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存銅錢(2 / 2)

“再進些婦女的假領子,俺買不起新衣服,給媳婦捎倆領子穿,出門趕集也裝個門麵。”

“好主意,多進些鮮亮的。”

由於人多,媽媽和爸爸也跟著幫忙,每天的收入都在五百元以上。昊昊帶著迪迪在炕上看小人書,一句一句的讀給他聽。碰到不認識的字,就高聲的喊媽媽,讓她過去教。

三月二十一,去張集進貨,娘倆特意去找勝男舅媽。告訴她認識的一位銅匠想買些廢銅。

勝男舅媽大體上知道姥姥賣銅盆的事情,見姥姥提出來賣廢銅一點也不驚訝。

她爽快的說:“這還不容易,在他們縣裡不好辦,怕互相通氣漏了餡,到咱這裡就好說了。隻要他開個介紹信來,就可以走正常的手續,我們才不管他買去乾什麼那。再說這幾年上麵都沒收過這些廢銅,放在倉庫裡光長銅鏽了。”

悠悠聽她這麼一說,心裡有數了。想起智腦提供的信息,七七年以後,供銷社經營自主權擴大,特彆是七八年改革開放以後,管理更加混亂,各自為政,各顯神通。

悠悠本來打算到那時再大量收購廢銅,但現在為了讓姥爺發揮餘熱,隻好提前行動了。聽了三舅媽的話,看來現在的管理也不是那麼嚴格,隻是手續麻煩了些。

“舅媽,啥是介紹信啊,上麵有郵票嗎?”悠悠故意問道。

“哈哈哈”勝男舅媽笑得直不起腰,從抽屜裡拿出一個本夾子,遞給悠悠。“看看有郵票不?”

悠悠接過來,故作認真地翻看著,本夾子隻有幾張介紹信,偷著的複製了幾份放到空間裡。

“這也是信啊,連個信封都沒有。”悠悠嫌棄的把本夾子還給了舅媽。

“舅媽有空了給你買幾張新郵票去。”勝男舅媽哄著悠悠。

“不用管她,也不知道她個小孩子咋喜歡上郵票了。”

過了兩天,悠悠讓姥姥拿著智腦仿製的介紹信,找勝男舅媽買了一千斤銅錢,裝了好幾個麻袋。並給她捎了倆新銅盆,三舅媽送給站長一個。那站長真厚道,順手從廢銅裡拿了幾個銅香爐,裝進麻袋裡。

收購站收廢銅是1.20元一斤,不過對外賣就是1.50元一斤了。

姥姥趕著驢車把銅錢直接拉回了家,把姥爺嚇了一跳。姥姥告訴姥爺,說是幫張師傅買的,讓他先把有價值的挑出來,剩下的給張師傅送去,反正他要回爐熔化,什麼樣的銅錢都可以。

姥爺一聽,可高興壞了。“我正想去壓些高粱蔑編席,沒人來的時候我不能總閒著,這下有事乾了。不過,咱家存得起這些東西嗎?”

“放心吧,彆看咱這買賣小,可它裡裡外外都是錢。賣出去東西咱賺一成半,收上來的東西咱也賺一成半,拿東西換東西的,裡外拐能賺三成。

咱一天光雞蛋就收一千多個,快一百斤了,一斤賺一毛錢,也快十塊了,這點銅錢還是存的起。”看姥姥這賬算得,這思想工作做得,悠悠在心裡給姥姥猛點讚。

有了大量的銅錢,以後的晚上,悠悠開始跟著姥爺認銅錢,各種通寶、元寶、重寶,鹹豐的、道光的、同治的、永曆的等有幾十種。彆說,還真的讓姥爺發現了幾個罕見的五銖錢,全家人都跟著長了見識。

五銖錢從漢武帝元狩五年始鑄,至隋朝的隋五銖止,一直沿用了七百多年,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