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災後自救(2 / 2)

不過,提起生產堤,大夥就來了興致。生產堤上的簸箕柳長的真好,新發的枝條長到了一尺多高。大夥沒事了,就撐著船去了河灘。

河灘裡的水在7月20就退下去了,和生產堤南麵不同的是,河灘裡水流較急,留下的是沙土,土層也較薄,大約二十公分。

簸箕柳喜水不怕淹,地麵露出來後,就頑強的頂出了新芽。現在也半尺多高了。

韓屯北麵的黃河,在這次的洪峰中,改道西北,整體向北移動,韓屯村東北的那個轉彎全部成了陸地。

大家就說讓援朝舅舅幫忙,再進些簸箕柳插條,乘著地濕,把露出來的土地都插上簸箕柳。

村裡人現在還是在一塊吃飯,上級給的救災物資還有好多,夠大夥吃上一段時間。人們現在從洪水的影中緩了過來,有心開玩笑了。

中午,大夥在一起吃午飯。玉米和小麥兩合麵的饅頭隨便吃,土豆燉茄子一人一碗,每個桌上還有一盆涼拌黃瓜。

各家的吃飯桌擺得整齊,四周放著板凳,大夥圍坐在一起,邊吃邊嘮。

“沒想到,這場大水,又讓咱回到了“五八年”,這大鍋飯又吃上了。”

“高高三”說:“你們提起五八年就怕,這大鍋飯俺吃了快一個月,咋覺著還沒吃夠。”

有人就給他開玩笑:“那是你娘給你開小灶了,一天三兩餓不著司務長,一天半兩也餓不著夥夫。你娘做飯,你當然沒吃夠。”

“小老媽媽”聽見了,就跟著罵:“放你娘的臭,這麼多的饃,咋沒撐死你個癟犢子,還有空在這瞎哇哇。”

還有人跟著起哄:“就是,俺也沒吃夠,要是分開了,就吃不上‘小老媽媽’做的好菜了。這一個月讓‘小老媽媽’喂的,俺以後離了她還真不習慣。”

這話說的有歧義,大夥哄堂大笑。“小老媽媽”輩分長,又是好脾氣,大夥就喜歡給她開玩笑。

回去後,悠悠讓姥姥用自行車帶著,沿著生產堤,去了趟河灘。果然黃河整體北移,離生產堤遠了好多,大片的沙土地布滿水波紋。除了韓屯村後的簸箕柳,還沒長出其他的植物。

苜蓿被壓在了土層下麵,出不來了,得重新撒種。寬闊的河灘上,沒一個人影,正好方便悠悠行動。

悠悠光著腳丫,撒歡的跑著。濕漉漉的土地,涼浸浸的,非常舒服。放出來大量的機器人,把韓屯和石廟後麵都撒上了苜蓿的種子。

現在氣溫高,濕度又大,幾天的時間,河灘又是一片嫩綠,滿地的苜蓿將再次為大夥提供飼草。

大家重建家園,都想讓姥姥買建材,特彆是水泥,這次悠悠和二爺家的房子,讓大夥認識到了水泥的好處。大家都想買些,主要是大夥的手裡都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