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張家一一的通知了日子, 然後就準備起來了。還請了鄰居大娘們來幫忙,人多嘛,就好辦事。尤其是像喪事喜事這一類, 基本都是脫離不開鄉鄰幫忙的。
因是慶祝季大牛和王安平在衙門裡當吏役的事情,季老娘季老爹二人說什麼也要共同分擔一二, 竟是擔了一半的錢財的支出, 買酒準備菜品還有甜品啥的都出了錢。
弄的陶氏都暗笑, 對李氏道:“……以前覺得這兩個摳門的要死, 現在對咱家倒舍得起來。”
“哪裡對咱家舍得, 是為大牛舍得。”李氏笑道:“那也是咱家值得。”
陶氏看了一眼張融融,道:“也是, 現在咱家有震宅的寶塔,這哪裡是大方,這是上供奉呢……”
說的一時都大笑起來。
季老爹季老娘也沒推托, 反正他家親戚也不多,也懶得請著辦了, 乾脆都不請季家兄弟和親戚,就隻負責這邊,招待客人是忙的不亦樂乎。
廚房裡是忙開了,然後親戚們, 鄉鄰都帶著禮上了門, 一般吃席,都要帶禮, 這也是中原人的習俗了。
馬大夫一家也來幫忙,他主要負責招呼街坊和鄉鄰們,因都相熟,因此都在街上擺了桌子, 拿了瓜果一麵吃一麵聊天啥的。
王安平和大牛還請了縣衙的吏員和衙役來坐了坐,衙門裡也客氣,都來坐了坐,高高興興的吃了飯才走。
其它的親戚便是李氏和陶氏的娘家人了。再加上便是張家村裡的人,裡正啊,張虎等人,基本上有點乾係的都來了。
再有,便是當初裁縫鋪子裡的老客還有幫著做事的繡娘,都請了來,繡娘們是拖家帶口來的,張強張恒招呼著,為著的也是一個記恩,有始有終的意思。
小妮一直幫著做甜點,興娘子平娘子也都在,和春妮一麵忙碌一麵聊天,倒是相處愉快。
張融融看看這平娘和興娘,知道是踏實人,也就放了心,見她們家的小孩子來,還包了紅封。
李方幫著張興柱在前招呼人,張融融看了看,他是個方臉的年青人,看著就踏實,話不多,卻很客氣,進退也有度。
張融融心下倒是放了些心。
李氏湊過來笑道:“姑奶奶,我本家這個李方還不賴吧?!今兒他娘和娘子都來了,還帶了孩子來。都是最踏實不過的人。”
“來了好,來了我包個紅封去,”張融融道:“以後相處的多,得當半個家人對待才好呢。”
李氏笑道:“姑奶奶是真疼雲帆。”
張融融果然見了他的家人,還給孩子包了紅封,李方有點不好意思,但也受了。
李方的娘是個話不多的人,跟李氏還有些親,便私底下拉著李氏道:“姑奶奶倒是看著和善,隻一件事,我心裡不踏實,這,我兒子眼著你家小姑奶奶能乾得長麼?!將來若是嫁人,我家方子肯定是不乾的,沒有說跟著去夫家的道理,百般受約束,可不好……”
“嬸子也是想太多,方子又不是賣身給我家小姑奶奶了,來去自由身。況且,嬸子也聽說了,我家小姑奶奶,以後嫁不嫁的都不是定數呢……”李氏道。
李方的娘道:“外麵傳的是真的啊?!這,這……”
這也超出了她的理解範圍了。不過她也沒有發表意見,不管怎麼,張雲帆嫁不嫁不關她的事,說到底,她再不能理解,那也是東家啊。
“幸虧本朝沒有對婚嫁方麵的強製要求。若不然跟前朝一般,女兒家到了年紀不嫁人,父母要定罪的,那可就糟了。”李方的娘道:“你年紀輕,還不知道呢,前朝的時候,彆說是年紀小的丫頭了,到了年紀若是不嫁,父母定罪,若是自身原因不好嫁的,那也是官府統一官配。若是配個殘疾的老頭兒,你說說這事造不造孽,本朝人性的多了。再有便是有些寡婦,隻要死了丈夫,不肯再嫁人的,想都不要想單活著,照樣得官配,女人命苦啊,本來嫁個丈夫好好的,結果丈夫不幸死了,好家夥,再配人的時候,是直接配個什麼殘疾老頭,或是品性不良的老鰥夫,那是真生不如死,我娘當年,也差點被……幸虧後來本朝建立了,也就逃過一劫。”
李氏聽的愕然。
李方的娘道:“有那一種不要臉的老頭兒,或是有錢人家專門盯著漂亮寡婦的,有些人家丈夫活的好好的,也盯著,那時候世道亂,出意外的多,有好多人的丈夫是被生生的打死的,然後把寡婦搶了去,哎……世道艱難呐,不管咋,現在咱們可真是有福氣的人了。你家小姑奶奶這事兒,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
“這麼亂!?”陶氏聽的也湊了過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