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覺得自由最重要。
鄰居家的小孩在拉琴的時候,藍小鵲帶著倆孩子去爬山。
鄰居家小孩在做實驗的時候,藍小鵲帶著倆孩子去參加農家樂。
鄰居家小孩被拉著跑步的時候,藍小鵲帶倆孩子在遊樂園玩耍。
時間久了,鄰居家的家長互相議論。
“晏改博士家的小孩是不是一直在玩耍,都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教育?”
“好像是的。”
“那這兩個孩子以後開學了怎麼辦?”
“按照遺傳來說,這兩孩子或許是天才,可能根本不用擔心學習吧?”
“天才?就算天才也不能這樣不學習!!”其中一個鄰居說道。
這個鄰居開始誇自己家孩子多麼努力,小小年紀已經鋼琴四級德語入門,上學以後一定會一路領先,成為一個有自信的優秀少年。
旁邊聽了後不斷稱讚。
再反觀藍小鵲那邊帶孩子的場麵,一時間很多人都覺得,藍小鵲家的小孩怕是要在溺愛中長大,成為美國式的小孩。
藍小鵲並不知道鄰居們的評價。
她隻是帶孩子享受童年,並且儘量在過程中教導常識,隻是這種行為在彆人眼裡,基本等同於無條件溺愛。
好在很快打臉的事情就來了——
上幼兒園前,小鎮的孩子們進行了一次小測。
晏康康和晏玲玲以滿分的成績碾壓眾人。
一群鄰居頓時啞口無言,覺得晏玲玲和晏康康一定是偷偷的在學習。
之後又過幾天,小鎮進行了一次體育慶典,其中有個兒童專場,各家的小孩子紛紛出場表現,然而冠軍又被晏玲玲和晏康康拿走了!!
鄰居這才意識到不對勁——
“說好的不學習呢?!為什麼還能文武雙全?!”
如果藍小鵲聽到這句話的話,大概會很認真的解釋:“因為我真的努力教導他們了。”
可惜她沒聽到。
在此之後,小鎮的同齡人幾乎被晏玲玲和晏康康一路碾壓。
隻要有比賽,這對龍鳳胎總會快快樂樂的參加,並且快快活活的得獎,關鍵他們平時看起來根本沒學習,一直在玩!!
這可真是氣人。
直到幾個月後,這對龍鳳胎坐飛機離開,回到故鄉去念書,小鎮孩子們的噩夢這才結束。
“彆再來了,好好禍害彆國的孩子吧。”
鄰居們紛紛罵道。
4.
藍小鵲的教育方式被當成溺愛,相比之下,晏改的對兩個孩子的教育便更加嚴格,他不怎麼笑,經常隻是坐在兩人身邊,默默的提出問題所在。
在晏玲玲和晏康康三歲的時候,兩人閒著無聊跑過來找爸爸,晏改便停下工作和他們聊天。
“你們想玩什麼?”晏改問。
晏玲玲搶著回答:“出去捉螞蟻!”
晏改看了眼天氣:“今天39度,不適合出門,還有其他想做的事情嗎?”
晏康康說:“那、那我要聽故事!”
晏改點點頭:“這個可以。”
隨後他給晏康康和晏玲玲講了一小時的科學家的各種發明小故事,兩個孩子聽得腦殼發痛。
中途晏玲玲遭不住,趴在地上想要爬出去。
很快被晏改抓了回來:“聽完再走。”
晏玲玲喊:“我不想聽!!”
晏改說:“你弟弟比你聽話。”
話音落下,兩人看向晏康康。
矮凳上,晏康康低著頭,腦袋一耷一耷的,早就已經睡著了。
……
但晏改沒放過晏玲玲。
他繼續給女兒講了那些化學故事,不管晏玲玲能不能聽懂,他隻管讓晏玲玲安靜坐在凳子上,聽那些故事,甚至還進行了生動有趣的課後問答——
不知道是出於關懷,還是為了報複當年藍小鵲懷孕時候,兩個孩子過分鬨騰的行為。
總之,晏玲玲快氣死了。
等藍小鵲晚上到家後,晏玲玲立馬撲到藍小鵲身上哭訴,哭的眼睛都紅了,一個勁的說爸爸不好,欺負自己。
藍小鵲心疼的不行,當天晚上愣是用枕頭砸了好幾下晏改出氣。
“你就不能陪她捉捉螞蟻嗎!”藍小鵲質問。
晏改說:“生物那方麵的我不在行。”
藍小鵲:“?”
晏改將手上的科學書放到一旁,藍小鵲看清了這本書是一本化學相關的書籍,也正是剛剛晏玲玲指責的、念了一下午的書。
再結合剛剛晏改說的那句話,藍小鵲頓悟了——
晏改這個悶騷不願意出去捉螞蟻,而是選擇講化學故事,原來是想在孩子麵前展示自己擅長的領域。
難道是想好好的樹立榜樣嗎!!沒想到晏改還會有這種覺悟!
這就是父愛吧。
藍小鵲頓時很能體諒晏改。
她將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晏改愣了下,隨後淡淡的看向藍小鵲,解釋道:“沒有,我隻是懶得出門。”
“……”藍小鵲,“你就不能讓我多感動會兒嗎!”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