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會試開考(2 / 2)

寒門夫妻 老衲不懂愛 7391 字 2個月前

“那你也容得她這樣說?”李綺羅笑著望向他。

“為什麼容不得,反正我又不會辜負你。”

“你這麼篤定?”李綺羅拉了拉他的小手指。

“嗯,我的心很小,隻容得下你一人。”兩人正好走到巷子入口,見左右無人,秦伀抓起李綺羅的手親了親,湊到她耳邊低聲道:“相反,我還會擔心有一天你若倦了我,是不是就會義無反顧的離我而去。我知道你身上有一雙自己的翅膀,雖然暫時收了起來,但想展翅的時候沒人能夠阻止你。”

“所以,你就以一輩子的陪伴為牢籠,將我禁錮住吧~”李綺羅也附到他耳邊,尾音上挑著說道。

“娘子.....”秦伀喉頭動了動,拉著她就往快速往家走。

李綺羅偷笑著由他。

進了院子,子靜幾個由孫媽和小紅她們抱著,正啊啊啊的鬨著要找李綺羅,見她和秦伀進來,被抱到門口的三張小臉齊齊笑開,向李綺羅叉開小手求抱。

秦伀身子一頓,想要視而不見繼續把李綺羅往房裡拖。

李綺羅輕笑一聲,掙脫秦伀的手,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道:“相公,等晚上,你先去看書去去火。”說完她自己接過了子靜和子姝。

子靜和子姝到了李綺羅懷裡,都咧著小嘴咯咯笑起來。子圭便在小紅懷裡巴巴的看著。

不能厚此薄彼,李綺羅抱了子靜和子姝一會兒,將她們交給孫媽抱到軟榻上去,自己則又接過子圭,隻要能看見李綺羅,子靜和子姝便不哭不鬨,子圭一到了李綺羅懷裡,卻一把抓住衣領,抓住的時候他自己則閉上了眼睛。

抱了一會兒,李綺羅要去做飯,見子圭似乎睡著了,便準備將他放到軟榻上睡覺,誰想子圭整個小身子都在軟榻上了,小手卻還抓著李綺羅的衣裳不放。

李綺羅想將他掰開,他便嚶嚶一聲。

“孫媽,你帶著小紅去做飯吧,子圭睡著了,我抱著他睡一會兒。”今天子靜和子姝都午睡了,就子圭還沒閉過眼,這會兒不睡,下午該鬨了。

孫媽笑看一眼子圭,“好的夫人。”

子圭的小嘴巴蠕動著,但抓著李綺羅衣裳的手一直沒放開,一直到孫媽做好了飯,他睡熟了過去才不自覺鬆了。

“小少爺平時不鬨,但卻最親夫人您,一會兒不見,他就不停的往門口看。”李綺羅給子圭蓋被子的時候,孫媽小聲在李綺羅耳邊道。

李綺羅萬分憐愛的摸了摸子圭的小額頭,輕笑道:“跟你爹一樣,悶騷。”

會試開考的時間就在四月十四這天,這時寒意未去,大家都還穿著厚厚的棉襖,因為會試參考人數多,所以考場也極大,雖然會分為好幾個小考場,但都是由一個大考場隔開。考場一用就是好多年,如果負責會試的禮部手裡能從戶部手裡摳出銀子,說不定還會修繕一下考場,這還要看禮部的官員是否會將這些放在心上。

這年頭,奉行的都是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考場漏風怎麼啦,你們可都是未來朝廷的棟梁,這點苦都受不了,還怎麼為朝廷,為皇上辦事,為老百姓謀福祉。反正怎麼說都隨他們。

李綺羅怕秦伀受寒,從三月開始就給秦伀做衣服。會試還不能自己帶被子進去,怕考生夾帶,隻準穿一身,帶些答卷工具和吃食,其他的一概不準。

“夫人,我聽說那考場裡麵可冷的很,還有身子弱的人熬不過去,從考場出來直接就沒了的,咱們老爺不會有事吧?”小黃在旁邊給李綺羅理針線,邊有些擔心道。

“老爺怎會和那些人一樣?”孫媽忙道。

小黃反應過來:“對不住,夫人,我不是故意這麼說的,我就是擔心老爺。”

李綺羅搖搖頭:“這有什麼。”根據打探來的情況,考場裡麵的情形實在令人擔心。“好在相公這些年一直沒放下鍛煉身體,咱們把衣服做的妥貼些,應該無礙的。”還有她的精神力加持,秦伀應該不會受太多苦。

“夫人,您覺得老爺這次會高中嗎?”來到家裡這麼久,小紅她們也知道了李綺羅的性子,隻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她都極好說話。小紅她們都無比慶幸這次遇到了好人家,自然希望秦家越來越好。

“中不中的,又有什麼關係。”李綺羅淡淡一笑,手下縫針的動作不停。她的動作極快,且每逢一針都流露出極大的美感,小紅她們第一次看李綺羅做衣服的時候,都齊齊看得癡了,怎麼會有人做衣服的模樣比美人翩翩起舞的樣子還要吸引人?

“老爺若中了,您就是官家夫人了,自然和現在不一樣的,小姐少爺們的身份也會大大的不同。”孫媽見李綺羅麵色恬淡,笑著道。

“好像是這樣。”李綺羅點點頭:“不過,人隻要過的舒服就行了,相公能中,能一展他心中的抱負,自然是好的,沒中的話,秦家也不是過不下去日子,我反而喜歡簡單的生活。至於子圭他們,自己有本事就自己去掙,我們做爹娘的,該給他們的愛不少就是了。”

孫媽聽了呆楞了好一會兒,“夫人,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說。\

李綺羅輕笑一聲:“誰不盼著夫婿封侯拜相,我不過是沒出息罷了。”她本來就不太看重這些東西,經曆了末世之後,更覺得能安安穩穩的活著,一家人和樂便是最大的幸福。

孫媽搖頭:夫人這樣的,才是活的明白呢,無論什麼樣的日子都坦然接受。

等李綺羅將秦伀參考的行頭準備好,會試開考的日子也臨近了。

大越有二十個省府,每個省府根據地域和教育水平,考生人數多少,給的舉人名額都不一樣,但總的來說,加上往屆沒有考過會試,滯留下來的舉人,每次全大越參加會試的人都不下七八千人。

在這七千左右的舉人中,最終能擠過會試這架獨木橋,成為進士,參加殿試的人又是多少呢,至多三百人,這三百人中還包括同進士,如果除去同進士,正正經經的進士不過一百人左右。

本來成為舉人的人,就已經經過了縣試、府試,院試,鄉試大浪淘沙,雖然其中不乏有魚目混者,但總的來說,能經過這麼多層重重篩選,最終成為舉人,本身就已經篩選出了大越的精英,至少在讀書方麵是這樣。而現在,一場會試,又把所有的精英一起趕下場,從眾多人中選出一小撮,競爭的殘酷可想而知。

進,則代表從此鯉魚躍龍門,真正成為了這個社會製定規則的階層,退,則表示前麵無論寒窗幾十載,全都打了水漂,又需苦讀三年,等著下一次的會試再戰。對體力,心力都是巨大的折磨。

李綺羅陪著秦伀在前一天看過了考場,四月十四這天,四更便起了,兩人穿著厚厚的棉襖,在一片暮色中出了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