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順水推舟(2 / 2)

夜天子 月關 5899 字 2個月前

時不時的,也會有一幢年代久遠的土牆被雨水浸泡過甚,轟隆一下便傾倒下來,華雲飛見狀,不禁蹙眉道:“這場大雨一下,恐怕會有不少貧苦人家倒塌屋舍,無家可歸了。”

葉小天看看已經漫到馬腹的積水。輕輕點了點頭。

知府衙門原本是土司府,地基比較高,而且土司府的位置也處於城中地勢較高的位置,所以當葉小天走上府衙前那條大街時,積水已經不深,馬匹行動也輕快了許多。

葉小天趕到刑廳,脫下水靴,嘩嘩地倒出兩靴積水,毛問智光著大腳丫子走過來,把搭在肩頭的官靴遞過來。葉小天套上襪子,正要穿靴,就見刑廳知事章彬急急忙忙地走了進來。

章彬一見葉小天,便喜形於色地道:“推官老爺已經到了啊,知府老爺傳令,召集三班六房、各司主官們晉見呢。”

葉小天蹬上一隻靴子,問道:“知府大人可曾說是何事?”

章彬搖頭道:“這個卻未聽說。”

葉小天便穿好靴子,獨自向知府正堂走去。到了正堂一看,戴同知、李經曆等人都已到了。這些人大多住在城中心或都距府衙較近的所在,都比住在東山腳下的葉小天來得便利。

尤其令葉小天驚訝的是,那位女監州於俊亭也在,這位據說從不上衙理會政務的女土司。最近似乎勤快了許多。葉小天在李經曆旁邊坐下,低聲問道:“知府大人召見,可有什麼緊要事麼?”

李經曆懶洋洋地道:“聽說是知府大人的本家親戚向知府大人抱怨,一下大雨便汪洋一片。出入不便,想必大人召見,就是為了這樁事吧。”

葉小天聽了點點頭。疏浚河道這種事與戶科、工科才有關係,無論如何也不會跟他這刑廳推官有瓜葛,他今日來,隻管帶一雙耳朵就足夠了。片刻之後,一個幕僚師爺模樣的人從屏風後麵走出來,在公案旁站定,咳嗽一聲道:“知府老爺到了。”

眾官員紛紛起立,就見張大胖子慢吞吞地走出來,未登台階便先伸出手去扶住公案,把他那肥碩的身子挪上台階,轉到公案後麵站定。眾人長揖道:“見過府尊大人!”

張胖子點點頭,雙手扶案向眾人一看,長歎一聲,漫聲吟道:“天降大雨是為何,東海龍王淚滂沱,老龍哭罷回宮轉,隻是苦了我張鐸!”

“吭……”站在葉小天旁邊的李經曆緊緊閉著嘴巴,衝口而出的笑聲硬是被他死死憋住,憋成了一聲悶哼。

葉小天還是頭一回參加張大老爺主持的大排衙一類的活動,不了解這位張知府的排衙風格,是以聽得心頭發愣:“什麼情況,一亮相先來一首定場詩,莫非接下來張知府要開始說書?”

卻見張知府吟完這首不遜於“千年鐵樹不開花”的好詩,便緩緩落座,長歎一聲道:“本城的暗河,開鑿於宋神宗年間,至今也有五百多年了,久不疏浚,如今一下大雨便積澇成災,本官想著也該清浚一番,諸位大人以為呢?”

葉小天心道:“宋朝年間修的暗渠,已用了五百多年,到現在居然還能用,已經很了不起了,這樣的河道早該清瘀了,就算一年積一寸吧,五百多年下來,這河道該堵塞成什麼樣子了。”

眾官員均默不作聲,此地的官員建製雖與中原相同,但這些官兒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領,財政上都是自負盈虧的,想修繕河道?好事啊,可這錢誰負責?是以誰也不願做那出頭鳥。

張胖子咳嗽一聲,又道:“這疏浚河道的費用,當然是由本府來出。農小苗!”

戶科司吏農小苗當即上前一步,垂首而立,張胖子道:“你匡算一下,疏浚全城河道需要多少銀兩,需用多少勞役。”

那人念念有詞地掐算半天,拱手道:“回知府大人,計支稅銀二百兩,便可作為清瘀疏浚的費用了。另外,河道修繕,總不能全城同時開工罷,不然各種道路難行,不免造成種種不便。若逐段清瘀的話,每一河段所需勞役,有三百人足矣,如此還不用大動乾戈,損傷民力。”

張胖子一聽,二百兩這個數目倒還在他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便慷慨地道:“既然如此,工科司吏……”

工科司吏不等張知府念到他的名字,便出列道:“知府大人,西城城牆坍毀多處,本司人員正全力修繕。另外,城北的糧倉也在建造當中,還有北城外半坡鎮的水利工程也在進行當中,實在騰挪不出得力的人手再去主持清瘀疏浚了。”

張胖子一聽,這糧倉就是給他們張家建的,不能耽擱。半坡鎮百分之六十的土地都是他張家的,那兒的水利工程當然也不能影響,工科的乾吏,絕不能再抽調了。

張胖子遲疑著向眾人一瞧,眾人立即紛紛低頭回避,張鐸不禁露出惱怒神色。於俊亭坐在上首,俊目微微一瞟,見隻揣了兩隻耳朵來的葉小天正神遊物外,不禁微微一笑,開口道:“知府大人,此事不如就交給葉推官去做吧!”

:月末最後三天,誠求月票、推薦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