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入六月, 天氣逐漸熱了起來,禦書房裡已經擺上了冰盆。少年帝王正伏案批閱奏折, 冰盆裡透出絲絲涼意,內殿靜得鴉雀無聲。
須臾,有黃門躬身進來稟報:“皇上, 莊將軍求見。”
皇上繼續寫朱批, 頭也不抬說了一字:“宣。”
黃門應聲退下,片刻後,平穩的腳步聲伴著一陣沉重甲胄聲靠近, 莊常高大的身影走進來,單膝跪下行禮後, 沉聲道:“前段時日皇上交代臣追查的二件事,臣今日特來稟報。”
皇上聽了, 筆下一頓, 抬起一雙黑漆漆的眼眸來,“說。”
新帝雖然貴為九五,卻不喜眾人圍繞伺候, 故而殿內並無旁人,莊常的聲音便在安靜中清晰地響起:
“西宮焦屍的來源, 臣經過多日仔細排查, 已確定是當年賢妃派來的二名宮女之一。”
他頓了頓,展開來仔細說:“當年賢妃派來二名美貌宮女, 原是一番好意, 令她們伺候陛下。隻是賢妃當時病重, 一時不查,被衛晉鴻鑽了空隙,安插了這名眼線。後來……西宮失火,此女去向不知,原以為是怕事情敗露,已設法潛走。如今想來,怕是被衛晉鴻滅口於內院,經大火燒焦。此女與……江婺年紀相當,又同為女子,那日剛好十五,她又未曾再出現,故而當年臣和陛下才以為是……”
說到這裡,當年驚駭淆亂、靈台崩塌之感仍猶在心,他話音頓住,再也說不下去。
新帝臉色一冷,眸色一片暗沉。當年目睹焦屍之時,他心死絕望的恐慌,恐怕這輩子都不能忘。
好在,那隻是一個假象,她還活得好好的。
至於死了旁人,他並不在乎,何況那人死有餘辜。
他閉眼輕出了一口氣,睜眼時神色已是恢複,口中淡漠道:“既然如此,西宮的棺木便扔了吧。”
莊常應了,而後濃眉緊皺,神色稍遲疑,道:“另外,陛下命臣北上追查江婺身份一事……”他遲疑著。
“如何?”
“江婺身份,無法查明。”
皇上神色一僵,看著他靜默半晌,方道:“這是何意。”
莊常跪在地上,臉色凝重,“臣順著她入京的路途查回去,詢問路上行人,確實有行跡,然而越往北,越沒有了消息。她曾與婉順姑姑說過,她是北部曾為酋國所占十一城之一掖州人士,然而臣派人徹查過當地戶籍,結果……查無此人。”
皇上聽著,眉頭緊緊皺了起來,心裡的疑團越來越大。
莊常神色也是十分困惑,他接著道:“不過在掖州下屬一個鎮上,倒是有她出現過的痕跡。”
他從懷裡取出一隻拇指大小的金元寶,呈上禦案,道:“這是在該鎮車馬行尋到的。直至今年初,當地猶貧亂交加,少足金,故而他們記得清楚,元月初是一名強壯粗黑的女子用這金子買了一輛馬車——此人應是如今江婺身邊的石桃。”
皇上點點頭,拿過金子,向著光亮處瞧了瞧,底下確實有內務府的暗印。他眸光不由得一軟,這是他小時候給她的。
莊常繼續道:“這個貧亂小鎮是臣能查到有關江婺最初出現的地方了,此前她從何而來,已無人得知。”
皇上的眉頭越發擰緊了,忽想到什麼,問他:“她身旁那名婢女的來由,可曾查過?”
莊常頷首,“此人倒是真的掖州人士。北地荒涼,掖州尤甚,土地貧瘠乾旱,多風沙走石,故而掖州人士多黝黑粗糙,吃穿匱乏。當年陛下收複北部十一城池,未及管理又匆匆返京,當地亂象迭起,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胡亂鬨了二年,掖州越發貧困,其下村落都鬨了饑荒,更兼土匪作祟,乞兒餓殍遍地……”
說到這裡,莊常也麵露不忍,歎息一聲,複道:“石桃便是出身農戶人家,後來村民不是餓死便是被亂兵屠戮,她能活著,也許就是遇上了江婺。”
皇上聽了,若有所思,“如此說來……”
莊常臉色一愧,低頭道:“石桃並沒有賣身,卻對江婺忠心維護,是以臣不敢貿然盤問,以免……”
皇上皺了一下眉,緩緩點頭,“你做得對,免得江婺不高興。”
莊常道了一聲是。在這一點上,他們兩人的想法是一樣的。他接著道:“臣猜測,她們便是從該鎮乘馬車出發,一路輾轉月餘,才到了京城。”
皇上垂眸看著那顆小小金子,他握在掌心,拇指輕輕摩挲著,道:“掖州離京城有千裡之遙,路途艱險,又天寒地凍,想必她……吃了很多苦。”
莊常一怔,垂首道:“也許是冥冥之中,她知道您在京城,故而急來團聚。”
他卻搖了搖頭,不語。
隻心道,江婺博學廣識,以掖州當時亂象,她自然知道當地不是久留之地,故而倉促出發,一路馬不停蹄,來到京城……幸而她來了京城。
不過,掖州非一日之亂,她為何不早些離開?是否可以由此推斷,她也是初到掖州、驚嚇之餘,才倉促離開?
他想起那每月十五她來去的神秘,有一絲恍然,莫非……她到掖州也是迫不得已?
隻是,到底是什麼力量令她迫不得已,以及她到底家在何方……真的是鬼神之力,來去無蹤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