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菀不喜歡分姓定族?”秦紘敏感察覺到謝知對這件事的淡漠。
謝知說:“不是喜歡不喜歡, 而是我覺得他做的有點太激進。”這種朝政大事也談不上喜不喜歡。
秦紘一怔, 他以為阿菀會支持這件事,畢竟陳郡謝氏是梁國第一門,她不想謝氏成為魏國第一門嗎?“你反對陛下讓鮮卑改漢姓?”
“讓鮮卑改漢姓是必要的, 但是我覺得沒必要完全照搬梁國的做法, 梁國現在士族當道,庶族晉升無望, 遲早要出大事,既然如此,魏國又何必照搬梁國呢?當一個國家徹底階級固化時是沒有活力的,雖然朝代立國長了, 不可避免的要階級固化, 可至少要給寒門一個晉升的途徑。”
謝知這些話也算是自言自語, 要不是她覺得秦紘能接受自己這麼說話,她也不會跟他討論這種事。她從來不曾對拓跋曜說過任何有關朝政方麵的事,哪怕拓跋曜不要自己殉葬,她跟拓跋曜之間隔閡沒有這麼深,她也不會說。如果她運氣好, 能有一個貼心的繼位兒子,她可能會給兒子說。
秦紘發現阿菀有很多新奇但貼切的詞彙,他斟酌的問謝知:“阿菀你說的階級就是指士族?”
謝知解釋說:“不是,階級是指一個相同地位的群體, 士族可以是階級, 平民也可以是階級。”
秦紘大概了解, 但又有不明白:“那你覺得應該怎麼給寒門弟子一個晉升機會?”
謝知說:“通過一種特定的方式取士,比如說通過某種文化考試。”當然這種製度也不是絕對的完美,但就算在自己前世,大部分國家依然用這種製度選公務員。
秦紘想了想搖頭道:“就算這樣也不能徹底打壓士族,士族是最不怕讀書考試。”
謝知莞爾:“我從來沒想徹底打壓士族,士族是永遠打壓不了的,舊士族沒落新士族又興起,能打壓的隻能是某個家族,我隻覺得如果當朝堂上寒門晉升無望時,他們的反抗可能會很激烈。如果能開出一條讓寒門晉升的路,就能解決不少問題,很多寒門弟子也不會那麼不平衡。”
梁國取士完全隻看自己的祖輩、父輩,不看自身,隻要家世夠牛,一開始起點就很高,家世不厲害,自身本事再強都沒有。換了謝知淪落到寒門,她也會忍不住起兵造反,把壓在自己頭上的大山移開。所以她前世隋朝開創了科舉取士,緩和階級矛盾。
秦紘深深的看著謝知,“阿菀,這些話你都沒跟陛下說過?”
“我誰都沒有說過,拓跋曜不喜歡我說這種事,他也不覺得我會懂這些事。”謝知輕歎一聲,“祖父這次一定很生氣,覺得我毀了他所有計劃,其實他那計劃——”
“他的計劃怎麼了?”
謝知說:“五哥你說為什麼高宗遷都後就不逼著鮮卑勳貴改漢姓?我想高宗當年肯定就有這個想法。”崔太皇太後一直在致力於鮮卑的漢化,讓鮮卑勳貴改姓,也絕對不是拓跋曜一人能想出來的。很有可能就是當年高宗的遺願。
“他沒時間。”秦紘說,高宗遷都後就開始重病,不到半年就駕崩了,根本來不及走下一步路。之後是太皇太後攝政,女主攝政,自是穩妥為宜,她能抗住勳貴要求將都城遷回的要求就很不錯了。
謝知道:“一是沒時間,二也是怕勳貴不支持。從遷都迄今,都有二十多年了,五哥你覺得魏國好嗎?”
秦紘頷首:“不錯。”至少國泰民安,並未四處戰亂,比起魏國好多了。
“是啊,不錯。”謝知輕輕的說,“可是你不覺得你們六鎮的地位已大不如以前嗎?遷都之後,你們的地位就下降這麼多,等陛下分姓定族,很多在六鎮和舊都的勳貴地位下降就更厲害吧?那些勳貴會甘心嗎?六鎮那些將領會甘心嗎?”
謝知的話輕不可聞,卻讓秦紘心頭狂跳,“阿菀——”
謝知微微一笑:“五哥,你就當我胡說八道好了。”反正六鎮、勳貴再反對,太皇太後和拓跋曜也能壓製下去,等將來太皇太後薨逝,拓跋曜自己也能掌權,就更不怕這些勳貴反彈。但這些的前提是拓跋曜活得夠長,如果他又跟他那些先祖一樣早逝,留下的後輩沒有太皇太後相助,又沒他那份心智,事情就難說了。
所以謝知才會選太皇太後作為自己離開京城的入口,隻有她才不會讓拓跋曜遷怒旁人,拓跋曜是不會對她出手的,哪怕將來她走了,拓跋曜也不會對崔家如何。無論如何,太皇太後在朝政上是踏踏實實在幫拓跋曜,親母子哪來隔夜仇?她現在這個時機選的也好,至少未來的幾年之內,拓跋曜是空不出心思來對付五哥,這也給了他們一個喘息的空間。
秦紘緊緊的握著謝知的手,他明白阿菀不是胡說八道,這些都是有可能的,他跟父親隻是身在局中沒有看破。
謝知倒是知道秦家為什麼不能看破。因為他們從來都是跟六鎮分開的,秦家從來沒有遠離過朝堂。他們始終跟朝中權貴有聯姻,慕容夫人雖是大人不告而娶,可她跟陳留是表姐妹,她阿娘又是祖父的女兒,秦家的弟子也不愁晉升,他們並不會在乎六鎮地位如何,他們隻要繼續掌握兵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