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落水(2 / 2)

嶽洋迅速跑到神武皇帝身邊:

“陛下,讓您猜對了,果然有人狗膽包天,若讓臣知道是誰乾的,定要滅他九族!”

這些人手中有槍,在岸上不怕任何人,可在水裡他們真的無能為力,都緊張的看著江麵動靜……

“轟隆隆……”

突然兩道水柱衝天而起,朱慈烺乘坐的戰船遭到水裡炸彈的轟擊,戰船猛然一陣劇烈搖晃,很多人站立不穩摔倒在地。

朱慈烺也是一個踉蹌差點摔倒,沈雲英快速爬起來抱住朱慈烺,幾乎同時,小太監胡寶趴在地上緊緊抱住皇爺小腿,防止他掉入江中……

“轟隆隆……”

四周不停有爆炸聲和將士們的驚呼聲響起,朱慈烺急忙再次催促:

“快,命令戰船急速前進,必須儘快倒對岸……”

朱慈烺話音未落,突然目光一凜,他發現上遊隱隱約約有幾艘著火的戰船順流而下。

但這幾艘火船並非是大明戰船,因為都是小船,更像漁民打漁的漁船改造……

幾乎同時,朱成功他們也看到火船來襲,雖然有濃霧遮擋,但依然可以看出是起火的船隻,眾人急忙高聲提醒附近戰船注意。

“快避開,上遊有火船來襲……”

朱慈烺乘坐的戰船剛剛被炸出三個大洞,此時正在進水,船頭已經開始下沉……

“尼瑪,老子今天不會交待在這裡吧?”

朱慈烺雖然會遊泳,可從未在長江裡遊過。

此時渡江江麵寬度有五裡左右,他很自信,自己的遊泳技術無法在滾滾長江中遊到對麵……

幸虧大明打造的戰艦都有格層,即使船頭進水,隻要格層完好,戰船短時間不會沉沒的……

“快轉舵……”

突然一艘火船順流衝向朱慈烺乘坐的戰船,水手們急忙大叫著搖動船槳規避火船,最終火船擦著戰船而過,繼續向下……

緊接著另外四艘火船也順流下來,暫時並未造成戰船起火,可是下遊還有很多長江水師戰船,朱慈烺知道肯定會有戰船被點燃……

……

戰船最終在靠近對岸二十多米的地方沉沒,戰船上將士失聲尖叫此起彼伏……

朱慈烺穿越到大明以來,首次在長江入水,變成大明曆史上第三位落水的皇帝……

不過他身體剛入水,立即被幾個海軍水手抱住,他們一起托舉著神武皇帝遊向岸邊。

在距離岸邊還有五米左右的地方,朱慈烺向一展身手,急忙叫道:

“快,放下朕去,你們去救其他人,朕會遊泳……”

可無論朱慈烺怎麼喊叫,幾個海軍水手就是不放手。

開玩笑,誰敢放手,萬一神武皇帝被水流衝走,他們死一百遍都不夠。

就這樣,神武皇帝被第一時間送上岸。

“陛下,您沒事吧?”

閻應元和周遇吉急忙伸手把朱慈烺拉上岸,立即被神武軍保護起來,很快沈雲英和胡寶嶽洋等紛紛被送上岸……

在神武皇帝命令卸甲之後,朱成功就讓一隊水手站在他們身後,一旦戰船沉沒,要第一時間營救神武皇帝他們!

大約三個多時辰過去,江麵濃霧漸漸稀薄起來,四十多艘戰船才依次靠岸,其中有三艘戰船船體出現大洞……

神武皇帝坐在岸邊不肯離開,見戰船靠岸急忙問道:

“朱成功,看看有幾艘戰船沉沒,將士傷亡如何?”

