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過年的新衣服(2 / 2)

即使悠悠用內部處理為借口,棉布不要布票,價格也按國家的定價,把純棉布和的確良擺在一起,人們依然優先選擇的確良。

大舅媽負責給人量尺寸,姥姥比著模板畫線,“小老媽媽”負責裁剪。三人流水作業,速度倒是快。悠悠媽負責給大家扯布,兼職給大家當參謀,幫著挑選花色。

裁剪好的襖麵,都放在了悠悠家,等著大舅媽和悠悠媽有空了,用縫紉機給大家做,襖裡都帶回去,自己套棉花。最後,裡表用扣子連在一起,活麵襖就做好了。

今年大家可真是舍得了,一件棉襖連裡帶表快三十元了,大家還是比著買。王蘭芝自己結婚時有了一件,她給“小老媽媽”要了件金色的織錦緞。

等她走了,大夥就勸“小老媽媽”:“您這兒媳婦要人有人,要樣有樣。乾活利索,心境還好。您當老人的就讓著她點,娘倆彆成天的瞎嗆嗆了。您看看,咱村誰舍得給婆婆買了,這不是三塊兩塊的,可是三十塊錢那。”

“小老媽媽”苦笑著說:“俺也知道,過後也後悔,到時候就是管不住嘴。可能真叫俺兒說著了,俺家的宅子主婆媳不和。”

有人就接她:“‘高高三’還說了,您娘倆是一個槽上的倆叫驢,對不對啊?”大夥笑的啊,眼淚都出來了。

給孩子們買運動服,還是一人一身,儘管去年的衣服都沒破,洗了和新的差不多,大的穿小了,小的接著穿正好,人們還是買了新的。

就連寶山爹娘,也給四栓和五斷買了新衣服。五段穿過的那身,給寶山改小了,穿上高興的他到處顯擺。“看我的運動服,和迪迪的一樣。”

大夥都說:“孩子割草喂豬,不比大人少忙活,沒錢的時候虧著孩子,有錢了可不能再虧孩子啦。”

上麵有哥姐的孩子最高興了,自己有了兩身運動服。拾哥姐一身,大人又給買了身新的。

石廟村的人看到姥姥今年又進了新衣服,天天有人來買。不隻是孩子的運動服,男人穿的滌卡乾部服,買的特快。去年他們村有買的,穿著特彆好,今年大夥都過來買。

相比較於韓屯和石廟,韓屯下遊平城縣的李村就慘多了。聽梅莊來買東西的人說,發洪水時,他們村雖然也分了二百多斤麥子,可是由於估計錯誤,沒及時倒騰到防台上,好多人家的糧食被水泡了,可以說是顆粒無存。

光靠國家發的購糧證,每人一個月30斤糧食,可不夠吃的。家畜也淹死了,人都沒吃的,更喂不起豬。

悠悠撒的苜蓿,就在韓屯和石廟這一片。他們離韓屯五六華裡,還隔著個生產堤,一般不到生產堤這邊來。

於是,大夥就出去,到堤外的村莊拾秋。撿彆人收獲後,地裡剩下的地瓜、蘿卜,就連地裡的爛地瓜葉胡蘿卜葉,也用筢子摟起來,扛回家用河水泡軟洗乾淨,拌上麵粉蒸著吃,好歹能填飽肚子。

進了冬天,地裡沒東西了,有人就出去要飯。不給乾糧,給個地瓜蘿卜也行。一天下來,能要多半袋子地瓜,比原來忙活一天撿的還多。於是,全村幾乎家家出去要飯。

有的人家拉著地排車出去要飯,車上帶著被子,走到哪在哪住,十天半月就能要到好幾袋子的地瓜蘿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