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喜得貴子(2 / 2)

姥姥告訴他們:近期,由於國家變動太大,人們的情緒不穩,對許多事情都非常敏感,娘倆也不想節外生枝,就不準備再來了。

過了立冬的節氣,地裡的白菜下來了。姥姥一次買了一千多斤,用地排車拉回來,放到了地窖裡。今年河灘受災了,沒種白菜,白菜的價格也高了,每斤三分錢,一千斤白菜其實才三十元錢。

韓屯村的人,家家也都買了白菜,不過他們買的少,多的十幾顆,少的才買五六顆,放到地窖裡,留著春節侯客用。一顆白菜十斤左右,也就是三毛錢,不過大夥節省慣了,還是舍不得吃。

現在,韓屯村的人,那個一天不掙五六毛錢,那家不存一千塊錢,就這也沒人舍得買菜。今年上水早,人們連鹹菜都沒淹上,真不知大家準備怎麼度過漫長的冬季。

通過買菜,悠悠對村民的節儉,算是有了深刻的認識。這個時期,儉省節約的思想刻到了人們的骨子裡。

塘子坑裡的水因為沒有泄處,積留下來。從秋分開始,國家就在用抽水機往黃河裡排水,由於黃河北移,距離塘子坑一千多米,到立冬也沒看出來明顯的成效。水位下降很少,還是二三米深。立冬後天氣太冷,抽水機就撤了回去。

擁有塘子坑的村莊意見大了,去年複堤國家賠償了一年的損失。今年他們在塘子坑裡種上了春作物,發洪水屬於自然災害,可是長期的積水他們接受不了。

國家考慮到他們的利益,最後黃委作出決定,把塘子坑都收購過來,給予各村一次性的補償。收購過來的塘子坑,按照大堤的看護範圍,歸灘區的村莊使用,不過所有權歸國家黃委。

韓屯村看護的黃河大堤多,長度達2公裡,村裡一下子多了3000畝的塘子坑。

農曆的十月初一早上,鵝毛大雪飄撒而下。幸虧大夥的房子都收拾好了,不然高粱帛圍的籬笆牆可不保溫。

頭兩天,大夥看著天氣不好,就把村中心的兩個地窨子清理了出來,這一場雪下來,大夥就挪到裡麵編東西。

兩個地窨子裡都燒上了散煤爐子,無煙煤是外貿局給的指標。他們和韓屯村建立了結對幫扶的關係,負責韓屯災後自救工作。

大雪下了兩天才停,雪剛停,縣委李書記帶著慰問物資就來了。有募捐的棉衣、棉被,還有救濟款、救濟糧及成卡車的無煙煤。

韓屯村無子的孤寡老人四戶,不過都不是五保戶,他們過繼了侄子們贍養。儘管這樣,救災物資還是先照顧他們,大夥也沒意見。

捐獻的棉衣棉被都是用過的,不過沒有補丁,也拆洗的乾乾淨淨。在這“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代,這就是極好的了。

為了讓災區人們安全過冬,縣委開展了募捐活動,人們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共產主義精神,都把自己比較好的棉衣棉被捐獻出來。

相對於全縣來說,灘區受災的人口還是比較少的,韓屯又是縣委李書記的蹲點村,救災物資就多了些。

搜狗網址: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