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羅鍋子(1 / 1)

“俺悠悠這不叫饞,是你們不會吃。”還是姥姥最好。 “對,我妹妹最會吃了。”昊昊崇拜的說。 “要論會吃,你們姥爺那才叫真的會吃,可惜趕上這年景。”姥姥發感慨帶歎氣。 “姥姥,那您以後給姥爺做好吃的啊,我們也跟著享個口福。” “以後有條件了,姥姥給你們做,能伺候得了你姥爺,姥姥也是有真本事的。”聽了姥姥自豪的話,悠悠心想,以後開個私房菜館,讓姥姥做技術指導。 悠悠和姥姥抽空就去勾槐花,近十裡地的大堤下的槐花,被悠悠收集了大半。 為了防止人們發覺不妥,悠悠可是特彆注意,每棵樹最多采集三分之一的量,就這也收獲了十幾萬斤的槐花。 上千萬元的收入到賬,能購買百萬斤食糖,即使按國家的定價銷售,價值也是七十多萬。每當想到此處,悠悠就有天上掉元寶的感覺。不對,應該是下元寶雨。 商城裡又掀起了一股槐花搶購熱潮。能不熱嗎,姐這槐花,可是正宗的純天然綠色產品。 幾天的時間,槐花就落了。樹下鋪了厚厚的一層,遍地雪白。村裡的群眾每天起早去掃乾槐花,扛回家喂豬。 悠悠和姥姥跑到那三家養蜂人的家裡,把他們的槐花蜜都收了回來。槐花蜜產量高,一箱蜂能產十五斤左右。據他們說,棗花蜜產量就少了,一箱也就是五斤多。以後的雜花蜜就不賣了,留著冬天喂蜂。 悠悠聽了,再次感到這時人們的樸實,後世養蜂的人都是用白糖喂蜂的。不過想想也是,現在蜂蜜比白糖便宜,人們肯定不會選擇白糖。再者,即便是白糖便宜,可買糖是要糖票的,農民可沒處弄糖票去。 轉眼之間,複堤大會戰開工一個多月了。指揮部為了鼓勵民工,按工程進度進行了評比表彰。乾得好的集體獎勵豬肉、白麵和油,個人獎品是茶缸子、毛巾,並且給每個民工預支了十塊錢的工錢,方便民工購買一些個人用品。 民工手裡有了錢,悠悠家的代銷點也跟著忙活起來。買的最多的還是解放鞋和尼龍襪,大家都說她家的這兩樣東西結實經(jin,耐穿)穿。 還有人怕以後沒有了,趁手裡有錢,先給家裡人買兩雙襪子放起來的。要知道,公社裡的供銷社,尼龍襪經常斷貨。 姥姥怕被人看出來,告訴民工不用急,打算去縣城裡多進一批貨。當晚就有幾個女民工找來讓捎東西,姥姥讓她們放心,隻要縣城有的,都給捎回來。 睡到炕上,娘倆商議後決定,去東關找羅新才,出手五十套軍裝。由於不懂價格,還是讓他自己給價,也趁機觀察下他的為人,並把悠悠準備好的自行車騎回家。 第二天剛五點,媽媽就起來做早飯,悠悠被姥姥從被窩裡拉出來,困得閉著眼吃了早飯。爸爸用自行車把姥姥和悠悠送到了張集客車站點。姥姥告訴爸爸,下午讓二爺趕毛驢車來接。 現在,姥姥和悠悠出門,代銷點就由姥爺守著,還得負責看著迪迪。教的迪迪像個小老頭似得,走路都不自覺的背著手,看到的人被逗的笑個不停。 客車站點在張集的南麵,路邊立著一個牌子,上麵幾個大字:“張集——臨水”。下麵是到站時間:上午7:20,下午4:00。客車是從臨水地區發來的,一天兩趟。站點旁邊有個麥場,車來了在場裡調頭。 臨水是個地區級城市,距洪城縣城70華裡,在洪城縣的西南。張集據洪城50華裡,120華裡的路程,客車跑一趟得用兩個小時,速度是真慢。 坐車的人不多,還不到三十人,大部分都是去縣城的,到縣城一張票五毛錢,去臨水地區是一塊二,一米二以下的兒童免票,一米四以下的半票。 客車一路晃晃悠悠,悠悠很快就睡著了。悠悠臨睡著前還在想:這小身板真鬨心,乾什麼都受限,早起兩小時就受不了。以前,姐可是經常熬夜起五更的。 一覺睡到縣城,悠悠迷糊著被姥姥叫醒。一看時間,已經八點多了。姥姥看到有人在東關下車,也跟著下了車。 領著悠悠轉了一會,先找了個背靜地方,牆邊立著幾捆高粱秸稈。 回到了東關街裡,看到街邊有人,就上前打聽羅新才家在哪住。 “找羅鍋子,您跟我來。”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主動帶路。路上老人告訴她們,外人找羅鍋子得有本村人帶著,要不喊不開門。 羅新才家住的還挺偏,拐了好幾個彎才到。院子可真大,得有一畝多,房子也多,前後兩進院連在一起,寬厚的大門緊閉著。 老人一邊敲門一邊高聲喊:“羅鍋子,有人找。” 停了一會,門還沒開就聽到裡麵羅新才熱情的話語:“嫂子,您咋有空來了”,大門也隨著打開了。 “快進來,餓了吧?趕緊給嫂子做飯去。”後一句話是對跟在他後麵的婦女說的。 領路的老人轉身往回走,羅新才喊道:“叔,來家坐坐喝點水。” “不了,你先招呼客人吧,有空了我再來。” “那謝謝叔了。” 進門羅新才就把大門關上了,並對姥姥解釋:“嫂子你彆多想,乾我們這一行的得會會小心著。” 悠悠看著眼前的院子,可真講究,稱得上經典民居了,進門就是迎門牆,旁邊栽著一簇翠竹,這在北方可不多見。 石榴樹、榆樹、梧桐樹,還栽著玫瑰、月季等花草,沒有一般農家的豬羊圈和柴禾垛,整個院落乾淨雅致。 進了屋,屋子裡更講究,長條幾,八仙桌,太師椅,高茶幾,中堂上竟然掛著副鬆鶴延年圖,下麵的長條幾上擺放著偉人的石膏像。 那位婦女倒上茶水,端出來一個糖塊盒,拿了快糖遞給悠悠。轉身去廚房:“你們先說話,我給嫂子做飯去。” 姥姥拉住她,“俺也不知道該喊啥,你不用忙活,俺吃了飯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