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冊封(2 / 2)

“什麼?”薑承宗瞬間錯愕,“賢亭可彆開玩笑了,我家小妹年紀還小,還未到說親的年紀。家中父母疼幼妹如珠似寶,已有言在先,要多留幾年的。”

他斷然拒絕。若是求娶令月倒還有的商量,若是皎皎,斷無可能。

周賢亭不妨被拒絕的這般直接,麵色瞬間有些難看,“元信兄可是也覺得我家世低微?”

薑承宗皺眉,“周兄何必強人所難?我幼妹確實年紀尚小,家裡父母是決不可能輕易將她許人的。”他隱隱也看出來了,周賢亭必是上回見過了皎皎,才動了心思。不是他勢力,但以周賢亭的人才品貌著實配不上皎皎。便是彆人不說,他也該有自知之明才是。

看到對麵之人越來越難看的麵色,薑承宗心裡不禁搖頭,是他著相了,此人才華有之,但心胸卻狹小。他不願再與其糾纏。

正此時,馬車突然停下了,外麵傳來孫管家的聲音。“大爺,老爺和夫人請大爺快些回家去。”

薑承宗順勢下了車,周賢亭緊隨其後。

“可是出了什麼事?”薑承宗雖這般問話,但心裡卻不著急,看孫管家一臉喜色,必不是壞事。

“大爺,大喜啊!”孫管家大聲道,“先時宮裡內侍傳了聖旨,聖上升咱家老爺為大理寺少卿,冊封咱家三姑娘為安陽郡主。老爺讓老奴來找大爺趕緊回家幫著待客呢。”

薑承宗聞言不由喜形於色,他腦子裡亂紛紛的,也顧不上一旁的周賢亭了,隻拱拱手道:“周兄見諒,今日怕是不能赴周兄的約了,改日我做東,再給周兄陪罪。”

周賢亭臉色有些發白,強自忍著沒有失禮,目送薑承宗的馬車不見了才驀地落下了麵色。

他是真沒想到薑家三姑娘還有這樣的運道,聖上親封的郡主,已不是他能攀得上的了。原地站了半晌,他才好似回過神似的轉身朝著相反的方向走。麵上雖平靜,但心裡卻波濤翻湧,既有對自己先前自不量力的羞惱,又有對薑承宗狗眼看人低的恥辱和恨意。

有朝一日,他若高中……

薑承宗到家門口的時候,果然見到門口人潮湧動,“孫管家,這是?”

“都是知道咱家老爺高升,來送帖子和賀禮的?”

薑承宗點點頭,從側門進去。

晚上,一家子聚在老太太處用飯。薑父雖身上餘毒未清,但麵色總算不是之前的青白色了,因此並不怕老太太看出來受刺激。

老太太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難得有了些精神,被丫頭扶起來靠在引枕上與薑父說話。

“我兒高升,母親心裡高興。若是你弟弟還在,咱們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多高興。”好似完全不記得當年是小兒子主動要分家的。

難得老太太今兒高興,他便也不提過去,順著老太太的意思點點頭。梅氏將嗣哥兒抱在懷裡,垂著頭眼裡劃過一抹嘲諷。薑承宗和兩個妹妹皆沉默著沒有說話。

隻聽老太太拉著薑父繼續回憶過去,“你和老二當年是一起開的蒙。當年家裡不富裕,你父親覺得你二弟天資出眾便隻想讓他一人走科舉一途。是你二弟,說服了你父親,你這才有了今日。”

眾人不知道當年還有這樣一段往事,不由瞧了一眼薑父。

提起小時候,薑父終於忍不住有些感慨。他想起小時候的二弟,天真可愛,對他這個兄長十分信服。隻是不知從何時卻變了。

他點頭道:“母親,我永遠都記得小時候二弟對我的幫扶。”所以當年雖然與二弟一家幾乎決裂,但當二弟不在了,他還是默許母親接了侄女兒回家,將她看作親女一樣教養長大。隻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薑念兒的心性像足了她父親。

老太太不知薑父心裡所想,見他終於記起二子的好處,頓時沒了顧忌,“你二弟如今不在了,隻留下念兒這一個獨苗苗,這孩子所說之前做錯了事,但到底月姐兒沒受什麼傷害,反而是她自己不知受了多少委屈。”

她說著說著不由潸然淚下,“我眼看著是沒多少日子可活了,兒啊,你就當心疼心疼母親,原諒念兒這孩子,接她回來吧。”

“母親糊塗了不成,念兒早就嫁人了,她已經是彆人家的人了,上有公婆要服侍,下有夫君要照顧,如何再能回來娘家?”薑父一臉為難。

老太太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不現實,不由急道:“那可如何是好?那孫家就是個狼窩,念兒在他家受了多少委屈。你當年也是把她當做親生女兒一樣疼的,見到她如此你就不心疼?再說她受的這些罪可都是替月姐兒受得。”

梅氏一聽這話不由被氣笑了,薑承宗皺著眉頭,拉住了想說什麼一臉憤然的薑令月。

薑父這時也沒了一開始的耐心,沉著聲音道:“若母親執意想接了人來,兒子可以答應讓你們見一麵。不過從此以後我不會再管她一絲一毫。”若不是顧忌著老太太,薑念兒哪裡還能三番四次的作妖。

老太太不以為意,大兒子自來心軟她是知道的。此時雖說了氣話,但等念兒回來了哭一哭,求一求就不信他不會管。

見了老太太的神色,薑父有些失望。此時傷口處也隱隱作痛,索性帶著一家子從老太太處出來歇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