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第182章 話術(1 / 2)

老寡婦生活指南 呦呦雨 5353 字 10個月前

王安平道:“和大牛看了一看府城, 那邊的情況的確很好,生意興隆,現在入了秋, 更有很多商人來往不絕, 若是你要買商鋪,就要儘快了,若有遇到合適的就趕緊的買,那邊碼頭建成, 商鋪的價格還要漲。”

張雲帆聽了若有所思,道:“若是拿下一間, 做點心生意,隻怕是不夠回籠本錢, 那樣好的城裡,好的地段,若不做南來北往的生意, 豈不吃虧?!”

“你可以自己琢磨,這個我幫不了你。”王安平道:“要買商鋪, 下回我和大牛還得扶棺去一趟府城,到時候你可以順便一道去,你可以看一看府城, 眼見為實, 也好下決斷。”

“好。”張雲帆心中感激,道:“那下回就托表叔帶我了。”

“這次出差重要的事辦完了,下回隻是送棺,帶你也無妨。”王安平道。

張雲帆點了點頭,心中很是感激他。

現在衙門裡,王安平是能說得上話了, 而且有些事可以自行作主,決斷。這就是他與大牛的不同。

大牛至今還是輔助類的衙役,是不具有單獨的執行權的,這相當於後世的輔警那一類。他得跟著老衙役後頭打後手,或是,聽命行事,是不具備有單獨的抓人或是執行任務的權力的。這也是衙門防止權力泛濫,使用過度的約束。哪怕是封建社會,也是有規章製度的。尤其是,古代是以家族為單位來治理,是家長製的方式,並不是以律法為單獨基礎治理國家為主流的方式,所以一直很是約束底層權力機構過於泛濫,執法過度的問題。農業社會,你可以說它節約成本也好,還是落後也好,但必須承認的是,以律法為基礎治理國家,成本的確過高,而以家族或是家庭為單位去治理,甚至讓三老鄉紳參與管理社會的一種方式,的確是低成本的方式,可以讓農業社會運轉。否則,朝廷光農業稅又怎麼能夠有效支撐整個社會的法製?!

所以,不管是軍隊,或是底層執法機構,包管衙役這一類,人數都是在限製的,隻這麼點人,並且約束的比文人,或是吏更嚴格。是為了防止以武犯禁,從而提高執法成本的問題。而相對而言,文事方麵工作的人,哪怕再造孽,再作惡,也可以以文的方式去約束,去處理,比起高成本的動用武力的方式,它更好處理,所以太平盛世,文職的總比武職的更得升遷一些,當然也更占便宜些。

都說季大牛是生錯了時代,其實哪怕在太平盛世當個糊塗人,卻也比在亂世當一個隨時可能戰死的武將更幸福啊。

“雲帆,”王安平看著她,道:“彆的我不叮囑你什麼,隻是,行事之前,多考慮些家裡人才好。一個人再強,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多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是這個道理。我知道你向來要強。可是做什麼事,能與家裡人商議一二也好。哪怕家裡人不讚同,或是反對,也總比自己獨斷專行的強。上次的事,彆再踏第二次了。”

“我明白,”張雲帆道:“我不會掉坑裡,更不會把家裡人拖進坑裡!”

“你我跟著娘讀了這麼多書,就能知道很多人能夠成功,都離不開背後的人的支持,如果隻想著獨自前行,寧願把阻力全給扔了,到最後也是孤家寡人。沒有什麼事是不能商量的,家人永遠是家人,並不是那種為了攔著你,而不顧一切,寧願毀了你往前進的人,”王安平道:“有一顆向上的心很好,但是榮辱與共,要知道分寸。我知道你要強,可是有時候也可以與人商議,也可以借勢。這樣才能走的更長遠。”

張雲帆點了點頭,道:“表叔現在不生我氣了嗎?!”

“之前那件事的時候,的確有點生氣,”王安平道:“事後想一想,我也有錯的地方。”

張雲帆眼眶紅了,道:“表叔彆嫌我煩就好。以後若是有什麼事,我一定多與姑奶奶和表叔,還有家裡人商量。”

“家裡人不止是會生你的氣,更多的時候,也會為你的成功而高興的。”王安平道:“凡事彆想的太負麵。家裡人都很牽掛你。”

“嗯。”她重重的點了點頭。

王安平知道,她要往前走是怎麼也擋不住,至少要擊中她內心的柔軟,這樣行事才會更成熟,更有顧慮。

她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但很多的時候,要注意溝通的話術,其實,就能讓她看出更多的東西。

雲帆很理性,理性又聰明,那麼與她說話就不必再拐彎抹角。

她更能看懂家裡人阻止的無奈還有局限性。就像李氏和陶氏經常說她小話,也並不是不關心她,隻不過是,她們的生活方式已然固定,要非議與自己生活方式不一樣的人是本能一樣,就像張興柱有時候也看不懂她在做什麼,也常常對著她歎氣,也並不是真的不在乎她。而隻是,思維也已固定。

家人,未必非得相互理解,而王安平想說的就是,要讓她看到這背後的情份。隻要肯念著情份,便是家人不完美,也不要摒棄。

雲帆還小,現在一頭隻看到目標,隻看到未來和渴望,不要等到成功以後,家人卻已經形同陌路再來後悔。

與家人商議就是示弱的意思。

她本來就是女兒家,有些事情,哪怕已經有了主張,商議一下又怎麼了?!但這樣冷冰冰的隻顧往前衝,卻不與家人商議,獨斷專行,家人漸漸的會怎麼樣呢,會覺得她反正是有自己的主張,不用管她便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