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玉泉糧山(2 / 2)

大和四年伊始 七六一 9838 字 10個月前

寧致點點,“小師叔明鑒,基本就是這個道理,此外匠籍製之後還有市籍製,以上都長安為例,設立東市西市,有官吏掌管市籍典測,製作官樣,征收商稅、戶稅、掌管公驗、過所,監管建立諸多行業行會,設立行頭等等。”

李在搖搖頭,“管的挺詳細啊,手工業什麼的還不好說,但商業嘛,一放就亂,一管就死,最是敏感麻煩不過,長安生意不好做吧?”

寧致點頭道,“是啊,小師叔說的真是形象,一放就亂一管就死,是挺麻煩的。”

李在看著寧致,這個道長是他最初遇見的那一批人,自然很是親切,他的氣機也是沉穩醇和,既然親近,李在也隨和道,“你知道的挺多啊,也是淵博了!”

寧致笑道,“謝小師弟誇讚,弟子本是匠籍出身,蒙師傅賞識,得以拜入玉泉山,處理諸多庶務,錢糧管事內外交往等等,小師叔若有什麼差遣,弟子必定從命。”

李在眉角微微一挑,“匠籍不得更改,不得改業,入了道門就能出了匠籍嗎?”

寧致道,“是的,小師叔,這是極少能不落人把柄的法子了。”

李在看著寧致,“你來丹同渡不僅僅是來看看吧,還有什麼事對嗎?”

寧致一躬身道,“小師叔明鑒,本來師尊要親自前來的,但恰巧小師叔要來丹同渡遊玩,師尊就不來了,命我聽從小師叔的差遣吩咐。”

“切!莫名其妙就被老道當槍使了!”李在摸摸鼻子,薑還是老的辣啊!寧致笑而不語,自從歸心小師叔回到玉泉山,玉泉山便多了許多生氣,上上下下熱熱鬨鬨,秋末冬臨,往年幾位貴人在玉泉山過了重陽中秋就會返回上都長安,哪像今年都在玉泉山住了數月了,氣氛真的好了,全賴這位小師叔的功勞。

李在轉身,“帶我去糧倉看看,看不到糧食心裡不大踏實。”

“小師叔這邊請!”寧致前麵引路,“玉泉山擁有良田萬傾,所產的糧食多半都是出售的,這丹同渡半數以上的糧食是有玉泉山供應的。”

李在點點頭,“蠻厲害的!丹同渡是怎麼回事?感覺水很深很混的樣子的!那位黃大小姐你應該熟悉吧?”

寧致點頭,“我此次來,就是應了黃小姐多次邀請才來的,小師叔能來更是天大的福氣。”

李在想了想道,“黃聽雨邀請玉泉山,是我們這邊的?她還和我有一番舊相識呢。”

寧致帶著掌櫃的和夥計為李在指路,往糧倉而去,邊走邊說道,“小師叔,丹同渡是個奇怪的地方,在朝廷的文檔典籍裡麵它隻是一個渡口,不是一個城鎮,甚至村落都不是,所以南衙的宰相們管不到這地方,而且呢大河西岸是上都京畿地方,過了河這邊呢是河中防禦使的地方,往北麵去不遠呢河西是漉州節度使,河東是太原府管轄的河東節度使,四戰之地咽喉要塞,這個渡口很早很早就有了,前隋大業年間征高麗,開始駐紮軍士看守,建築有軍寨,屯兵數百守備,交通東西兩岸朝廷文書等,高宗年間,朝廷滅高句麗叛亂,為了軍情傳遞方便,丹同渡劃給了內府五監的都水監管轄。”

“都水監?”李在看了一眼寧致,“內府五監都是什麼,感覺有些熟悉的感覺?”

寧致疑惑的看了一眼李在,“熟悉的感覺?本朝依前朝製度,三省六部外另設九寺五監,五監分彆是國子監、軍器監、少府監、將作監還有就是都水監,都水監以都水使者為長官,掌管河渠、津粱、堤壩等。”

“我想起來了,都水監是不是還掌管著船渡橋梁、車船舟馬?”李在站在後院,東西廂房木茬還算新的,糧倉呢?掌櫃戰戰兢兢打開廂房,裡麵堆垛著糧囤,李在站在門口沒有進去,寧致道,“小師叔明鑒,都水監在太宗年間是兼著船渡橋梁的差事,但是武後當政之後就被裁撤了,都水監也成了清水衙門。”

“那是,武媚娘要奪取大唐江山,肯定先要剪除李唐宗室的耳目了。”李在邁步進屋,這屋子外麵看尋常,裡麵看卻空間很大,糧囤裹的嚴實,“咱們在丹同渡囤積的糧食很多嗎?”

