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明了才好。”知府道:“就這樣往上遞吧。說不得咱們也沾這張家的光!這裡麵肯定是有事情啊。不然不會有欽差查問。更不會為這小民專門上一個折子。”
“縣太爺本家有些能量,裡麵肯定有什麼謀算,大人也不必攔著,能樂得結好,說不定還真能沾到光……”幕賓笑道。
知府便將這折本原封不動的與自己的折子放在了一塊,快馬加鞭的給欽差送。
“這小小的張家,竟勞動了欽差……”知府納悶的道。
不解的很。多想無益,隻怕到時候有旨意了,才能恍然大悟,現在也隻能瞎猜,猜不到點子上,是真沒用。
倘若所說的那糖方果真是張家獻的……那麼……
不過他也不敢十分確定,雖有所猜疑,十有八九是了,但不到最後一步,誰能知曉!?
幕賓想了想,道:“不過這張老太的命運當真是坎坷。倘若不是他侄兒拉了她一把,隻怕已經死在張家村了。”
知府聽了也十分厭惡,道:“生子如此不孝,不如生隻豬。還能殺了吃肉。她怎麼不告他的兒子不孝呢?!”
“大人有所不知,無論哪朝不孝罪都是重罪,一旦告成,她的兒子被判死刑,還是輕的,重的話,可能會牽連鄉裡,甚至連她侄兒也會受到牽連,她最小的兒子當初還小,無能為力的很,一旦狀告,隻怕王安平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這不止是被惡鄉裡那麼簡單。一旦上了公堂,自有國法裁度,結果也不是她所能控製的了。”幕賓道:“她這樣克製,已經算是留有餘地了。民間多有不孝子,告的人卻少有。一方麵是為母者本慈,不忍。另一方麵,也是有著律法方麵的考慮。一旦告成,名聲臭了,是小事,牽連一堆人,才是大事。這張家村的確不像樣,她這大兒子也的確不是人,可是,一旦告成了,死傷無數,也非她所願吧。她也未必如現在這樣體麵。一定是被人懼怕的,沒人敢惹。我看還不如眼下這般,放下反倒千般自在!”
知府歎道:“都說刁民窮凶極惡。律不下鄉,也有壞處。遇到這樣的,實為峻法,不得不嚴判,以儆效尤。朝廷也有難處啊。”
一旦開了這告不孝的先河,以後治國的成本就會大大的增加,以孝治天下,是低成本的方式,而以律法治天下,就是高成本的,當官的啥也不用乾了,隻用斷案了。所以一般很少動用律法,除非不得不用,不得不申冤的時候。
朝廷是不講理的,隻講情。為了杜絕這樣的事情,一是警告不孝的人,另一方麵也是減少告的可能,一旦遇到這種都是重判。不是一般的重的那類。
所以,民間多有不孝兒,也有不慈母,但多數都是鄉裡糊糊稀泥,就完事了。
難得糊塗啊。哪能事事較真。
其實這樣的事,在後世在法庭上可能也是一筆糊塗帳。多的是算不清的恩怨,數不清的帳哦。
“清官難斷家務事,也是沒得辦法。”幕賓道:“判的重了,也有假告嚇唬兒子的,官府反倒惹禍,倒被百姓說是嚴苛而缺教化的。判的輕了,又是事。所以這類案件少,衙門能和解就糊糊算了,很少有正經判的。這小民家裡是這樣,在富貴人家家裡也未必沒有,隻不過為了臉麵,能捂的也都捂在家裡爛在了肚子裡。做家務事上的清官,都不如來點真正的政績有用。”
知府道:“這張老太倒也真正的清醒。也許這都是恩義吧。她倒落了個好侄兒。此事若是朝廷有表旨下來,倒是可以宣揚宣揚她與侄兒的恩義之事,也是一方美談!”
幕賓笑道:“的確如此,是朝廷教化之德,方有侄兒不忘姑母,年老接回奉養之美。的確宜多宣揚。至於王家的事,還是休提為好。”
知府也沒對王家的事上心。他這樣的地位,對張家,或是對縣裡的事上心都沒必要了。因此便不再提。心裡卻是鬆了一口氣的。
無論如何,這糴米船沉案,總歸是能避過去了。
能摘出來就好!
怕就怕沉的漩渦太多,把自個兒也帶進去,那可真是太冤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10-28 22:52:28~2021-10-29 15:10:4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哇挖 8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