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等人眼睛都亮了, 喜道:“真的?!”
“還能哄你?!”張恒笑道,“馬上過節了,給你們放兩天假, 中秋那天上午回家去,第二天回來便成。順便給你們先支一個月工錢, 若有要買的東西, 準你們下午去逛街買了回家帶家去。”
小子們也想家, 到底年紀小, 出來這些日子, 且想家想的不行呢。
小子們高興極了,嘴都笑咧開, 乾活的時候一麵說著要買啥,一麵還問張恒回不回村。
張恒笑道:“中秋店裡忙,未必有空。不過過年肯定要回村祭祖的。以後不管是我, 或是我哥,總得有一個回村裡。”
石頭道:“等我們回村把恒子哥老家給打掃乾淨,若是要回, 也有個住處。不過住咱們家也行。但不及住自個家自在!”
“行。”張恒笑道:“你們有心了,乾活吧。我去那邊了。”
石頭跟出來,對張恒道:“最近在作坊附近溜達的人多了起來。恒子哥, 要不要養隻狗啊啥的?!就怕有人進來, 我們沒注意到。”
張恒聽了皺眉, 道:“這些鬼鬼崇崇的,防是防不住的, 隻要不進來,沒啥大事。”
“我尋個狗來養著,”張恒道。
石頭道:“要不等中秋回村, 我帶一隻來吧,村裡狗多著呢。挑一隻母狗壯實生的小狗,從小養著才親!家裡也有東西喂。”
村裡是沒東西喂狗,主要是舍不得,但張家哪會缺一隻狗吃的?!
張恒應了一聲,說拜托他了。走了幾步又回來道:“多帶上幾隻來,姑奶奶和我那邊也各養上一隻。就怕也有人趁我和哥不常在家摸進去。”
石頭趕緊應了。心裡很是擔心進賊。
張家對他是真好。他們這個年紀的小夥子哪個進了城的要學點本事不得白做徒弟幾年,睡的差,吃的差,還沒有工錢。甚至還得跟主家認爹。學徒還想要回家探親,有工錢,那是真做夢。就是白作工差不多。
可是,張家是真的沒得說。人將心比心的就是這樣。對他的好,他全放在心裡。心裡將這也當成了家一樣,那種職責感,是不用說的。是內動能的。
張恒回了家,家裡喜氣洋洋的,因為牽了騾子回來,家人都很高興。這也相當於後世家裡有人買車了。不就是一件喜事嗎?!
季老娘聽說了,還剪了紅布條來,說是喜事,哪有買了牲口不要係紅布的,因此堅持。
鄉下基本都有這個習俗,買了新牲口表示家裡添了丁口,那也是如喜事一樣的,得係上,才算是正式的進來了。
張家人都哭笑不得,不過還是接受了她的好意。
季老娘心情很好,大牛開竅,多少還惦記他們,把他們放在心上,季老娘心裡有多美了。人老了,怕的就是與兒子關係不好,甚至怕的就是冷漠的被遺忘。所以你說她來現眼也行,說她來找存在感也行。她就是不可能不來張家。
人老了,就得主動了,哪怕可能會被嫌棄,那也休想消停。
張恒看她圍著大妮打轉轉,不禁一樂,與她打了聲招呼便來與張融融說話了。
“中午沒家來吃飯,是在村裡吃的嗎?!”陶氏道。
“沒呢,在城門口被趙哥逮住了,拉去趙家吃了一頓飯,”張恒道:“就沒來得及與家裡說上一聲,他就是一熱情人,一被逮住,哪能逃得開。”
陶氏聽了直樂,笑道:“趙家大娘子也熱情的很,開業那時間送來的禮,給咱店裡的生意,你可得好好謝謝人家才是,他們家裡也太客氣了。”
陶氏見他平安回來,也就不掛心了。跑去廚房與季老娘說話。
張恒這才與張融融說了這件事。
見張融融一點都不詫異,心裡也是服她的定力,他到底還年輕,聽說這麼多錢的時候,麵上不顯,心裡卻是驚愕的不行。
“姑奶奶,我說不要,可使得?!”張恒道。
“不要就對了,上回他給的便已經是盛情,不能再伸手。”張融融道:“他若過意不去,你隻叫他家裡發達了,也務必要培養他趙家族中的子弟讀書。一個家族與一個人是分不開的。一個人興旺有錢,家族卻窮,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