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老三屆(1 / 2)

七七年高考雖然是各省分彆出題,但考試科目大致相同。語文、數學政治各一百分,理化各五十,一共四百分。

各科的模擬題,媽媽做的相當的輕鬆,桂金就有不少困難。悠悠看著媽媽對答案時的笑臉,由衷的說:“媽媽,您真棒。”

姥姥在一旁說:“那是當然,你媽媽可是‘老三屆’。”

“姥娘,‘老三屆’是什麼啊?”悠悠原來看網絡年代,經常看見這種說法,卻不知道具體的含義。

經過姥姥的解釋,悠悠才知道“老三屆”就是指1966-1968年三年中畢業的初、高中生。

1966年當時在校的初、高中學生,因文革造成在學校的堆積,到1968年才畢業離校,出現了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六屆中學生同年畢業的奇景,造成了巨大的就業危機。

老三屆離校後基本都當了知青,並且將此前以農場(含兵團)模式為主的上山下鄉,改變為以插隊模式為主。

為動員老三屆下鄉插隊、掩蓋就業危機,特地找出一個“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借口,這也是媽媽能順利回到韓屯的主要原因。

老三屆的學生是新中國的同齡人,也曾是新中國教育出來的最成功的一代。曾經成功地塑造了一代,甘願為革命理想而奮鬥而獻身的青年。

這種理想,首先是基於對共產黨和偉人的深厚感情。“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這代青年呱呱落地時起,耳畔回旋的便是對領袖的頌歌。入學時學寫的第一句話就是“偉大的領袖***萬歲”。近乎胎教的灌輸,對他們以後的成長,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種理想的形成,還基於日臻完備、係統的政治教育。他們跨出家門邁進校門,不僅是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同時也是政治化的開始。

學校教育除了傳授係統的文化科學知識,還包括大量的政治學習,包括多種多樣的諸如聽報告、講時事、上團課、下廠下鄉勞動、參加軍訓、憶苦思甜等活動形式,包括英雄事跡的感染和熏陶。

劉文學、向秀麗、**、王傑……英雄事績的感召,給他們的思想打下了鮮明的理想主義烙印。像英雄那樣生活,為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而獻身,是那個時代的最強音。在如此濃烈的政治氣氛下,學生普遍具有神聖的使命感和強烈的政治參與意識。

在以階級教育、革命教育為主的前提下,17年教育注重培養的是青年的集體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品德和勤奮、刻苦、勇敢、向上的素質。

老三屆中很多人在經曆“文革”,及以後上山下鄉的種種人生困厄和磨難時,能夠以堅忍的意誌和互相扶助的精神,與命運抗爭而不甘沉淪,與他們受到的教育是有很大關係的。

另外,17年教育關於集體主義的宣傳,是與對青年個性的壓抑聯係在一起的。在革命理想主義化身的**身上,突出宣傳的是“甘做革命螺絲釘“的思想。

從本意上說,把個人比作社會這架大機器中的一顆螺絲釘,立足於本職工作,努力為人民多做貢獻,是沒有什麼值得非議的。但把它加以極端化的導向,則使事物超越了“度”而變質。

當年風行一時的名言“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體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便是扭曲個人與集體關係的一個“傑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