寧致揮手讓掌櫃的和夥計們全都退下,接口道,“不少,丹同渡每消耗十鬥糧食,三四鬥或者更多都是玉泉山的,但城裡麵隻是小頭,大宗的糧食為了避人耳目還在外麵,畢竟丹同渡還不是城小叔叔,你的意思,都水監還是皇家密探了,他們兼著船渡橋梁觀察天下動向也確實十分方便。”

“是啊,”李在隨手抓起一把精米,挑起幾顆放嘴裡,“太宗朝,朝廷的密探有主要有三股,軍隊裡是百騎司,朝廷裡就是都水監了,還有一批遊俠兒是被程家掌控著,至於後宮的雞鳴狗盜的東西是見不得光的,高宗朝長孫無忌勢大權傾朝野,李治白撿了皇位也容不得外戚擅權,於是扶植武媚對付世家,他自己偏偏又是眼疾目眩,覆水難收,培養了一個千古女帝,世家基本上清理乾淨了,李治忘記了其實皇家才是最大的世家,他一死,武媚娘乾脆連李唐的江山都奪去了,嗬嗬!”

寧致摸摸腦門上微微的冷汗,“小師叔說的是,小師叔的意思是說,丹同渡一開始是被皇家密探控製的?”

“估計現在也是!”李治嚼碎口裡的米粒,淡淡的米香很可口,“但是呢,隻怕皇帝都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丹同渡這地方。”

寧致點頭,“丹同渡的確情形古怪,誰都管不著,卻又掌控大河內外交通要道,地界上屬於河中觀察使轄區,卻又有神策軍駐守,黃小姐又是一個驚豔的奇女子,一番運作,這地方很是興盛了,周圍的人也全都眼紅了,河中府的喬遠隻怕還做著美人、財富、城池三得的美夢呢!”

李在笑,“我們就要他美夢成空,是不是?”

寧致也笑,“他想做什麼美夢由他去,但是想要獨吞丹同渡,好處全占,他真的想多了,玉泉山的糧食,河南來的絲絹,漉州的馬匹牲畜,河東雲中的皮貨,東西兩都的邸店櫃坊等等,丹同渡看似地方不大,牽扯的地方太多了。”

李在眨眨眼,“你們做的都是大生意,黃聽雨隻是賺些可憐的物業錢,還被人惦記,真是差距啊!”

寧致笑,“丹同渡地界四不像,誰也管不著,在這裡賺錢自在,誰都喜歡,就像這房子,要是在上都東西兩市,超過三層都是要被拆掉的,還有非三品以上的官員敢在街上開門,頃刻間就會被官府封門查戶的。”

李在也笑道,“真扯!行了,你忙你的吧,我隨處逛逛,還有給我準備一個褡褳,我感覺我的背包太打眼了,一路上都在看我,難道是我太帥了?”

寧致豎起一根大拇指,“那自然是小師叔太帥了!丹同渡不太平,私下裡談不妥的已經動了刀子,每天巷子裡都能看見死人,河中府觀察使喬遠吃相難看,但也是占了形勢,前年也就是大和二年橫海留後李同捷占據滄州叛亂,被盧龍節度使李載義平定,河北一片狼藉,還未喘息,塞外契丹人又入侵,李載義又與契丹人作戰,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損失很大魏博節度使史憲誠部將何進滔叛變,涼國公義武節度使李聽平叛失利,朝廷兵力疲憊,河北山東叛亂此起彼伏,物資緊張,河東節度使連續對北鎮用兵,無力南顧,正是河中府謀取丹同渡最好時機,眼下城中喬遠的私兵足夠數千人,至於城外河間城的韋厚已經失了先手,沒有河東節度使的支撐,他最不成氣候,所求偏偏還隻是個女子,不足道也。”

李在翻了翻白眼,好一會也沒梳理乾淨,地名什麼的都是一眼抹黑啊,完全不知道哪是哪啊,就是知道此時藩鎮的叛亂此起彼伏,河北山東連成了一片,“好亂啊,到處都是叛變,兵戈四起,這世界果然不安全,看樣子我需要給自己準備戰甲兵器了局勢什麼的,我不管,你看著處理,我自己去玩,你不用管我,我這次從玉泉山下來,就是試水來的,我帶著刀呢,不怕危險隻怕無聊!”

寧致此時已經安排夥計給李在備好布搭,李在把自己的東西從背包裡取出來,全部裝在布搭裡,讓寧致給自己收好小背包,還把錢物整理了一翻,老太監陳宏誌的紫金魚袋用來唬人最好不過,就把金葉子大個的銀錠子裝了幾個,收拾利落之後,李在釋然然離開糧店,出門回頭又看了看那挑著旗幟,角落裡是用黑線繡了一個泉字,隻是自己剛進去的時候沒注意罷了。

糧食的問題暫時解決了,自己落腳的玉泉山竟是個大糧商,李在這下不用擔心自己會餓肚子了,剛剛醒來的那一會的饑餓感似乎給李在太過深刻的教訓,糧食什麼時候都要放第一位,衣食住行禮義廉恥,衣食是第一等的!

不是嗎?

謝謝您的!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