所以同意葡萄牙人登陸澳門,是因為當時廣東海道副使汪柏,正集中精力圍剿倭寇,不願意節外生枝。

並且當時明朝政府,還要同時麵對的北邊的蒙古和南邊的倭寇,處於兩線作戰的局麵。

有大臣建議,最好開放部分海禁,以分化瓦解葡萄牙人,同時增加財政收入。

朝廷接受了這位大臣的建議,允許葡萄牙人在澳門登陸和暫時居住的權利。

葡萄牙人到了澳門之後,給明朝政府上交商業稅和租金就獲得了在澳門經商的權利。

葡萄牙人每年必須想廣東上繳一定的租金,從此他們開始在澳門展開和大明的貿易。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大明時期,葡萄牙人是租借澳門進行貿易。

清政府時期,他們強迫政權割讓澳門。

在此期間,葡萄牙人地位在澳門非常高,他們完全就好像是主人一樣。

因此引起民間強烈反抗,多次刺殺澳門總督未果。

一直到偉人出現挽救了華夏,最終收回澳門。

……

廣東珠江

隨著和鄭芝龍的戰鬥,威德爾終於體會到大明水師的凶悍。

大明戰船和火炮雖然不及英國艦隊,但大明將士非常勇敢,完全是一副拚命打法。

他們根本不在乎傷敵八百自損兩千,隻要有機會,立即和英國人拚命死戰。

此時威德爾真的感到有些害怕,大明戰艦受傷無所謂,可英國人傷不起啊,他們還要返回萬裡之外的英國,一旦戰艦受損,絕對無法回去。

在請葡萄牙人和廣東地方官員說和後,他們以為能逃出升天,誰知卻遭到鄭芝龍的拒絕。

這下威德爾更加擔心了,他害怕大明水師會利用天時地利人和,一直趁黑夜偷襲。

於是決定向鄭芝龍學習,趁夜晚視線不好,悄悄逃出珠江,隻要進入大海,他們就能逃出生天。

“轟隆隆……”

兩天後,五艘英國戰艦趁夜突然向大明水師發動襲擊,幸虧鄭芝龍早有準備,接到稟告後,雙方立即展開一場炮戰。

在雙方炮戰之時,威德爾命令最小那艘戰船跑在前麵,目的是撞開幾艘堵截他們的明軍戰船。

因為珠江口已經被封鎖,英國戰艦想衝出珠江口,必須要舍棄一艘戰艦去撞開明軍水師封堵他們的戰船。、

鄭芝龍當然不會讓英國人逃走,不然如何向神武皇帝交代,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攔截英國人戰船。

雙方發生一場極為激烈的戰鬥,有兩艘英國戰艦被擊沉,大明水師損失十幾艘戰船,眼看最後三艘英國人的戰船就要逃出珠江口……

看到三艘英國戰艦即將衝出珠江口,大明水師指揮官鄭芝龍急忙命令堵截戰船,以撞擊和沉船方式阻截英國人戰艦逃走。

“快,撞沉他們戰船,外圍戰船沉船阻擋紅夷逃出珠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