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援朝的功勞(2 / 2)

他們村有開饃房的,一個隊給換了一袋饅頭。說是愛國舅舅和舅媽幫著他們賣肉,沒空蒸乾糧,多少的是大家的心意。

愛國舅舅回來就沒進家,接著又去張集接三舅他們,說好的今天接他們回來過年。

姥姥拿出3800元錢,給了大舅媽。“紅英,這次俺當家,你把錢收著。你爹這次可沒出力,都是你們兩口子忙活。”

大舅媽沒接錢,“姑,俺們兩口子光往外跑了,家裡的活沒乾一點,可不能都要了,俺跟婉瑩妹妹一家一半。”

姥姥笑了,指著她說:“你啊,就是個沒數的,咱倆家一家一半,姑的那一半不都是你妹妹的。快拿著吧,你倆跟著五個孩子,以後花項多著那。”說完就把錢放到她手裡。

“姑,孩子多俺也不怕,俺今年可沒少掙,不是俺吹,俺三家數俺存款多。

姑啊,俺今年二十頭豬賣了三千多,再加上這些俺就存一萬了。想起來,俺自己都覺著不是真的,跟做夢一樣。”

舅姥爺也說:“妹妹啊,這倆年咱咋過這麼好了,俺也覺得跟做夢似的。”

姥爺搭話:“村裡人有這種感覺的不少,都說是援朝的功勞,使用氨水、苜蓿喂豬都是援朝給出的注意。”

這才是悠悠期盼的結果,改革開放後要求領導乾部“四化”,三舅年輕又有文憑,得趁現在打好基礎,攢足資本。

接著,大家就給三舅他們收拾屋子。姥姥把自己住的屋子騰了出來,讓三舅他們住。姥姥和悠悠住一塊,姥爺帶著昊昊他們住。

援朝舅舅他們一進家,舅姥爺抱著誌新就不舍得撒手,還滿臉惆悵的說:“也不知道智萍長啥樣,這離得遠了就是不方便。”二舅家剛生了閨女起名智萍。

三舅媽接過話說:“俺二哥上午剛打了電話,說智萍十四斤了,和誌新一樣重,白胖一個閨女。俺娘還跟著,囑咐咱在家好好的過年,說她出了正月就回來了。”

孩子們圍著白白胖胖的誌新,都想摸他一下,三舅站在旁邊看著,誰動就趕緊攔著:“不能摸弟弟的臉,要不溜口水。”

智茹拽著爺爺的胳膊:“爺爺,該抱我了,該抱我了。”

三舅媽跑到廚房裡:“可憋死我了,這回可得好好的玩幾天。”大舅媽往外攆她:“你還不能沾涼水,趕緊出去吧,要是落下毛病,咱娘回來可繞不了俺。”

三舅媽往灶火窩裡一坐:“俺不乾彆的,就管燒鍋。”大舅媽說:“燒鍋有智慧那,你剛換的衣服,一會就埋汰了,還得洗,你又不能沾涼水。你要實在想乾活,就去代銷點裡給咱姑幫忙吧。”

三舅媽聽了,趕緊站起來。“嫂子,那俺去了啊,來的時候,俺娘專門囑咐俺,來了幫著您做飯。”

“趕緊去吧,到咱家了,咱娘不在,你聽俺的沒錯。”大舅媽拿了個乾淨毛巾,給她抽打了幾下身上。“看這一會就落上灰了。”

代銷點裡一直忙到晚上八點,基本上都是石廟村的人,他們下午剛分的錢,大夥結伴來買東西,孩子在家眼巴巴的盼著,買身運動服穿著過年。

原來也不是買不起,不過人們一般不願動家底。下午分錢了,那家都有五六百元。再說了,一頭豬多賣七八十,這錢花著不心疼。趕緊來給孩子買衣服,明天可就是大年三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