朱成功渾身濕漉漉的,急忙跑過去詢問情況,片刻後回來稟告:

“陛下放心,除了您乘坐的這艘戰船沉沒,還有三艘戰船受損,但並未出現沉沒的情況,落水將士基本都救上來,隻有三個神武軍失蹤,臣立即派人搜尋……”

朱慈烺聞言心情頓時一陣輕鬆,他真的擔心出現大的傷亡,點點頭道:

“命令下遊長江水師注意搜尋失蹤的將士,立即查看是什麼東西攻擊戰船,錦衣衛立即給朕查出幕後凶手,朕要誅他們九族!”

“遵旨!”

朱成功和錦衣衛立即開始調查,他們剛走出幾步,鄭鴻逵乘坐一艘中型戰船在他麵前靠岸。

戰船剛靠岸,鄭鴻逵就抱著一個不明物跪倒在朱慈烺麵前:

“陛下您看,水中爆炸的都是水底龍王炮,臣護駕來遲,請陛下責罰……”

“水底龍王炮?”

朱慈烺頓時一愣,他還以為有人潛水炸船,沒有想到是什麼水底龍王炮。

他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神器,急忙和係統溝通,很快搞清楚情況,原來自己遇到了世界上最早的水雷襲擊……

早在12世紀,在我國就出現了水下攻擊的武器,名為“木老鴉”。

這種“木老鴉”是由人潛入水戶,將火藥包掛其敵人船底,並為其燃爆。

以後又出現了一種叫“混江龍”的漂雷,它是利用水流將炸藥包漂送至敵船處起爆,可以說是最原始的漂雷。

嘉靖二十八年,唐荊川編纂的《武論》一書,在火器章中記述了用來在水中殲滅敵人艦船的方法,成為世界上最早的水底雷。

書中記載“水底雷”,以大將軍為之。埋伏於各港口,遇賊船相近,則動其機鏡發於水底,使賊莫沏,舟揖破,而賊無所逃矣。”

又說水底雷的構造是“用大木作箱,油灰粘縫,內宿火,上用繩絆,下甩二鐵錨墜之”。

上述記載表明,我國早在嘉靖朝以前,已經研究製造和使用了水雷。

明朝萬曆十八年,施永圖所著的《心略》一書中,心略武備火攻卷記載了我國用香作為定時引信的原始漂雷——“水底龍王炮”

它的構造是用牛的尿泡做雷殼,以保持水密,內槳黑火藥,以香點火作引倍,牛牛的尿泡聯接在俘於水麵的木板和雁翅下麵,用雁翅管和羊腸進行通氣,木板隨波浪上下,水不能灌入,以保證香能正常燃燒。

在使用時“量賊舟泊處,入水淺深,將重石墜之,黑夜順流放下,香到火發,炮從水底擊起,船底粉碎,水卜賊沉,可坐而擒也”。

可以看出,這種水中武器的引信是根據到達敵人艦船酌距離和水流的速度來確定香的燃燒時間。

它利用水流作為推動力,當接近放船底時,“香到火發,炮從水底升起”,出其不意地從水下轟擊敵艦。

明朝萬曆二十七年,總兵王鳴鶴所著一書中,記載了將地雷中采用的“走線”方法應用於水雷。

即在水雷上安裝一根或幾根繩索,任其橫浮於水麵,當敵船航行時,掛上這些繩索,就會拉動擊發引信,引起爆炸,把敵船擊毀。

當時把這種水雷稱之為“海底嗚雷”。

茅元儀在《武備誌》中記載了一種與今日的人操魚雷相仿的“聯環舟”。

這種“聯環舟”在作戰時“遇乘順風或自上流,以首釘撞於敵舟之上前環自解,後載則回”,釘於敵人船體上的“聯環舟”前截中的火器起爆後,敵人“船體破裂,進水而沉”。

這幾種世界上十分先進的海戰武器,卻用在刺殺他朱慈烺的身上,為何不在建奴南下渡江時使用?

朱慈烺越想越生氣,立即大叫道:

“給朕嚴查,三天內朕要知道到底是那些人所為,就算是老天爺所為,朕也要把天捅個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