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翻開、順著筆名找到對應頁數後,紅發的少年就緩緩改變了想法。
犯下[殺人罪]的流浪漢、不知道在獲得自由後該去做什麼的流浪漢,莫名讓他有些既視感。
。
[這樣一無所有的流浪漢,在某天被一位前來施舍食物的神父搭話了。]
[牧師問他:你還那麼年輕,身體強壯有力,為什麼會成為流浪漢呢?如果去認真工作的話,現在的生活會幸福多的吧。
流浪漢搖頭說:我是罪人,是手染鮮血的惡徒,是一無所有也毫無意義的人,幸福對我來說已經不存在了。]
神父耐心的了解了流浪漢的過去,溫和蒼老的眼眸凝視著這位罪人的眼睛。
神父說:每個人都擁有幸福的機會,神明會平等的凝視每一個人……去完成考驗吧,如果你完成了考驗,神明就會原諒你的罪行,賜予你名為幸福的珍寶。
流浪漢不解地問:那我要完成什麼樣的考驗呢?
神父抬手指向外頭的陽光:既然你一無所有,沒有任何前進的方向……那就走到太陽下去吧,去成為救贖他人的那個人,當你成功救贖和幫助彆人一萬次……你就能夠通過神明的考驗了。
一萬次。
這可真是個龐大的數字啊。
但流浪漢還是點頭接受了。
隻是,怎樣才叫做幫助和救贖呢?
迷茫的流浪漢不解的想著,直到他在離開自己的漆黑小巷後,在路邊遇到了一個饑餓的孤兒。
那孩子病怏怏的,眼神帶著無助和彷徨,仿佛下一秒就會消失一般。
流浪漢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孩子身上。
自那以後,流浪漢收養了一個孤兒。
他努力的去“救贖”那孩子,去“幫助”那孩子,然後在那孩子第一次對他露出笑容之後,流浪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情緒。
然後,他開始把這種“救贖”和“幫助”轉移到更多的人身上。
收留了更多的孩子,幫助了更多的鄰居,哪怕是旅客和路人都能得到他的善意……
究竟有沒有幫助彆人一萬次呢?
漸漸老去的流浪漢不知道,他已經記不清了。
但是——
當他的孩子們歡笑著撲到他懷裡時,流浪漢自己也笑了起來。
心已經不再空空如也了。
他的太陽,已經溫暖到快要把他融化了。
究竟是誰救贖了誰、是誰幫助了誰呢?
已經搞不清了。
或許那位慈祥的神明,早就已經把珍寶賜予他了吧。
許多年後,白發蒼蒼的流浪漢遇到了和自己過去相似的人。
同樣一無所有,身處黑暗的彷徨之徒。
流浪漢睜著和當年的神父相似的溫和眼眸,對那個人說:“……去完成考驗吧。”
一無所有、本身就身處泥濘的人,不會在泥濘裡得到救贖。
所以才要主動離開。
哪怕沒有人拉你一把,那也要自己走到太陽下麵去。
不要回到黑暗裡。
如果你一無所有、沒有方向的話,那就選擇到救人的那一方去。
。
織田作之助回到自己的出租房,仔仔細細的把有著可愛柴犬封麵的刊物《繪談》放在書櫃裡。
他拉開窗簾,窗外的陽光尤為刺眼,傾灑在臉上,暖洋洋的一片。
“真暖和啊。”
他喃喃自語。
隨後。
織田作之助放棄了到港口黑手黨應聘基層人員的想法。
未來。
次年一月。
織田作之助在便利店打臨時工的時候,非常巧的遇到了曾經有過一麵之緣的福澤諭吉。
這位有著“銀狼”稱號的武者似乎也改變了很多,至少和織田作之助印象裡的形象有些不一樣了。
這位穿著和服的銀發武者身邊,帶著一個和自己差不多大、也就十四、五歲的少年。
那個少年懷裡抱著一大堆零食,性格顯然要比過於正經沉悶的織田作之助活潑得多。
“喂,你叫什麼?”
穿著便利店製服,手裡還拿著條形碼掃描器的織田作之助往左右看了看,最後困惑的指了指自己:“……?”
“是你啦,就是和你說話。”那個穿著棕色偵探服的少年把零食放到結算台上,然後雙手叉腰,語氣輕快的看著織田作之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