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遽生波瀾(2 / 2)

夜天子 月關 4998 字 2個月前

林侍郎淡淡一笑,心中暗想:“這老者不過是一山中野叟,滿口粗話,居然曉得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的典故,還能說出虛與委蛇的成語來,莫不是有人教他的吧?”

林侍郎到葫縣後,與葫縣官僚雖隻簡短接觸,便已察覺到了知縣和縣丞之間矛盾極深。在林侍郎看來,徐伯夷之前如果沒有十分把握,斷然不敢上書天子提此建議。

雖然說頭腦一熱忽發奇想就敢向天子上書的蠢蠹之臣不乏其人,例朝例代都有這種讀書讀傻了的官員,鬨出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但是從這兩天的接觸來看,這徐伯夷為人精明性情狡獪,顯然不是這樣的呆書生。

那麼,是誰慫恿這些山民臨陣反水呢?那位匆匆趕去驛路的花知縣必定脫不了乾係,葉小天在其中扮演的又是一個什麼角色呢?林侍郎正沉吟分析,李國舅已經勃然大怒了。

李玄成謀得這個欽差,本就不是為了替朝廷辦事,缺乏耐心。早日驚聞他朝思暮想的瑩瑩姑娘已嫁作人婦,便已萬念俱灰,今天又遇到這種事,登時便發作了,他把書案一拍,厲聲叱道:“簡直豈有此理!徐縣丞,你鬨出這般荒唐無稽的笑話,簡直是丟儘了朝廷體麵!”

王主簿不陰不陽地道:“移風易俗,向來是潛移默化的事情,哪有一蹴而就的道理。我等做地方官的,切忌急功近利,否則難免是嘩眾取寵,貽笑大方了。”

眼見欽差大怒,此時不踩一腳更待何時,盟友?盟友又如何。徐伯夷不仁,他就可以不義了,同為田氏門下又怎麼樣?大山頭下有小山頭,小山頭下有小小山頭,安宋田楊四大家也不過就是大明這座大山頭下的四座小山頭。往大裡說,他們還都是大明臣子呢,不一樣鬥個你死我活?

林侍郎微笑道:“國舅息怒,相信徐縣丞自有他的道理!”

林侍郎安撫住李玄成,轉向徐伯夷道:“徐縣丞,今日這般情形,你怎麼說?若是拿不出一個道理來,本官可是要治你一個欺君之罪的。”

徐伯夷躬身道:“兩位欽差息怒,這其中想必是有些誤會。兩位欽差可否先至小廳歇息,下官尚有細情容稟。”

李玄成本待不理,林侍郎已然撫須一笑,起身道:“好!國舅,咱們就到小廳坐坐,聽聽徐縣丞說些什麼。”

葉小天雖然一直冷眼旁觀,可眼下發生的這一切,其實就是出自他的策劃,眼見徐伯夷不驚不躁,神態從容,葉小天心中微凜:“不對勁兒啊,徐伯夷何時有了這等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心胸城府,莫非……他仍有所恃?”

兩位欽差徑直轉向小廳,徐伯夷對議論紛紛、交頭接耳的場麵視若無睹,麵帶微笑地跟了進去。

林侍郎和李玄成在小廳的官帽椅上坐了,徐伯夷上前欠身一禮,沉聲道:“兩位欽差大人,下官做事,絕不致如此莽撞,事先確曾了解過民意,諸族百姓對於易俗之倡是非常響應的……”

李玄成冷笑道:“是麼,那今日局麵,你怎麼說?”

徐伯夷歎了口氣,泰然道:“兩位欽差大人有所不知,我等這些身居下位的小吏,想為朝廷做點事情,總有人扯後腿、下絆子、設陷坑,做事艱難無比,這一次,分明就是有人搗鬼了。”

李玄成愣了愣,眼神突然亮了,他早已看出徐伯夷和葉小天不和,徐伯夷這番話意有所指,莫非……,李玄成強抑興奮地道:“徐縣丞,你不要怕,你有什麼委屈,儘管說來,本國舅與林侍郎自會與你做主!”

徐伯夷一揖到地,朗聲道:“多謝欽差大人!”

徐伯夷要行此事,關鍵就在於能否得到諸族百姓的擁戴,葉小天與高李兩寨關係密切,他豈能不妨,早已備下後手了。之所以一直做出一副忘乎所以的模樣,就是為了引葉小天入彀,他要爬上天堂,還要把葉小天踩進地獄。

:月過中旬,誠求月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