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大臣當即跪了下來行禮,高聲呼道,“陛下聖明,陛下萬福。”
隨後皇帝就將推廣棉花一事交給了永寧侯,其他人再眼熱也沒用,大部分的棉花種子都在永寧侯的莊子上。
若說皇莊還隻是按照陛下的要求,試驗性地種了一些,那真正清楚棉花價值的謝知非恨不得將莊子上全種上棉花了,要不是原來的棉花種子數量不夠的話。可能是他時常給農戶們提一些現代種植的建議,他莊子上的棉花產量也比皇莊更高一些,連工部負責農事的官員都紆尊降貴跑來跟他莊子上的農戶交流請教了。
總之論對於棉花種植的了解,滿朝文武也沒人能與永寧侯相比。
謝知非讓手下人整理出了一份棉花種植的書冊,刊印出來下發給主管農事的官員還有各州縣衙。同時朝廷也要派遣官員到天下各地推廣棉花種植。
林文照本來也有機會參與的,但是他才剛坐熱戶部左侍郎的位置,許多人盯著呢,不方便動。
在棉花收獲後,謝知非又向皇帝提了提林文照和沈柔的功勞。林文照剛升官,不好再擢升了,皇帝又賜下了許多宅院田地和黃金給他們夫婦。
說實在的,若不是謝知非屢屢提及,皇帝還真不大會記得一個外放多年新調回來的四品官員。棉花功勞雖大,但升官晉爵賞賜田地金銀珠寶,就已經足夠了。換成是異國商人進獻此物,最多也就是黃金千兩田地百畝了。
皇帝忽然想起道:“朕聽聞林文照與成淵好像是連襟吧。”
謝知非道,“回陛下的話,確實如此,林侍郎之妻,乃是微臣夫人的庶妹。”
皇帝爽朗笑道,“成淵真不愧是朕之愛卿,舉賢不避親,連姻親都能幫到朕的忙。”
謝知非不知道是該吐槽皇帝這個思維關係邏輯,還是同情一下打上永寧侯親戚這個標簽的林文照,雖說在他將棉花交給謝知非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主動綁上了永寧侯府這艘船,還是單方麵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才說起舉賢不避親,下一刻謝知非便向皇帝請求道,讓世子謝琦擔任欽差官員,巡視各州縣棉花推廣種植情況。
要知道如今謝琦在禦書房行走,哪怕無法參議,也是天子近臣的位置,每日身處這個國家多少人豔羨不來。偏偏生為他父親的謝侯,代他求了另一件苦差事。
皇帝也很意外,謝侯不是一向寶貝自家兒子麼,怎麼舍得放出京城了。
謝知非一本正經道,“謝琦承蒙聖恩,伴隨聖駕左右,但還是太年輕,還需多加曆練,吃些苦頭。”
實際上是棉花這事出來後,朝野傳頌的當之無愧是陛下的賢明名聲,但其次無法忽略的就是主持種植計劃的永寧侯。
那些皇子王爺,平日少見到永寧侯,有心邀約下帖子,以永寧侯的地位也可以完全不在意,不怕得罪了哪位,對待諸皇子王爺都是一視同仁,杜絕站隊的跡象。他們沒法跟永寧侯死磕,就隻能盯著永寧侯世子了。
昨天楚王邀請打獵,今天寧王在春風樓設宴款待,明天趙王的外家威勇侯府舉辦踏青詩會等等,各種名目,各種空閒時間見縫插針的邀約,謝琦也有些招架不住了,便向父親求助了。
正好也有這麼個機會,謝知非就把他給塞進離京隊伍裡去了。
但謝知非也不是讓他出去遊玩的,若能讓他體驗一下民生疾苦,曆練成長就更好了。
臨近冬日,以皇後為首的後宮偕命婦女眷,親手縫製數百件棉衣,送與京城貧苦百姓。一方麵讓棉花迅速自上而下地被人們所接受,甚至風靡京城,另一方麵,百姓無不稱頌帝後賢德,愛民如子。
借著棉花這股風潮,謝知非在朝堂上提起了另一件事,開海禁。
開海禁這事在朝堂上爭論由來已久,反對的官員居多,認為不利於農事國本,且會令沿海滋生禍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站在曆史發展的高點處的謝知非,當然知道開海禁的重要性。
現在看起來本朝天下太平,海清河晏,但若始終固步自封,也強盛不了太久。
謝知非一直想支持開海禁,隻是欠缺一個比較好的時機,
這不,棉花送來了這股東風。
謝知非沉聲道,“棉花並非本朝中原所有,乃是異域商人帶來,可見在海外之地仍然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神奇作物,也許有能畝產千斤的糧食,也許有能治療疾病的藥物,微臣認為可以讓出海的商隊儘力尋找一些本土所沒有的種子物品,說不定也能同棉花一樣利國利民。”
“荒唐,哪來的能畝產千金的糧食,永寧侯難不成是在做夢。”朝堂上一言官下意識駁斥道。
謝知非語氣淡淡道,“在棉花出現之前,我想諸位也沒有人相信會有比絲綢價格更低廉又更保暖的衣物。”
其他人頓時啞口無言。
儘管永寧侯所說的能畝產千金的糧食作物,百官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是無稽之談。但仔細想想,棉花也不是他們能想象出來的。
反正皇帝是有些動心了,
“可若依永寧侯所言,那朝廷豈不是要為組織修建船隊耗費巨資,勞民傷財。”說這話的是右相,一大把年紀了對於開海禁這種改革措施還是相較於抵觸些,擔心出亂子。
許多反對官員都應和道,“對啊對啊,傳出去恐怕還會激起民憤。”
謝知非早有對策,沉聲道:“朝廷可以下令,允許民間組織船隊進行海上貿易,但需要繳納相應賦稅,若有人能尋到類似棉花這等利國利民之物,朝廷再予以嘉獎。”
官方設立海禁,但民間也不缺少為財鋌而走險的人。就比如被天子內衛狠狠清理了一波的世家大族,以往多年也沒少借著盤踞東南富饒之地的優勢,建立商隊出海。因為和官府打好了關係,這才隱瞞不報。
直到皇帝想拿世家大族開刀,內衛挖出了不少罪證黑曆史的同時,還繳獲了不少海上貿易所得財富,還有造船技術圖紙。
皇帝顯然也是想到了這件事,心中冷笑。若是無利可圖,那些世家大族怎麼會藏著掖著私下乾呢,既然不可能完全禁海,那不如讓官府管轄。
皇帝再無遲疑,禦筆一揮,批準了開海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