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又見亂市(2 / 2)

悠悠覺得,這時候的人可真實在,並不像傳說中的小商小販斤斤計較。

街道的兩邊擺的五花八門,賣什麼的都有,不過大部分都和過年有關。鍋柸子、鍋蓋,就連刷鍋的炊帚都有賣的,五分一個,還真有人買。

兩個城裡的中年婦女一人挑了四個:“花兩毛錢買的夠用一年的,原來沒賣的,讓老家的人給捎兩個,還得管他們飯,可比這費多了。”

傍邊的那個跟著點頭:“每次來就給送兩個,小氣扒拉的,一來就是好幾個人,看著就煩。這多好,不僅省錢還省心。”

老人的跟前放著一堆炊帚,姥姥也挑了十個。“今年上水了,沒收高粱,家裡還真沒用的了。”

那個老人笑著說:“俺今年光賣炊帚,就賺了30多元,那個集上也能買一快多錢。這城裡啊,買賣就是好做。”

五分錢一個,賣了三十多,這得紮多少炊帚啊。看著老人的笑臉,悠悠突然明白了,村裡人說的會過日子是咋回事。

一個炊帚也就用十幾個空高粱穗,平時大夥都是紮兩個自己用,剩下的做柴禾還不僅燒。

老人費點功夫綁起來,拿到城裡來賣,一個冬天掙了三十多元,夠一大家子過個好年。

這份心機,當然還有辛苦,大冬天的在集市上,每次都得站半天,可沒少挨凍受罪。

姥姥沒少買雞鴨鵝,每天都要幾十隻,娘倆推著自行車,後麵綁著大筐,買了就扔筐裡。

今年,集市上每天都有賣鮮魚的,都是野生的大魚,隻要是活的,姥姥看見就賣。

悠悠的空間裡,有宰殺的機器,在裡麵宰殺好,專門找了個倉庫存起來。這可都是散養的,放著以後慢慢吃。

進了百貨樓,悠悠看見合適的就想買。現在有錢了,姥姥也不攔了。其實,姥姥雖然上了年紀,不過還是挺喜歡購物的。

凡是悠悠心目中的好東西,她都買了存著。蠶絲被套要十個,純毛的毛毯要十個,織錦緞也是成匹的要。再過兩年,市場就放開了,織錦緞的花色雖然多了,不過質量可沒現在的好。

手繡的絲綢被麵剩下六床,被姥姥要完了。姥姥買完還說:“到了臨水,咱再去挑幾床,得給你們放著,早先啊,閨女結婚,娘家陪送六床蘇繡絲綢被子,每床都不重樣,那叫個好看。

可惜啊,俺給你媽準備了那麼多的綢緞,一樣也沒用上。等你們幾個結婚時,姥姥都給你們用好的。智慧過年就十四歲了,現在真得開始準備了,再等幾年就十八了。”

悠悠聽著姥姥的念叨,心想:這應該就是人們常說的代溝了吧,不過後世的悠悠沒有親人,沒機會感受。這回有機會了,聽著還行,心裡感到暖和和的,有親人關愛的感覺真好。

娘倆上午逛集市,下午逛門市,抽空就去批發部買東西。悠悠還拉著姥姥去了趟郵局,在那裡買了三十多版郵票。每年的元旦和春節,都會發行新郵票,特彆是紀念郵票,所以悠悠要的有些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