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殺人誅心(2 / 2)

朱慈烺知道他們中間,肯定有部分人是真心的認錯,還有部分人是為了烏紗帽敷衍他。

不過作為大明的皇帝,朱慈烺雖然對他們很是厭惡,但絕不能全部都殺了,大明暫時還真的離不開他們,缺人呀!

“好,諸位愛卿平身,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朕心甚慰呀!”

“來人,將孔家全族斬首示眾,至於孔胤植就交給三百舉人和滿朝文官,讓他們親自下手,每人兩刀任務必須完成,不然同黨論處!”

“遵旨”

錦衣衛立即將孔家全族帶走斬殺示眾,而孔胤植則留給三百舉人和滿朝文官親自動手淩遲。

這些文官和文人隻會動嘴噴人,可從來不會動手,有人都活六七十年了,連一隻雞都沒有殺過。

聽到皇帝傳旨,讓他們親自淩遲孔胤植,他們比孔胤植還先被嚇暈。

“撲通撲通……”

瞬間摔倒好幾十人,全部翻翻白眼暈死過去。

朱慈烺一聲令下,立即有錦衣衛在地上鋪一個大毯子,毯子上立起一根柱子,將嚇暈的孔胤植困在柱子之上。

主持部就優哉悠哉坐在龍椅上,冷冷看著下麵的文官和舉人,朝堂上突然暈倒的那些文官們,也被錦衣衛一一救醒。

不得不說大明的文官是真不簡單,想到不動手就會被當做同黨,又想到自己拚命為孔家辯護,肯定會讓皇上記住。

他們頓時忘記害怕,把怨氣發泄在孔胤植身上,一個舉人上前拿起一把鋒利的小刀,快步走到孔胤植身旁,眼睛一閉狠狠劃上兩道。

“孔胤植你枉為孔姓,本人不屑與你為伍!”

本來陷入昏迷的孔胤植,立即被一陣劇痛疼醒,低頭一看,發現肩膀上的肉被割掉兩小塊。

“啊……”

孔胤植從小到大,誰敢動他一指頭,嬌生慣養的他,哪裡能承受這種痛苦,當時大叫一聲再次暈死過去。

而那個舉人則臉色慘白,雙手顫抖的將刀放回托盤裡。

朱慈烺哈哈大笑:

“好樣的,你可是天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朕會記住你,”

這句話,頓時讓這位舉人忘掉所有的不適,這意味著他的前途,舉人急忙跪倒謝恩:

“謝陛下。”

“免禮平身,將他們名字記下。”

“遵命”

立即有一個錦衣衛拿著一張紙站在孔胤植身旁,他要把所有對孔胤植動手的人名記下。

邁步走到孔胤植身邊,左右看看他,伸手從孔胤植身上撕下一塊布,將孔胤植的嘴巴堵上,隨後讓人把他弄醒。

“來人,看著點,一定要讓孔胤植親眼看著自己的肉被割掉,前麵動手的人注意不要把他弄死。”

朱慈烺看看李若璉,心裡暗暗對他挑起大拇指:

“這貨夠狠,至少比朕心狠,不做鷹犬真的很可惜!”

完事開頭難,隻要有第一個吃螃蟹之人後,就會有第二個人出現,果然有有一個舉人走到孔胤植身邊。

看著眼前平時在文人心中,如同神一般存在的孔胤植,他慢慢拿起小刀割下兩塊皮肉。

“嗯嗯嗯……”

疼的孔胤植渾身顫抖,但嘴巴被堵根本無法叫出聲嗎,隻能嗚咽著拚命扭動身體。

皇帝已經讚賞第一個動手的舉人,第二個也已經出現,其他舉人不敢在猶豫,開始爭先恐後衝向孔胤植。

“孔胤植,你違背聖人華夷之辯,不忠不孝,枉姓孔字!”

“孔胤植,你私通蠻夷流寇,心甘情願為異族為伍,奉蠻夷為君,該死!”

……

“噗哧”

“噗哧”

……

這些居然都是有學問之人,他們一邊割肉,一邊用孔子的話咒罵,一邊狠狠批判著孔胤植。

等居然稍微停頓一下,文臣們開始動手,他們比居然要瘋狂的多,噴人本就是他們拿手好活,文縐縐的把孔胤植祖宗都罵一個遍。

罵著罵著,甚至有文臣開始用嘴巴撕咬起來,看著自己所謂的門生奇葩的操作,本就奄奄一息的孔胤植,一口氣沒有上來暈死過去,再沒有醒來。

他沒有疼死,卻被所謂的門生活活氣死,但依然有文官在瘋狂揮著小刀,他們認為隻有這樣,才能洗刷為孔胤植辯護的清白。

……

看著血肉模糊的孔胤植,朱慈烺終於擺擺手:

“來人,將孔胤植拖出去暴屍三日!”

“遵命”

高文采答應一聲,對著錦衣衛揮揮手,立即有錦衣衛把孔胤植屍體拖走……

朱慈烺看看十幾個始終沒有動手意願的舉人,他冷笑一聲:

“來人,將沒有動手的舉人,全家流放遼東,五代不能回到關內。”

“遵命”

錦衣衛立即走到這些人麵前,像老鷹叼小雞似的將這些人拖走。

不是朱慈烺心狠手辣,這些人心裡隻有孔家,更沒有大明江山社稷,科舉何用?

剛才還亂哄哄的朝堂,此時終於安靜下來,文官都已經歸位,舉人都在等待皇帝加封。

“恭喜陛下鏟除叛逆孔家!”

“賀喜陛下滅掉東擄蠻夷!”

“陛下英明神武,滅流寇平東擄,天下太平,吾皇萬歲萬萬歲!”

滿朝文武全部跪倒在皇極殿上,以頭觸地三呼萬歲,現在大明皇帝在他們心裡的威望無與倫比!

神武皇帝當然更高興,天下太平後,他就可以做個逍遙皇帝了,看看臣服在他腳下的滿朝文武和兩百多舉人。

朱慈烺微微一笑:

“眾位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隆恩!”

眾臣立即謝恩平身,他們心裡知道,皇上現在要安排那些進士。

這次殿試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皇上要怎麼去安排他們,滿朝文武都在拭目以待。

正常情況下,殿試不會淘汰舉人,隻要進入殿試,進士穩穩到手。並沒有出題,而是直接選擇會試前三百名(會試題目是出的題)

因此眾臣認為殿試前三名,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三人,目前隻有神武皇帝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